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东北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它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深受当地人们喜爱,是山东人引以为傲的艺术表现形式,胶州秧歌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大气、坚韧的艺术享受。本文主要通过对胶州秧歌艺术特点的分析进一步对它的多元艺术形态及其保护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山东胶县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俗称“跑秧歌”,又称“地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李帆 《考试周刊》2015,(29):21-22
创新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生命。胶州秧歌的创新是它被更多群众接受,走向现代化舞台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对胶州秧歌的艺术特征与当代舞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胶州秧歌与当代舞融合的可能性,对胶州秧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胶州秧歌,以其秧歌小戏在多种创新形式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胶州秧歌的传统小戏日渐式微.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秧歌多种创新形式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异同,阐释胶州秧歌多元内涵与秧歌小戏民间原生性的独特价值,以此为基础,对胶州秧歌进行传承定位,寻求发展思路,对非遗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胶州秧歌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百年前背乡农民的卖艺舞蹈如何蜕变成今日的文艺瑰宝,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方修成这般体态婀娜,动律独特,节奏鲜明的美样儿秧歌的呢?本文通过对胶州秧歌起源的挖掘,传统表演形式的分析,艺术特征的阐述,力把胶州秧歌的美味儿尽书其前。  相似文献   

6.
秧歌,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胶州秧歌在2006年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舞蹈爱好者更好地学习胶州秧歌,了解山东文化,引领优秀的文化和民间艺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新生     
一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名叫潘鸿健。他很胖,胳膊和腿有点短,肚子圆圆的像皮球。我跟他成了好朋友。他是个大嗓门,喜欢说话,还爱起哄。有一次,老师正在上作文课。他的精彩发言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忘形了。老师说完一句话,他就接一句:“就是。”老师话音刚落,他又接一句:“对呀。”  相似文献   

8.
胶州秧歌是动律最复杂、韵律最浓郁、表现人物情感最丰沛的传统民间舞蹈。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胶州秧歌也应与时俱进,其创作应向现代舞借鉴,打破原有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法,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意识创作出反映个人心态的“纯舞蹈”。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胶州秧歌的体态及动态的风格特征进行介绍和说明,并通过现代胶州秧歌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对比,来分析现在的舞蹈作品中胶州秧歌进行了如何的改革和创新,以便形成既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的舞蹈形式从而来满足观众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生长栖息的地域特点、地方特色,造就了它独有的文化大花园.你若是正月里来到山东,必会置身于秧歌的海洋中……山东秧歌风格多样,很是流行,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扭那么一段,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还属"胶州秧歌"海洋秧歌"鼓子秧歌",这三种舞蹈被当地人称为"三大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1.
慢些     
孔明 《现代语文》2005,(12):16-17
我每与友人藤愚昌兄道别,他必嘱我:“慢些。”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并不放在心上。偶尔也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快些还来不及,岂能慢些?越想越有理,由不得要加大脚力,骑了飞车,奋起直追,把路上行人,都甩到身后去。不想一日正得意忘形,横空出世一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周杨根 《辅导员》2010,(13):125-125
"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笑。"学生的一句话使我心头一震,继而陷入了沉思。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节自习课上,学生们在做作业。因为是自习课,所以学生做什么作业的都有。作为班主任,不论他们做的是什么作业,我都要巡视一下。我看到有一个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有一个小标题显然是写错了,因为我看到他制作的是“法治手抄报”,有一个小标题却写的是“序放”。我不解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是预防。”  相似文献   

13.
王存楼 《考试周刊》2011,(5):214-215
儿子刚上幼儿园,回家总爱把园中发生的事告诉大人,其中许多事情我听过便忘了,但仍有几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如一天回家后他一脸委屈地说:"老师要扇我耳光。"我听后一惊,忙问他犯了什么错误,他却说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一次说老师让他到黑板前认拼音,结果有一个一时想不起来了,我问:"后来呢?"他说:"老师说‘滚’,我就回去了。"话语中仍有伤感。这里我不想对儿子的老师作任何评说,但同样身为老师的我更深深地体会到:不管老师的语言是不是自觉的,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从这一点来说,教师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马淑美 《家庭教育》2008,(11):33-33
山东胶州一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学习挺好的。有一件事情始终让我们不太舒服。就是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一样,而我们父母的话在他那里简直一文不值。是“废纸”一张。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老师说的……”我们做家长的究竟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15.
"李老师抱抱!"翔翔张开双臂要我抱抱,我又一次弯腰把翔翔抱了起来。我的搭班老师说:"他又没哭,干嘛抱他?"我向搭班老师笑笑说:"我儿子嘛。"开学初,翔翔哭得特别厉害,我一边从翔翔妈妈的怀里"硬"把他从妈妈身上"剥离",一边对他说:"李老师来抱抱翔翔,  相似文献   

16.
于永正在他的《教育的两个名字》一文中说,教育虽然很复杂,但我从我的老师那本"书"里读出了四个字:"影响"和"激励",而我从教的40多年也能概括出这4个字:“影响”和“激励”。  相似文献   

17.
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它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跷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一般地说,这种曲线是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本文就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异同做一比较.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态特征及这一体态在秧歌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说唱于一身。临县伞头秧歌源远流长,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探究其发展可以归结为:从"赛社""赛会"到"社火""会子"、从"跳大傩"到"祭瘟神"、从"转道场"到"踩牌子"、从祭祀中的"皂罗"到秧歌队中的"花伞"、从"阳歌"到"秧歌"、从固定的"祭歌"到即兴编唱的"秧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冠军     
回落村的时候,我特意雇了一辆大卡车,车上装着一台"美的"牌冰箱。 叔上个月打电话跟我说:"村中矮老五家都买冰箱了,你看……"我的父母过世早,叔一手将我带大,如今我在城里上班,这点要求还是能满足他的,于是就承诺过些时候送一台冰箱回去。第二天,叔又打电话来说:“村中的冰箱是‘荣声’牌的,你得给我搞个名牌回来。”第三天。叔再一次打来电话:“送冰箱的时候一定要弄辆大卡车……”  相似文献   

20.
校园笑话     
吴笑群 《下一代》2014,(11):48-48
上幼儿园时,小朋友们的厕所是不分男女的,但是上小学后,厕所开始分男女了,小明上学后发现厕所里都是男生,感到很纳闷儿,他告诉妈妈:真奇怪,上学后女同学们都变了,变得统统不尿尿了。小明放假在家一直不停地吃零食,父亲怕他吃太多,就吓唬他说:"再吃下去,肚子会爆炸的。"小明说:"没关系,我吃的时候,你可以躲开。"小明上完厕所回到教室跟老师说:厕所有好多蚂蚁。老师忽然想到蚂蚁的英文ant这个单词,于是测试小明:蚂蚁怎么说?小明一脸茫然地说:蚂蚁它……什么也没说……历史课上,老师提问:“当年鉴真和尚三渡日本,有一次在海上差点遇难。当时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这句话是什么?”角落里传出一个弱弱的声音:“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