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使用韩国疾病管理中心的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KNHANES,2019-2021年)数据分析父母身体活动对青少年身体活动、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10.1%的青少年达到身体活动标准,29.3%的青少年达到超重肥胖水平。其中父母身体活动与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相关性,而青少年身体活动与BMI具有相关性。通过使用Logistic回归,当父母身体活动都达标时,青少年身体活动提高22.429倍(95%CI:1.768~284.474)。只有父亲达标(OR=1.764,95%CI:0.949~3.329)、只有母亲达标(OR=2.229,95%CI:0.922~5.389)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没有显著相关性。当父母身体活动达标时,会提高青少年BMI达标率,但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认为:父母与青少年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会对青少年子女的身体活动和BMI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探究儿童24 h活动与基本动作技能的关系,以及24 h活动时间之间重新分配与基本动作技能的“剂量-效应”特征。对浙江省金华市327名6~10岁儿童展开横断面调查,采用加速度计测量24 h活动,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测量FMS,运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分析24 h活动时间占比、重新分配与基本动作技能的关系。结果显示:(1)控制年龄、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占比与儿童的FMS显著正相关(β=4.155,P<0.01),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FMS显著负相关(β=-6.926,P<0.01),睡眠和低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占比与FMS均无显著相关。(2)MVPA替代其他行为(LPA、SED、睡眠)可显著提升儿童FMS水平,反之则降低,且两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具有不对称性;睡眠替代SED也会提升FMS水平,反之则降低;在所有替代中,MVPA替代SED对FMS的促进效应最佳。(3)睡眠时间占比以及与MVPA之间的相互替代与操控技能正相关,与位移技能无显著性相关;同时,MVPA与其他行为之间的相互替代对于操控技能的影响均高于位移技能。研究认为:学校与家庭应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静息脑电(EEG)分析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寻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的潜在作用路径。方法 随机招募239名大学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采集5 min EEG信号。结果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为1 109(509,2 232) MET-min/周,抑郁评分为47.401±10.562,二者显著负相关(r=-0.189,P=0.003);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眶额、前额theta功率值与前额alpha1右侧化对抑郁评分具有19.89%的解释力(R2=0.199,P<0.001);顶区、颞区delta功率值,顶区beta1功率值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与身体活动水平及抑郁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且相关方向相反;身体活动水平对抑郁评分具有65.37%的直接效应(B=-0.123,95%CI:-0.260~0.016),顶区delta功率值介导16.56%的中介效应(B=-0.031,95%CI:-0.073~-0.005),前额alpha1右侧化介导18.07%的中介效应(B=-0.034,95%CI:...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加速度计测量的中国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测量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的相关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1998年至2022年4月。由2名评审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工作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研究,涵盖中国16个市区4449名学龄前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学龄前儿童日总体力活动时间占比24.4%(190.3min/d, 95%CI:158.9~221.6),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占比8.2%(63.6min/d, 95%CI:53.6~73.6),日久坐时间占比67.2%(523.9min/d, 95%CI:478.6~569.2)。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女童总体力活动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均低于男童,而久坐时间高于男童;随年龄增长,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及久坐时间明显增加,总体力活动时间无变化。结论 中国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总体满足现有指南标准,但久坐行为仍然严重。女童体力活动水平尚未达到指南推荐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BI正常组248名(男性64人,女性184人),ABI临界组49名(男性13人,女性36人),ABI异常组27名(男性11人,女性16人)。各组连续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的发生率为8.3%,临界异常的发生率15.1%;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睡眠指数和双侧上肢柔韧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临界异常与BMI(P <0.01)(OR=1.193,95%CI[1.085,1.311])和睡眠指数(P <0.05)(OR=1.088,95%CI[1.013,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及内在关联,为提升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小学4~6年级618人和初中1~3年级学生1047人,调查其身体活动水平、久坐行为时长和运动障碍及障碍认知水平;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小学生的运动益处认知差异,最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其关联性。结果:被调查学生的总体身体活动水平偏低,66.5%的女生处在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男生的46.9%(X2=71.29,P<0.001);初中生低强度身体活动人数占比68.6%远高于小学生的36.1%,56.0%的小学生处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初中生的29.0%(X2=171.75,P<0.001)。中小学男生的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小学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中预防保健、生命促进维度与中小学男生久坐行为显著相关(P<0.001),社会交往与女生久坐行为显著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成分分析方法综合探究上海市儿童24 h活动时间分布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321名6~13岁学龄儿童(男生158名,女生163名)展开横断面调查,采用加速度计测量其24 h活动行为,采用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使用成分线性回归分析儿童24 h活动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z分数(body mass index z-score,zBMI)的关系,以及探讨24 h活动行为等时替代对zBMI的影响。结果:1)成分回归结果显示,控制性别和年龄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β=-0.75,P<0.001)、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β=-0.13,P<0.05)的时间占比与儿童zBMI呈显著性负相关,久坐行为(β=0.61,P<0.001)和睡眠(β=0.53,P<0.01)的时间占比与儿童zBMI呈显著性正相关。2)在15 min等时替代模型中,用MVPA替代LPA、久坐行...  相似文献   

8.
