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冰壶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冰壶是一项战术性较强的智力运动项目,项目特点决定其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冰壶在中国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与欧美等冰壶强国仍存在差距.国内现有训练场馆不规范、优秀运动员短缺及后备人才不足、选材机制滞后、国内教练员水平偏低、竞赛心理不成熟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制约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访谈法等对中国冰壶运动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结论:训练因素有项群理论借鉴与运用、项目规律的认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传承与发展、"冰壶精神"的充分理解和比赛规则的良好把握;管理因素有冰壶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制定与实施、国家对该项目的重视与支持、举国体制的巨大作用、团队凝聚力的打造与核心运动员的培育,以及高水平外籍教练员的聘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子冰壶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绩,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层层剖析,发现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运动生涯的转折期、"金牌战略"的心理负荷过重、教练员水平不高和国内竞技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和群众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着冰壶的发展。针对目前女子冰壶现状提出建议:根据自身因素调整竞技状态,合理运用人才;走市场化道路,建立冰壶俱乐部;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国内竞技水平;建立合理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扩大群众基础,为推动我国女子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冰壶男队在2014年世锦赛中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程度,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本次世锦赛中,中国队在全队和个人技术上的发挥趋于正常,成绩也相对理想,但是中国男队存在竞赛心理不成熟、技术发挥不稳定、关键球失误频繁等问题。为了中国冰壶男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中国冰壶男队积极进行技战术训练;加强竞赛心理训练,创造条件实现"以赛代练"。另外,我国的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匮乏,政府应该提供良好条件帮助提高专业冰壶运动人才水平,加强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建设,为冰壶国家队供给全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3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冰壶队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竞赛心理不成熟,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等因素,是致使技战术水平下降和成绩下滑的主要因素。认为科学、系统的训练是掌握技战术的基础,加强冰壶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的有力保障。建议政府加大投资,提高专业冰壶运动人才水平和加强后备人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了解冰壶最新动态,进行科学训练;增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竞赛心理承受力,为我国冰壶运动员发挥良好的技、战术风格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旭 《冰雪运动》2016,(2):31-34
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契机.冰壶在我国属于新兴运动项目,由于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而逐渐为国人所关注,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对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影响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进而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目的在于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放眼未来,充分利用"申奥成功"这一大好的发展契机,实现我国冰壶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2年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赛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女冰壶队虽在泛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上双双获得冠军,但也暴露出了他们的短板:技术无优势,靠经验在比赛;轻敌与骄傲的心理导致发挥不稳定,出现单局丢大分的低级错误;国内教练水平与国外教练还存在差距;后备人才匮乏、场地稀缺制约冰壶发展;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弊端开始显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冰壶运动员临赛前的心理准备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通过对冰壶运动员临赛前的心理研究,找出影响冰壶成绩的几种赛前心理特点及解决的方法。旨在帮助冰壶运动员更好地发挥出运动水平,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金平  朱宇 《冰雪运动》2010,32(6):32-34
