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等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实证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呼吸肌训练的最适宜方案。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RCT,包括各项目一般及高水平运动员6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最大口腔吸气压(MIP)MD=27.93,95%CI[21.12,34.75],p <0.01;用力肺活量(FVC)MD=0.13,95%CI [0.03,0.23],p <0.05;每分最大通气量(MVV)MD=7.65,95%CI[1.86,13.44],p<0.05;计时测试(TT)SMD=-0.53,95%CI[-0.77,-0.29],p<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MD=0.11,95%CI[-0.01,0.22],p>0.0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回归分析发现,训练时间是引起MIP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来源。具体表现为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对MIP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8~12周的训练效果优于4~6周,5~7天/周的训练频率优于2~4天/周。结论 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MIP及多种肺通气功能,提高运动表现,持续时间8~12周、训练频率5~7天/周的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更有可能收获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游泳运动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竞技对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理论的分析,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提出了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概念,探讨和分析了训练内容、训练原则和训练要求,建议教练员从一般性身体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等方面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体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8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的一级游泳运动员进行陆上瑞士球核心训练和水中瑞士球核心训练,探讨水中瑞士球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8周陆上和水中瑞士球训练均能显著提高优秀游泳运动员躯干力量、背肌耐力和身体平衡性,改善运动员陆上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进而改善游泳运动员力量传导的效率,促进躯干和上下肢之间力量的有效转移,提升打腿和划手的效果,提高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两种训练对运动员柔韧性和功能性表现无显著影响;水中瑞士球训练对各测试的提升幅度和RPE强度上均高于陆上瑞士球训练,且水中瑞士球训练手段可以更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4.
朱那 《冰雪运动》2022,(1):42-45
通过鉴别跨项运动员吸气肌热身的效果,为跨项运动员的选择和训练提供方法,及为后续提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提供数据支撑。采用实验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吸气肌热身效果进行监测,测试其3 000 m跑和3 000 m轮滑成绩,从运动表现、氧合状态等方面研究其生理学机制。结果显示:吸气肌热身可以有效提高3 000 m轮滑运动表现,降低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竞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游泳项目的强竞技性特征愈加明显,在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一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的竞技战术能力同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于游泳运动训练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利于优化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原媛  原涛 《游泳季刊》2006,(1):33-34
1前言 游泳作为一项以体能主导的竞技项目,在教练员追求科学训练时,运动员身体会出现疲劳。训练规律本身就是不断重复着训练疲劳恢复的循环过程,如何把握好疲劳和恢复程度,并对其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五项运动中游泳和越野的训练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以来的世界重大比赛成绩为依据,分析现代五项运动的成绩分布特点和中国运动员的差距。用乳酸指标客观评价训练负荷。监测血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指标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的出现。结论表明,游泳在五项中得分最高,越野是中国现代五项运动员的弱项之一。建议在训练中常采用生化指标监控游泳和越野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中国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游泳专项二年级学生这一群体,探讨以渐进放松和常规的整理放松为干预手段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恢复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渐进放松训练能对身体状况恢复的即刻改善有明显的效果;这种改善还有延续效应;能有效地消除运动员神经系统的疲劳。  相似文献   

