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2.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青年数学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之外,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从2009年11月初次尝试上公开课,以多次参加公开课教学比赛,在看别人上公开课—自己开始学习上公开课—自己认识到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对公开课的认识渐渐有所加深,对于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4.
摭议公开课     
田力 《广西教育》2010,(35):19-20
公开课是中小学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但是如今我们常见的公开课则大都成了领导评定教师业绩和水平的手段,或是某位教师演绎教学秀的载体。于是很多人害怕被人评价不愿上公开课,也有人指责公开课"作秀"。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上公开课是必不可少的,上公开课不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还可以通过公开课的教学得到其他老师的意见,知道自己教学不足的地方。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在高中的从教生涯中,我上过很  相似文献   

6.
时下,数学公开课成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渠道之一.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并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公开课的设计策略,提高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的广泛开展,新课示的理念已逐渐深入教师心中,被教师认同,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巨大惯性,部分教师的教学中却还存在着某些偏差,这些在公开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须引起重视.以下是笔者在公开课中发现的问题及点滴感悟.  相似文献   

8.
在县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教师上了一节题为《从分数到分式》的公开课.这节公开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课后,教师收拾好低落的心情,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了公开课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公开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是就某一课的教学为同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 ,供大家学习借鉴或讨论剖析 ,共同研究、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教学行为 .广义上讲 ,通常所说的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评优课等都属于公开课的范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 ,教师们都在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些教学行为的变化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是十分可喜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笔者想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1 关于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学大纲》[1] (以下简称《大纲》)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一、新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秀"     
这里,我想借用一个来自港台的词汇--"秀",赠予教育界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先生,谓之"公开课秀".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是展示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的舞台,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有些公开课存在"课前过多渗透""课上牵着学生鼻子走""课后一走了之"等"怪现象".因此,公开课上教师亟需进行角色的蜕变,教师应成为课前学情的"关注者"、教学思路的"调控者"、学生合作的"参与者"与课后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将学生推到"台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开课教学新样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绝大多数政治教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会或多或少的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一堂对外公开课经历,浅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从而更好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线的教师每学期都会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听评课,有的教师上公开课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有的教师上公开课,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如何让教师上公开课变得轻装上阵,游刃有余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公开课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到达“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目标.笔者认为应有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15.
在每一次的课后交流或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论文中,都会出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等字眼。我相信许多教师在自己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的的确确是这么做的。但在许多公开课上,与这些先进理念相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任英武 《家教世界》2013,(9X):156-156
"公开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许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笔者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7.
张开平 《成才之路》2012,(22):31-31
正公开课怎么上,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完美的呢?从教以来,笔者上过公开课,听过公开课,评过公开课,也组织研讨过公开课。我对中学语文公开课有自己的看法,现将这些想法罗列如下,以供探讨。一、授课教师应信心十足有不少教师上公开课时,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十分紧张。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足够的信心。当然,面对这么多听课的同行,他们中有的不乏教学中的高手,或有分管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张淼一 《文教资料》2008,(6):139-140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甚至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已变得尤其重要.各个级别的公开课,成为这种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形式.公开课的公开性质,无法摆脱利益和荣誉的牵扯,因而众多的公开走进了"秀课"的误区,原则上违背了新课改理念的根本宗旨.而作为最具观赏性的语文公开课,自然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的公开课历来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平台。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为了得到评委的肯定和同行的称赞,教师得花上数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精心设计、精心彩排。教师所想的就是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出色完成任务。于是,在公开课中便出现了一幕幕“精彩的”教学片段。在此,笔者就某些数学公开课中出现的“精彩片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