在我国冰壶运动发展历程中,运动成绩跨越式的提升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壶强队,但国家一线队伍与青少年运动员之间水平落差较大的现状,成为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软肋。以冰壶运动发展灵魂的战术问题入手,阐述了青少年战术训练的重要意义,明确战术在冰壶比赛中的核心、智囊和保障作用以及进攻与防守战术的关系,从而改变战术训练理念。指出在战术训练中应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原则,将比赛视为单局、按比赛局数顺序倒序的训练模式,效果显著。旨在尽快提高我国青少年战术意识和能力水平,为尽快缩小与国家一线队伍的差距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评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通过对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的评析,客观评价中国冰壶在泛太平洋地区目前所处的地位及冰壶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潜力。客观地分析了我们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为中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冰壶运动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冰壶运动是一项智能型技巧性项目。就其项目特点而言,在中国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该项目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却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训练场地不规范、运动员对项目规律的理解不深、技战术水平较低、竞赛心理不成热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等诸多制约中国冰壶运动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冰壶赛制根据大众快节奏的生活、普遍追求健康生活和享受体育观赏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赛制的改革.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冰壶赛制改革主要内容、冰壶赛制改革主要特点和我国冰壶运动面临挑战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冰壶运动发展应对的策略,旨在促进我国冰壶运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观看法、数理统计分析比较法研究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男子、女子、混双冰壶队参赛成绩表现,得出结论:队伍组合有新气象,但仍需要再磨砺;战术配合有进步,但仍需要再细腻;技术把控有成果,但仍需要再打磨;赛场心理有提高,但仍需要再调控.建议:全面布局,促进冰壶事业发展;加强管理,提供冰壶运动保障;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李洪臣 《冰雪运动》2009,31(3):43-45,54
我国冰壶运动起步晚、但进步很快。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冰壶运动存在普及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群众基础差的问题,我们要想真正立足世界冰壶强国之列,必须打好群众基础,提高冰壶运动的普及水平,使更多人了解冰壶运动、更多人参与冰壶运动。学校是各种体育项目普及和发展的基地,高校更是具备开展冰壶的人才,冰壶运动要想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提高,离不开众多高校大学生的参与。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冰壶项目自身特点、国家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方面入手,分析、论证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具备开展冰壶运动的气候条件、师资条件及经费条件,开展冰壶运动具有可行性。并设想出选修课、俱乐部、代表队训练及竞赛将成为这些学校开展冰壶运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陈千山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6,(6):27-28,50
通过对太平洋地区青年冰壶锦标赛的综合分析,指出了我国青年冰壶运动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并对冰壶运动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促进冰壶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引起国人对冰壶运动的重视,促使冰壶运动在我国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迅速,但冰壶运动还存在场地、器材、等一系列方面的问题,延缓了我国冰雪全面发展的速度。国家体育总局科研人员发明了陆地冰壶运动,在传统冰壶运动基础上进行简化创新,使不再依赖被环境条件限制的传统冰壶,实现了无冰条件下的新型冰壶运动,大力推进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口号。陆地冰壶的开创目的为了为全民运动的实现,以及冰雪运动的推广助力,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结合了陆地冰壶在我国的开展情况以及对陆地冰壶项目进行简述,并探讨了陆地冰壶项目运动价值和推广提出有利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第10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落下了帷幕。哈尔滨队、牡丹江队和鸡西代表队分别获得女子冰壶比赛的前3名;男子冰壶比赛的前3名被哈尔滨队、伊春队和鸡西代表队获得。冰壶运动项目在第10届冬运会的设项和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冰壶运动已经逐步走向正规化。但纵观中国冰壶运动发展的历程。也暴露出了一些制约冰壶运动发展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洪臣  韩毅 《冰雪运动》2009,31(1):39-4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冰壶世锦赛男子冰壶的比赛成绩、技战术运用和备战情况与参赛收获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冰壶男队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原动力。从比赛成绩看,世界冰壶强队排名格局并未被打破;从技战术方面看,进攻成功率普遍提高,各垒成功率的高低是各队取得好的成绩的关键因素;中国冰壶男队在世界冰壶锦标赛男子比赛中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其创新训练在备战世锦赛中的运用是中国男队取得冰壶比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冰壶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关于冰壶运动的起源尚存争议,从词源和历史记载的角度分析冰壶的起源学说及演变过程,发现从词源角度分析欧洲大陆起源说较科学,但从词源可信度及运动器材质地方面分析苏格兰起源说较准确。冰壶在美洲及欧洲地区开展良好:加拿大具有悠久的冰壶发展史和系统的教学培训计划;美国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场馆设施;欧洲具有历史悠久的俱乐部制度等。冰壶运动在亚洲和大洋洲起步时间较晚,在非洲存在场地设施匮乏等诸多问题。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广泛参赛交流等以提高我国冰壶运动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