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水女神最早出现于《诗经》《楚辞》中,后来文学作品对其的咏叹一直络绎不绝。在宋代诗词作品中,文人对汉水女神"弄珠解珮"的歌颂更加全面,汉水女神"凌波步弱""娉娉袅袅"的形象更加丰满,"真珠帘卷""满庭芳思"的场景更加华丽。宋人塑造的汉水女神形象更加光彩夺目,美丽动人,并被进一步平民化、生活化,女神走下了神坛进入世俗社会,成为人世间美的化身。同时,汉水女神文化中的人神离别模式,也被诗人们进一步开拓发挥,"佩解江皋,魂消南浦。人生惟有别离苦"。  相似文献   

2.
湘水女神、汉水女神本不是一路神仙。包括楚辞在内的相关文学创作,用典精妙,当不存异议。然而,有当代学者认为屈原在《离骚》、《九歌》中改汉水女神为湘夫人,近来又有学者撰文认同此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湘水女神出处较清楚,汉水女神有待进一步考证。而真正把两路神仙拉到一起的是曹植的《洛神赋,》而不是屈原的《九歌》。  相似文献   

3.
唐修《晋书》采用《世说》入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其褒贬毁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接受史角度入手,在取舍与剪裁、统整与编排、订补与训释、赞润与篡改等四个方面,详细梳理《晋书》对《世说》的采撰实况,认为唐代史臣基本上是把《世说》作为一般史料来看待和处理的,其采撰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恰好说明《世说》在唐代业已成为一部知识分子喜闻乐见的通俗经典。  相似文献   

4.
清人梁清标称洪异巨作《长生殿》为“一部闹热的《牡丹亭》”,确为的评。就剧作家的“至情”观而言,二剧都是将“情”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有着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上的传承关系;但是,由于身处于清代古典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洪异在《长生殿》里所传达的至情观又迥异于《牡丹亭》,反映出清代特有的时代气息及文化的理性省思色彩。就至情表现形式而言,汤显祖采用的是“肯綮于生死之际”的超越况实手法,而洪异以情感忏悔和诗意升华代替汤氏的情欲张扬和个性意识,宗教意味较为浓重。  相似文献   

5.
田美丽 《培训与研究》2007,24(1):1-3,66
《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是中国和欧洲两部重要的古典文学名著,两者都塑造了一批英雄豪杰,但他们的情爱世界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首先,女性在英雄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其次,英雄的贞节观和爱情观不同;最后,英雄禁欲的原因和后果也不相同。东、西方英雄情爱观念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两性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徐山 《黄山学院学报》2006,8(1):143-145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在处理《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时存在一些疏忽,主要有释义不确、失收词条、漏立义项、书证迟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水女神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汉水女神神话故事,当产生于周昭王南巡溺死汉水之后。据《拾遗记》,二神女为周昭王二侍女所化。东周时期《周南·汉广》诗,首引以为喻。其后,汉水游女、交甫解佩、游女弄珠成为典故,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征引,近三千年来,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汉水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象征传统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隐喻文化,《周易》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极为典范的意义。它奠定了隐喻象征这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基础,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立象以尽意”的审美传统,发明了中国传统艺术“仰观俯察”的创造法则。然而,尽管象征在本质上是隐喻,但却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与隐喻并不完全等同。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意象在文本中出现次数的多少,一个意象是否具有清晰的主题意义,隐喻或象征所涉及的两类事物在性质上的不同等标准对二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
《故事新编》的书写模式是鲁迅继承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传统,在对日本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重写方式的吸呐和超越之中形成的;《故事新编》对历史的想象性书写,是鲁迅独特的历史观和个人的现实体验二者相互激荡的产物;《故事新编》的“油滑”笔调在鲁迅写作中意外出现并逐渐发扬光大,其形成不仅仅是偶然事件触发的结果,更是植根于鲁迅自由、从容的创作心态、一贯的“反文体”意识和“为人生”文艺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杕杜》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唐风.杕杜》、《小雅.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孔子诗论》第十八简、第二十简所论之《杕杜》应是总括这三首《杕杜》,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1.
在粤东诗歌中保存了太平军在嘉应州时的太平天国文化 ,主要有太平天国的服饰文化 ,后期的享乐文化 ,以婚姻伦理为代表的道德文化 ,军事文化和军营文艺等 ,它们是太平天国文化的诗性写照 ,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外教师文化研究的逐渐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教师文化研究也成为国内专家和学者竞相探讨的课题。通过对近几年来教师文化研究的查阅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界在教师文化定义界定、教师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构建教师文化这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笔者试图通过对此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便于未来教师文化的研究有一个更清楚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基诺族的《阿嫫腰白》是一个创世神话,由多个神话母题融合而成却又浑然一体,融合了女神母题、水生母题、卵生母题、化生母题、洪水母题和葫芦母题。这些母题与汉族创世神话母题有相似之处,同时又独具基诺族民族个性,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从中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4.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文脉浩荡,滋养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民国时期是一个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山东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志存高远、锐意进取的教育家。他们自幼胸有鸿图,先后受过传统私塾和新式学堂双重教育,学养深厚;后游学日本,研习教育;归国后传播新知,兴校办学,传承文化,为近代山东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言行彰显了鲜明的士人风骨:威武不屈的独立人格,赤胆忠心的民族气节,扶危济困的侠义心肠。他们是近代山东新式教育的奠基者,堪称后辈楷模。  相似文献   

15.
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乃至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社区图书馆建设及发展对推动社区文化发展方面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李艳洁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1-113,132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淮河文化的探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大批围绕淮河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术论文,主要涉及经济开发,自然灾害文化和历史地理方面。但淮河流域地域文学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有待于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选择了德语和汉语中特殊的一类词语——文化伴随意义词,并把它们分成四类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列举大量实例介绍各个类别,并尝试解释每种语言中文化伴随意义词词义的形成,以及两种语言词汇文化内涵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法两国分属于东西方大国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 ,但在实现现代化道路方面却有许多相似性 :(一 )同属文明古国 ,均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两国人民都富有革命斗争精神 ,均以激进的革命方式为现代化扫清障碍 ,创造条件。 (三 )两国均是小农大国 ,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特别漫长而又艰难曲折。两国现代化的关键均在于农业是否现代化。了解这些相似性 ,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的英语六级完形填空题主要讲述的是与塑料有关的问题,文中以一位环保主义者Jeanne Haegele(一位28岁的芝加哥居民)决心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制品为主线,详细地描述了塑料在美国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塑料制品给人们所带来的担忧与思考。总体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