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6-77页,100以内连加法。  相似文献   

2.
邱廷建 《辽宁教育》2006,(1):99-10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14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183;习作”。  相似文献   

4.
王延航  陈萍 《辽宁教育》2006,(7):103-10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页例2,例3,第55页例4,练习十一第2题。  相似文献   

6.
刁悟 《辽宁教育》2006,(7):114-1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183;数学》第七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左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领会和描述“左右”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技术书&;#183;数学》二年级下册34-35页。  相似文献   

9.
吕美荣 《辽宁教育》2006,(7):100-1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能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理科》一分册&;#183;第五章&;#183;第二节《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陈丽杰 《辽宁教育》2006,(7):105-106,1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栾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6,(7):108-1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引领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实验教材”(七年级&;#183;上的第3、4章)的若干教学 和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页。  相似文献   

16.
一、有序和无序是辩证统一的 所谓“序”,主要是指秩序、次序。《史记&;#183;周本纪》:“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后汉书&;#183;楦帝纪》:“庶事失其序。”《易&;#183;艮》:“言有序。”引申为按次第区分、排列。《周礼&;#183;春官&;#183;肆司》:“以岁时序其祭祀。”郑玄注:“序,第次其先后大小。”嚼由此可见,有序和无序是一对关于“秩序”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183;必修)中一道不等式的习题,师生共同研讨,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引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解一题而通一类,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8.
张翠萍 《辽宁教育》2006,(7):107-10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背景说明 数学课程以全新的理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备受学生的青睐和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化,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感受从具体到形式的抽象过程,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所强调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修订本&;#183;必修)时,配编了课外自读教材《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183;必修),既然也是“必修”,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应该很好地使用才行。怎样使用,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