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的第34题如下: 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的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  相似文献   

2.
题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的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  相似文献   

3.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的第34题如下: 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的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  相似文献   

4.
题目: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1,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  相似文献   

5.
题 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  相似文献   

6.
题目 (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4题)一传送带装置如图1.其中传遥带经过彻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彤(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葙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度为零,经过传送带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葙等距排列。相邻两葙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达到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1,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高考理综物理压轴题是一道陈题翻新组合题 ,给学生的感觉是 :该题是一道物理情景全新的综合题 .其实可以运用多种知识组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它 ,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本文对该题的解答方法及失分原因作些分析 ,并给出几点复习启示 ,供参考 .题目 :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 ,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 ,经过BC区域时变为弧形 (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 ,未画出 ) ,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 ,AB和CD都与BC相切 .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 ,放置时初速为零 ,经传…  相似文献   

9.
1 (2 0 0 4年南京市 )如图 1 ,边长为 1 2m的正方形池塘的周围是草地 ,池塘边A ,B ,C ,D处各有一棵树 ,且AB=BC =CD =3 m ,现用长 4m的绳子将一头羊拴在其中的一棵树上 ,为了使羊在草地上活动区域的面积最大 ,应将绳子栓在 (   ) .(A)A处         (B)B处(C)C处         (D)D处2 (2 0 0 4年江苏省常州市 )已知 :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 5个条件 :① AB∥CD ;②OA =OC ;③AB =CD ;④∠BAD =∠DCB ;⑤AD ∥BC .(1 )从以上 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 2个条件 ,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第34题题目及参考解答如下: 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1,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1 .将长为 1 2的线段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 ,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则构成的三角形 (   ) .A .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B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C .不可能是等边三角形D .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2 .设a、b、c均为正整数 ,适合a≤b≤c,且a b c=1 5 ,那么以a、b、c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A .5  B .7  C .1 0  D .1 53 .如图 1 ,BC是以AD为直径的⊙O的切线 ,AB⊥BC ,DC⊥BC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整数 ?(   )A .AB =9,CD =4B .AB =7,CD =3C .AB =5 ,CD =2D .AB =3 ,CD =14.已知△…  相似文献   

12.
线段、角     
诊断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延长直线AB. (B)延线射线OC.(C)作直线AB=BC.(D)延长线段AB.2.下列写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AB、CD相交于点m.(B)直线AB、CD相交于点M.(C)直线ab、cd相交于点M.(D)直线a、b相交于点m.3.图中直线、射线、线段能相交的是( )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1,矩形ABCD中,AB=4,BC=3,边CD在直线l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l作无滑动翻滚,当点A第一次翻滚到点A1的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长为_____.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的第 11题是 :已知长方形的四个点 A(0 ,0 ) ,B(2 ,0 ) ,C(2 ,1)和 D(0 ,1) ,一质点从 AB的中点 P0沿与 AB夹角为 θ的方向射到 BC上的点 P1后 ,依次反射到 CD,DA和 AB上的点 P2 ,P3 和 P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设 P4的坐标为 (x4,0 ) ,若 1相似文献   

15.
1.旋转变换例1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BC=3,边CD在直线l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l作无滑动翻滚,当点A第一次翻滚到点A1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长为——.  相似文献   

16.
刘顿 《初中生》2009,(9):86-87
全等三角形源于生活,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一、测量河宽 例1 如图1所示,要测量河宽AB,可先在岸上画AB的垂线段BC,并在BC上取点D,使BD=CD,再作BC的垂线CE,使A、D、E三点共线,最后量出线段C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文[1]最后提出了一个猜想:若A,B分别是椭圆x2/a2+y2/b2=1(ab0)一直径的两端,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直线PA,PB与AB的共轭直径所在直线分别交于C、D,则椭圆在点P处的切线平分线段CD.首先给出共轭直径的定义:定义一椭圆(双曲线),其中心为O,过O任作一直径AB,再作AB的平行弦EF,取EF的中点M,连接OM得椭圆(双曲线)的另一直径CD,则AB、CD称为椭圆(双曲线)的一对  相似文献   

18.
线段、角     
基础篇课时一 直线、射线、线段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看图1填空:点C不在直线上;点在直线AC上;直线相交于点B.图1图22.如图2,直线AB、CD相交于点E,F是AB上另一点,图中直线有条;线段有条;以这些点为端点的射线有条.3.如图3,C、D是线段AE上两点,B为AC中点,则AC=(  )BC=(  )-(  )=(  )-(  )-(  ).图34.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3BC,反向延长AB到D,使AD=32AB,则CD是AB的倍,BC是DB的.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A、B相交于点C.(B)直线ab与cd交于点E.(C)直线a,b有公共点…  相似文献   

19.
神秘的“黄金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金分割”的由来很久以前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公元前 4 0 8~ 335)最早提出 :能否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段 ,使其中较长的线段是原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 ?人们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示 ,取线段 AB,作CB⊥ AB使 BC=12 · AB,连 AC在 AC上取 CD =BC,在 AB上取 AE=AD,则 AE2 =AB· BE,下面用勾股定理证明这一结论。证明 :∵AC2 =AB2 BC2  ( AD DC) 2 =AB2 BC2∵ AD =AE  BC=12 · AB∴有 AE2 AE·AB- AB2 =0 ( * )∴ AE2 =AB ( AB- A E)=AB· BE人们把这个比称为“中外比”,后来…  相似文献   

20.
题目一水平的浅色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分析:对于传送带做的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煤块,由“传送带上留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故经过相同时间t1,传送带的速度由0开始加速到v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