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平凡的2009年留下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见证和记录这段不平凡历史的新闻工作者,也始终在被一些人和事及所呈现的精神感动着,并且经由我们的报道,感动了读者、感动了河北、感动了社会。  相似文献   

2.
“非典”已离我们而去,但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人们悄然嬗变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提醒我们: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非典”的突袭与蔓延,与人类的许多不良生活习俗密切相关;而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样是人们与不良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底在我国南方发现首例“非典”病人以来,全球因感染“非典”病毒而丧生的人已近800例,染病者更是高达8400,余例。在医学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非典”病毒尚能如此肆虐,其危害性不可谓不大,由此而带给人们的震撼与冲击,更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北京人就都因“非典”的流行而足不出户。在娱乐休闲方式向传统习惯回归的趋势下,阅读更是成为人们放假期间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之一。与之相对照的,是近年国内时尚但却不温不火的网上书店业务在”非典”时期的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5.
经常看到一句挺煽情的话:总有一种感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作为一名记者,都期望自己的报道能达到这种效果。但实际上,尽管我们费尽心力,每每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当我的妻子战斗在“非典”一线》,却如此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读者的心。人们从一开始阅读这个故事,就有一种轻轻地、但却牢牢被抓住的感觉。你无法拒绝,也来不及思考,感动——就这样油然而起,缓缓浸入你的身心……  相似文献   

6.
不平凡的2009年留下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见证和记录这段不平凡历史的新闻工作者,也始终在被一些人和事及所呈现的精神感动着,并且经由我们的报道,感动了读者、感动了河北、感动了社会。在这些感动中,媒体很好的向公众传递了一种价值、一种精神;在这些感动中,媒体很好地向社会诠释了一种责任、一种道义。2009年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因为有了感动,增添了不少亮色,留下了更多精彩。  相似文献   

7.
天使颂     
二00三年初,“非典”侵袭我国,全国医护人员忠于职守、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英雄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人民称他们是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8.
目前,抗击“非典”的战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医院各项工作也已恢复正常。在同“非典”作抗争的过程中,许多医疗单位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材料为今后处理类似突发性事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因此做好“非典”档案的收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延频  林晓鸿 《今传媒》2003,(4):57-58
为了配合抗击“非典”斗争的深入开展,许多文化单位和文艺家不甘落后,积极行动起来创作反映抗击“非典”斗争的文艺作品,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声势之大、阵容之强是过去没有过的。中央和省市报刊纷纷以《为抗击“非典”放歌》、《抗击“非典”:文艺为国人打气》、《“非典“时期文化关注什么》等为题,对此作了一系列报道。读了报纸上已经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价值尺度——社会关注的广度和深度任何以价值而存在的事物,都有其价值的尺度,也注是价值量、价值之高低。关于“非典”和抗“非典”的报道,国内受众的关注程度,远远胜过了对伊拉克战争以及国内、国际许多重大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1.
真实动人心     
做记者6年了,我本来以为自己已经炼就一副“铁石心肠”,很少有让我感动和震撼的人和事,一切只是工作而已。但采访“山东好人”的经历改变了这些自以为“成熟”的想法,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观。2005年11月初,《齐鲁晚报》要闻部酝酿在年终搞一次年度人物评选,但在名称上颇费一番踌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防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记者冲到第一线,用他们的职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据《中华新闻报》4月25日报道,2月13日,《新快报》摄影记者王小明因1月到广东中山近距离采访“非典”病人被感染而病情发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已经治愈出院恢复工作。他在病中还想着他见过的其他病人,“在病床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其实我一直不以为然……但当我想起那次在中山采访时看到病床上那位小姑娘,当时她躺在床上剧咳不止,整个身体在咳嗽中颤抖,面带泪水,表情痛苦。想到这里,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网民发帖评论道:“这和…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美国超过45岁的人口中,有1350万已出现阅读困扰,眼因老花而无法看清太小的字体;超过65岁的银发族、每天平均比一般人多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但却有四分之一以上无法阅读标准字体书籍报刊。迎接高龄化社会,促使美国许多出版社开始增加大字版图书的印行。 “大字版”是指“任何印刷品使用的字体在16磅以上,便利视力障碍读者或开始阅读的儿童使用”。有些非中老年人也  相似文献   

14.
遭遇“重创”的书市 2003年,“非典”重创了“五一”书市。在一家家书城的销售排行榜上,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呈现出一种“梗塞”症状,即销售册数和销售码洋双双跌到新低。 做为“书市晴雨表”的文学类和社科类读物,过去因为人们有大段时间来阅读这些“闲书”,所以这两类书在往年的“五一”期间常有突出表现,但现在看来,“闲书”在“非典”面前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没有客流保证,畅销书也就英雄没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多月来,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好多.5月8日,佳木斯市“最美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双腿截肢;5月29日,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76秒,拯救24名乘客:6月3日,广州“托举哥”周冲勇救女童;6月5日,广州“凌志哥”救助路人;6月10日,深圳“最美的哥”李东英捡到500万元如数归还;6月11日,肇庆“托举哥”邓雄飞复制周冲的义举……  相似文献   

16.
汪长纬 《新闻记者》2004,(11):37-37
前些日子,广东省军区司令员请辞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高风亮节”“求真务实”等溢美之词都往这位司令员头上堆,许多人甚至“很感动”。其实,这是一次因工作变动而必须产生的正常请辞,既不值得报道,也不需要溢美,更不必“感动”。原因就在于,这位司令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最近世界发生了两场“战争”。一场是中国抗击“非典”的“战争”,另一场是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两场“战争”都对档案产生了影响。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使档案工作者走开,相反地给档案工作者提供了拓展业务的空间和展示自己的舞台:许多地方的档案工作者投身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见证了历史;一些地方挖掘馆藏,编辑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档案提供给有关方面,发挥了档案的资政济世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发出文件,提出要求,及时将防治“非典”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齐全、完整地收集起来。档案工作者积极活…  相似文献   

18.
1月31日,时近农历新年,浙报集团召开2010年度全省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会上,三位来自基层报道组同志的发言,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共鸣。他们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从心而发的感悟,阐发了新闻人必须恪守的理念:只有深入一线,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以良好的心态和踏实的作风,才能挖掘到让读者喜爱和感动的人和事,才能让自己在感动和感悟中演绎精彩的“让心灵飞”,才能使党报更好地发挥权威性、影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崔敏  兆卿 《记者摇篮》2004,(9):42-42,47
被人们和报刊热情歌颂的广大医护工作者。是抗击“非典.攻坚战的先锋战士。在人们谈“非典”而色变的时候。在危险和考验面前.是这些白衣天使义无所顾,坚强果敢,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忠实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做驱走SARS、保护健康的忠诚卫士.使患者的生命因她(他)们的无私奉献而更加精彩。新闻记者们则以浓墨重彩赞颂白衣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茜 《当代传播》2003,(6):79-80
在“非典”期间,国务院新闻办一共举行了8场新闻发布会,在一些“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如北京市、河北省加强新闻发布。此外,“非典”期间,一批新闻发言人,如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脱颖而出,而且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种不同形式的新闻发布模式也建立起来。新闻发布会成为民众掌握疫情、了解“非典”重要的信息渠道,而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不仅消除了不利的社会流言,而且还鲜明地表明了政府的姿态。“非典”过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