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DSP(TMS320LF2407A)的谐波励磁发电机数字电压调节器工作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的数字电压调节器,该调节器运用PWM技术、高频开关管和变参数PID算法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控制,并使用DELPHI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界面。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调节器具有调节速度快、精度高、性能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的例子,阐述了分数槽绕组谐波磁势所引起的定子铁心振动,经过认真分析、计算,找到原因并加以处理.介绍了该机定子绕组改接线后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结果,可供今后水轮发电机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3.
V-MOS管发电机调节器结构简单方便,无移动触点。价格低廉,适用于国内各种汽车。电压不超过12V,功率不超过350W即可。调节器由三极管BG和场效应管V-MOS开头电路。调节励磁绕组LQ的励磁电压来调节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4.
吴健 《教育信息化》2005,(12S):79-79
对大功率UPS来说,如果UPS整流装置为三相全控桥6脉整流器,由整流装置产生的谐波占所有谐波的近25—33%,对电网的危害较大,谐波有可造成配电线缆、变压器发热,降低通话质量,空气开关误动作,发电机喘振等不良后果;谐波按电流相序分为+序(3k+1次,k为0和正整数)、一序(3k+2次,k为0和正整数)、0序(3k次.k为正整数),+序电流使损耗加重,一序电流使电机反转、发热.0序电流使中线电流异常增大。  相似文献   

5.
同步发电机在运行时,必须在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以便建立磁场,这个电流称为励磁电流,而供给电流的整个系统称为励磁系统。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同步发电机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单极性感应子电机励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评价准则,对单极性感应子电机的励磁系统开展分析与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电机内的三维电磁场,揭示磁场分布规律和特性;利用解析方法讨论励磁绕组的设计流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的轴向长度比例关系及工作气隙与非工作气隙的轴向长度比例关系.设计并制造实验样机,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励磁绕组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在恒定励磁磁动势或恒定励磁功率条件下,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的轴向长度比例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45~0.5;非工作气隙最佳轴向长度可由定子内径与极对数之比确定.  相似文献   

7.
并联补偿电容器会在某些运行方式下产生谐波放大现象,文章提出了设计并联补偿电容器的一般流程.首先.应以避免发生谐波放大为原则进行设计;其次,在设计完成后,再以电容器所承受的电压、励磁涌流进行校验.并针对接有不同串联电抗率的电容器分组方式的设计进行了相应讨论.  相似文献   

8.
电压互感器的原边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时,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进行的谐波测试会发现3次谐波电压异常情况。现结合某电厂发电机出口的实测数据,分析当PT一次侧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时二次侧3次谐波电压出现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滤波原理的双输出移相配电变压器. 首先,研究了其结构布置特征、绕组联接方式及实现特定移相角的匝数匹配关系. 其次,推导了该变压器的谐波磁势平衡方程,论述了变压器实现电磁滤波的机理. 通过建立该变压器的场路耦合模型,对不同非线性负载情况下的谐波抑制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的非线性负载情况下,双输出移相变压器仍可以有效抑制一次侧绕组输入电流的谐波; 结合零序磁通消除技术和相移技术,该变压器可以将配电系统中主要存在的 3,5,7,17 和 19 倍次谐波电流抑制在二次绕组中.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集成电路型具有二次五次谐波制动的变压器差动继电器。它可以作单个继电器用,具有穿越电流制动回路,无制动速断回路,且可防止空投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对大容量变压器还可躲开过励磁运行时五次谐波的影响;它也可与负序电流突变量起动元件配合,构成一套变压器主保护。  相似文献   

