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雇主导向"的新意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雇主导向"的含义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化;第二,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转移;第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回归."雇主导向"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概念,其任何一个层次含义都会涉及到职业教育机构(学校)在组织构架、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培养过程、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的调整和变革.此外,"雇主导向"上述三个层次的含义具有内在关联性,它们在"校企关系"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这一观点上具有共识,如何建立有效的"校企关系"自然成为上述不同含义的"雇主导向"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重要推手,发挥着导向和促进作用。校企合作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技能大赛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桥梁,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在学校和企业各个方面的合作质量,缩短了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和企业做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3.
2021年,英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就业技能白皮书》及《技能和16岁后教育法案(2021)》等政策文件,启动了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提出了将雇主置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启动地方技能提升计划、推进高级和高等技术技能教育、改革问责治理体制等举措,制定了改革的法律框架,致力于为每个人提供终身技能保障,满足雇主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促进英国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其对我国的启示是:优先布局高层次人才战略,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突出企业主导地位,对接地方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推进职教数字化升级,提升学习者数字技能。  相似文献   

4.
王岚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6):113-120
在深化对外开放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途径。“鲁班工坊”作为我国最具影响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本研究以全球“鲁班工坊”为例,探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组织之间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发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组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存在知识溢出现象。其中,显性的空间距离和隐形的认知距离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知识溢出的主要动力;项目建设要求的质量评估标准、教师培训的EPIP教学模式、引入第三方议事协调机构的治理方式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连锁效应、模仿效应、交流效应、竞争效应、带动效应与激励效应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知识溢出的主要效应。  相似文献   

5.
学校到工作过渡网络的构建,是职业教育体系成功运作的前提。近年来,为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年就业困难问题,美国职业教育在"从学校到生涯"理念引导下,不断开发出了多种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这一过渡的措施,成功构建出了向工作过渡的通道网络,如:提供及时而持久的职业咨询与信息;鼓励雇主参与并提供基于工作的学习机会和课程支持;发展具备良好沟通作用的中介机构;领导政策落实以及公共资金的支持等。这一体系对我国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准,现今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学生(职场)能力"、"投入-过程-结果"、"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内部-外部"等几种不同的观点。在评价指标上学生的综合能力较职场能力、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较就业率更能体职业教育的价值。世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为我国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尤其是效率、公平的理念,但指标的设计必须基于本国教育现实和政策环境。总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既要注重劳动力市场结果,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要考察结果背后的过程;既要注重短期效果,更要考察长期效果;既要考虑效率也要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7.
观点     
建立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是大势所趋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但相比世界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我们还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强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尚缺乏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相对统一的职业教育主导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缺乏主导话语权,这既不利于与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不利于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首先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统领模式,它指导与引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其次是一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模式,它能有效地在各个职业院校中推广实施,是每个学校经过努力都可以实施的模式,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基础标准。作为主导模式,它既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又能做到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知识、能力递进的学习;既能体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又能突出职业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个职业院校在此基础模式上,可以根据学校不同,区域经济的不同发挥学校自身特性,开展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帮助社会与企业了解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的认可度,有助于企业参与和职业院校的合作育人。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可以认为是一项职业教育的国家政策,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推动实施,可以引导职业院校更加清晰地认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基本要求,更科学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从而整体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政策。通过对5个省市的165位骨干教师的调查发现,项目学校在改革创新能力、特色专业建设、特色项目建设、合作与共享机制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但示范校建设对企业示范作用效果不彰、甚至出现"劳民伤财"一说。基于此,有必要对中职示范校政策的政策目标进行反思,发现效率优先掩盖下的公平缺失问题凸显,因此,兼顾效率与公平将会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政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坚守的政策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UNESCO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以及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职教发达国家都从国际和地区比较的角度制定了评估和监控职业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对这些国际组织和国家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具体维度和指标分析发现,如下几方面是国际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共同特征:重视对职业教育发展经济社会背景的考察;从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角度制定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投入与结果的评估是最核心的评估内容;评估指标突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及劳动力市场联系密切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德国以其强劲稳定的经济发展,展示了其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证明德国职业教育确是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典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早为我国职业教育所借鉴,其职业教育立法、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均使我国受益匪浅,特别是现代学徒制的传承,即便是在欧洲经济衰退时期,德国职业教育依旧显示其保障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有新的发展。法国作为欧洲另一经济大国,其职业教育发展也是不断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其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种探索,促进了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企业岗位变化的紧密衔接,使学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广州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模式,这是一个带有导向性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广州职业教育模式的参照系统,必须立是现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体而言,一是国际职业教育的历史走向,二是我国正在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三是广州作为走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传统和特色。本文试图在考察和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对广州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期引起争鸣和讨论。 二、国际职业教育的历史和发展 1、德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度。德国的职业教育,保留着与师傅制度结合的、传统的学徒制训练制度。德国儿童从6—18岁实行义务教育,最初的9年,在普通学校学习,余下的3年,不入普通教育学校(高级中学或实科学校)者,必须入职业教育学校(全日制或定时制)。约45—50%儿童,或者就业(学徒工),或者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这种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来源多样,学徒工、无职业者、未当学徒的年轻工人等均可入读。学校设置共同的必修科:宗教、语文、社会、其它必修科,依据学校种类不同各异。学生在相应企业内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西兰的改革经验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西兰2020年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满足学员、雇主、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其采用“在职+在校”的教育体系,提升质量,通过立法保障改革政策;成立劳动力发展委员会对培训计划、培训方案进行审核,以期获得既科学又实用的改革方案,指导国家教育改革。借鉴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讨创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承担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解决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身份困境"、"资金困境"和"模式困境"为出发点,以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究其办学理念、招生方式、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剖析企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的优势与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以国家政策为依托,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精准定位企业职业教育;紧贴行业、企业特点,探索个性化办学模式等建议措施,以期为其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美国的技能形成体系被称为"技能替代式",这种技能形成体系是以雇主利益为主导的,在技能投资方面,企业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并不积极,技能投资的责任主要由政府和个人承担,形成了美国以国家和个人为主的技能投资制度;在培养主体方面,雇主并不积极承担职业教育培养和技能培训的责任,形成了美国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技能培养体系;在技能供应内容方面,美国形成了以通用教育为主的技能供应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缺陷及原因分析
  1.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中的政策缺陷及原因分析
  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有效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门,行业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需求者,不仅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主体,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也有力推动了职业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相似文献   

16.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核心是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配合,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分析、了解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对探索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应依法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加强宣传,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应主动配合企业,保障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面临一个不断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优化资源、提升质量、深化模式、品牌支持的升级发展阶段。在这种背景下,陕西省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一网两工程"建设和组建职业教育(中等)集团的发展思路。本文拟对陕西省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实际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提出的这一战略性思路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君  李一凡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2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存在明显的学校"一头热"现象,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内驱力,热情不高。为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由于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与障碍的基础上,从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政策上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积极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制定科学、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体系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文本可以发现,我国已建立起包括综合性政策、资格与聘任政策、培养培训政策和薪酬与奖励政策在内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体系,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明确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要求、更新聘任政策、建立政策评估机制,是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是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