9.
游泳训练中的补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运动员机能的恢复是训练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游泳运动员的特点,在训练中进行牛磺酸复合功能性饮料的补充,并在补充前后进行有氧功率自行车的运动测试和血样的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和运动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冬训期间未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影响和限制耐力性运动项目的成绩的生理因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取决于训练的强度和运动成绩.大强度持续性运动可导致呼吸肌疲劳.运动性呼吸疲劳可能在决定运动耐量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运动肌力量的生成(外周疲劳),另一方面,通过肢体用力自感不安反馈引起工作肌运动单位输出功率下降(中枢疲劳).对呼吸肌进行训练,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游泳运动员在游泳的过程中,每次换气的时间都很短,对于蹼泳运动员,每次吸气前须快速呼气,以便吹出呼吸管的积水,然后才能吸气,所以在游泳运动中,呼吸肌的功能和换气技巧直接影响运动成绩。为了评价呼吸肌的功能和换气技巧,摸索用呼气时的最大峰流速度作为评价指标,现对四川省游泳队和蹼泳队的部分队员进行了测试并加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心理控制训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采用以肌电反馈技术为核心的训练方法,对八名(男5,女3)国家游泳、体操、举重、跳水集训队队员进行了心理控制训练,经统计比较训练前、后自身肌电值,两者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肌电反馈对心理控制有很强的辅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动员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发挥运动最佳竞技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美国青少年运动员退出游泳训练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蓓 《游泳》2002,(2):27-29
美国游泳界越来越关注年龄组运动员离开游泳运动的人数。美国每年大约有180000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游泳运动 ,大约60000人离开这项运动 ,35%的流失率与其他运动的流失率基本相同。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 ,美国游泳界和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心理研究学会共同研究为什么一些青少年运动员仍然继续参与竞技游泳 ,而另外一些却中断了训练。许多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动机对运动员继续参与和中途退出的影响。关于青少年运动员参与运动的动机包括 :乐趣、提高技术、结交朋友、改善/保持体型 (Weiss &Chaumeton,1992).回…  相似文献   

14.
世界竞技游泳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竞技游泳水平的发展速度已跟不上步伐。当今国际国内游泳赛场上进入决赛的都是天才,这是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科学化训练的结果。根据我国的训练体制,95%以上的优秀游泳运动员来自于业余体校,而天才游泳运动员的天赋又有早期化表现的特点,重视基础训练的理念创新已是当务之急。随着专项运动的迅速发展,对基础训练的要求更高了。提高选材理念和创新训练理念是当今我国竞技游泳加速发展的重要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运用教学课中恢复法加强运动员的恢复运动生理学理论观点认为疲劳是运动中产生的,疲劳产生之际恢复开始之时,那种认为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是训练后的事情是错误的,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训练安排与疲劳和恢复的关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手段,以延缓训练中疲劳的到来,减轻训练后疲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竞技游泳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通过观看游泳比赛和训练的相关视频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从游泳运动的体能特征、心理特征、技术、战术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游泳运动员的体能现状特点、训练方法及其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游泳运动项目的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弢 《体育科学》2007,27(3):38-42
目的:检测吸气肌训练(IMT)对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运动效果的影响;方法:15名受试者用呼吸肌训练仪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其中,对照组8人,采用15%PImax(最大吸气口腔压力);训练组7人,采用50%PImax。训练前后,在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分别进行85%V.O2max的跑台力竭测试及功能测试;结果:IMT组PImax增加24.5%±3.1%。所有条件下力竭时间均未见改变。IMT组在常氧和低氧运动后呼吸肌疲劳均减少10%(P<0.05);在低氧条件下运动,V.O2减少8%~12%(P<0.05),心输出量减少14%±2%,通气量减少25%±3%;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肺扩散能力分别增加了4%±1%和22%±3%;结论:IMT可以明显改善低氧条件下运动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探讨了怎样促进少年运动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训练中的实践与体会和文献资料法的研究,分析提出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宜从运动员少年时期及早抓起,为他们今后的运动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符合学前竞技游泳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游泳训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运动训练中人们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运动员的疲劳出现以及疲劳的产生如何尽快恢复,已成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对运动训练的判断和恢复有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本文在训练实际中经常采用有效的判断疲劳的方法及消除疲劳的手段总结如下:1皮划艇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对运动训练有许多判断疲劳的方法,如:观察法,  相似文献   

20.
选取18名省队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心理训练,探索心理训练手段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运动心理疲劳、运动焦虑以及心境改善程度作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降低,成就感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较训练前更加稳定,疲劳、紧张、TMD、愤怒和抑郁的消极症状显著降低,所有运动员的状态自信心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