11.
作研发了一套高精度、低成本的精密数控谐波传动系统,并就如何提高精密数控谐波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要获得高精度的数控谐波传动系统必须充分考虑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加工精度、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电机的矩频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的机电性能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遗传算法对350-1500W6种规格的汽车永磁发电机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高质量的全局最优解。采用爪极与横向磁体布置相结合的转子结构,以永磁体为主、电励磁为辅助调节的并联此路,保证了汽车发动机在变速、变载工况下保持恒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汽轮发电机端部瞬态涡流场,端中绕组电动力的基础上,本对汽轮发电机端部绕组的振动进行了全面分析,中以1台32MW汽轮发电机作为实例,对发电机在冲击负荷下端部绕组所受到的电动力以及由此引起的强迫振动情况作了实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中还对端部绕组在假想故障下的振动情况作了模拟分析,以便进一步了解发电机端部绕组的振动规律,为提出改善绕组振动的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原汽车发电机定子是三相三线绕组,经过外接直流电给转子线圈产生磁场,由两个六角软铁导磁爪形成六对磁极的转子,通过外力转动转子,使定子绕组产生交流电。励磁式转子可以改成为永磁式转子,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长才干,拓宽知识领域。汽车修理厂有报废了的发电机,大多是转子励磁线圈烧坏,定子绕组还好;还有报废的扬声器,非导磁金属棒,如铜合金棒等。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用拉马把转子的轴和两个六角软铁导磁爪及励磁线圈等取出,滑环和原轴以及风扇不用。2)把非导磁合金棒如铜合金棒(这是制作成败的关键)用车床加工成与原轴…  相似文献   

15.
1问题提出与概述 变压器是以互感现象为基础的电磁装置,它的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或称绕组),联接到电源上的称为原线圈(初级线圈、初级绕组),联接到负载上的称为副线圈(次级线圈、次级绕组),两个绕组的电路一般彼此不联通(自耦变压器例外),能量是靠铁芯中的互感磁通来传递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加传统二次分谐波混频器的工作带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波段的宽带、高中频二次分谐波混频器结构. 该结构采用宽带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替代传统分谐波混频器中的开路枝节和短路枝节,实现混频器的宽带设计. 此外,由于在射频端无需使用侧边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所提出的混频器结构在 W 波段可以采用普通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工艺实现. 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结构设计的 W 波段二次分谐波混频器射频工作频带为 80 ~107. 5 GHz,中频工作频率可达18 GHz. 测试结果还表明,在工作频带内,混频器的单边带变频损耗小于 13. 7 dB; 当射频频率为 92. 5 GHz、中频频率为 3 GHz 时,变频损耗最小,约为9 dB. 由此可见,在W波段所提出的混频器结构能实现较大的工作带宽.  相似文献   

17.
PID励磁系统参数确定后就不能随意修改,故其所控制的发电机端电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较差。相比传统PID,模糊PID参数可变,对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其比例因子和量化因子参数固定,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可根据系统误差实时整定模糊PID比例因子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变比例因子模糊PID励磁系统,以提高励磁系统的适应度,改善励磁性能,提升发电机端电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此励磁系统仿真模型,对电力系统遭遇不同扰动时发电机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此励磁系统较PID和模糊PID励磁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发电机端电压的稳定性、鲁棒性、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8.
电网中的谐波电压和电流本身也是一种能源.利用基于磁通可控可调电抗器原理隔离系统谐波,迫使谐波流入谐波提取侧,通过三绕组变压器和基波磁通有源补偿在不取用系统基波功率的条件下提取含量较大的谐波分量.将提取出的谐波能量直接进行利用,或转化为直流或逆变成交流回馈电网,达到谐波利用的目的.利用MATLAB6.5搭建实际系统模型并对谐波提取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谐波含量较为丰富的地方,本方案能有效滤除和提取电力系统谐波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型YBCO超导薄膜制备了电性能良好的YBCO/MgO双晶结,研究了它的混频特性并与颗粒边界结、内禀结的混频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该新型YBCO/MgO双晶结的中频输出信噪比和响应信号频率是最高的,其谐波次数也较高,相比其他2种Josephson结具有很好的优越性,为制造性能优良的谐波混频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田虓 《当代电大》2002,(2):33-37
1 填空题(1 )一台隐极三相同步发电机时空向量中 +j轴与 +A轴重合 ,某瞬间转子基波励磁磁动势距 +A轴领先 65° ,A相绕组基波感应电动势E·0 距 +j轴 ,A相电流比电动势相位时 ,电枢反应基波磁动势F·a 距 +A轴落后 50°。(2 )同步电机中磁动势R′和Faq对应的电动势是和。(3)同步发电机与大电网并联合闸 ,当四个并网条件中有一个条件不满足 ,如电网频率 fs 小于发电机频率 fg 时 ,应使。(4)与电网并联运行的同步电机电压为U· ,电流为I·,在发电机惯例下 ,I· 落后于U· 0° ,该电机运行状况是(发电机或电动机 )状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