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耐力素质和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XX/(RR+RX)OR、X/R OR和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RR/(RX+XX)OR、R/X OR值为统计量,检索截止至2010年1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涉及耐力型项目研究11项和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10项分别纳入meta分析,其中,耐力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2 220例和对照组3 410例,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1 140例和对照组2 800例.速度力量型项目RR/(RX+RR)OR=1.40(95%CI=1.21~1.62,P<0.01),R/X OR=1.33(95%CI=1.20~1.48,P<0.01),亚组分析欧裔人群RR/(RX+RR)OR=1.37(95%CI=1.17~1.60,P<0.01);R/X OR=1.37(95%CI=1.22~1.53,P<0.01),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IN3基因R577X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是速度力量素质的保护因素.欧裔人群中,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与速度力量素质显著关联.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基因选材的候选位点之一,但用于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基因选材尚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肥胖男性身体活动水平与能量消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江崇民  尚文元 《体育科学》2011,31(11):21-26
以中老年男性肥胖人群为对象,同正常体重人群相比,研究肥胖人群自由生活下的身体活动水平、静息代谢、特定活动下的能耗代谢率、能源底物利用特征,为肥胖机制研究和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14名50~60岁肥胖男性者(BMI>30)和15名体重正常者(BMI=23)使用加速度计RT3连续7天测量身体活动。之后使用Cortex MetaMax 3 B进行静息代谢和特定身体活动能耗的测量(坐、站、步行3.2 km/h,4.8 km/h,6.4 km/h)。结果:1)肥胖者的每日总能耗、身体活动能耗、中等强度以上活动能耗、中等以上活动的累计时间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调整了体重因素后,肥胖者单位体重每日能耗/kg略低于对照组,而单位体重身体活动能耗显著高于对照组。2)肥胖组静息能耗高于体重正常组,若是以单位体重计算,静息代谢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5)。3)在坐、站、走活动中,肥胖组消耗的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若以公斤体重计算能耗,肥胖组坐姿和站姿的相对能耗略低于对照组,步行的相对能耗两组无差别。4)相同运动下两组人群安静平卧、坐、站、3.2 km/h和4.8 km/h步行时的呼吸交换率没有差异。6.4 km/h步行时,肥胖组的呼吸交换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5)用回归统计法分析影响肥胖的危险因素,静息代谢率可以作为预测肥胖的因子。结论:肥胖人群的身体活动量和每日消耗能量不低于体重正常组,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可能与能量消耗有关,较低的静息代谢率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运动中脂肪氧化能力下降也可能是肥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评价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运动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II/(ID+DD) OR、DD/(II+ID) OR和I/D 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截止至2010年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回归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研究23例,包含2 936例优秀耐力运动员和8 485例健康对照组.耐力运动员组和健康对照组II/(ID+DD) OR=1.29(95% CI=1.15~1.45,P<0.01),无显著异质性;I/D OR=1.17(95% CI=1.03~1.33,P<0.05),具有显著异质性但与样本量和区域无关.亚组分析欧洲人群中耐力运动员组与健康对照组II/(ID+DD) OR=1.29(95% CI=1.11~1.50,P<0.01),无显著异质性.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相关且存在种族差异,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是优秀耐力素质的保护因素.欧洲人群中ACE基因II型纯合子与优秀耐力素质关联显著.中国人群中虽未发现显著关联,但有待于补充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学龄前儿童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通过连续7天佩戴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零星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2~4 s)、短时持续MVPA(5~9 s)和长时持续MVPA(≥10 s)3类。体质测试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速度灵敏素质。将男、女童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综合得分分别按四分位数进行分类(Q1~Q4组),并定义体质健康得分最高的Q4组为高体质健康水平(HPH)。采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探讨不同簇集特征MVPA与HPH间的关系。结果:共265名受试者纳入最后统计分析(男童149名,女童116名;月龄,57.19±5.33月)。男童中,校正混杂因素后,以活动量最少的Q1组为参照,活动量最多的Q4组中零星、短时持续和长时持续MVPA达到HPH的比值比(OR)分别为:11.72(95%CI:2.27,60.53)、7.53(95%CI:1.83,30.90)和8.98(95%CI:1.78,45.39);女童中也得到类似结果,分别为11.85(95%CI:2.33,60.19)、12.34(95%CI:2.47,61.57)和8.58(95%CI:1.70,43.41)。此外,研究发现,合计(零星+持续)MVPA与HPH在男童中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合计MVPA≤65 min/天时,每增加1 min的合计MVPA,达到HPH的OR增加19%(OR=1.19,95%CI:1.03,1.37);合计MVPA>65 min/天时,达到HPH的OR无显著变化。女童中未发现此非线性关系。结论:学龄前儿童累积不同簇集特征MVPA越多,达到HPH的比率越高,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在男童中,每日累积的MVPA超过65 min后达到HPH的比率不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脂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2 02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高强度间歇运动对空腹血糖(SMD=-2.48;95%CI:-3.14,-1.82)、餐后2 h血糖(SMD=-1.51;95%CI:-2.18,-0.85)、总胆固醇(SMD=-0.93;95%CI:-1.27,-0.59)、高密度脂蛋白(SMD=1.19;95%CI:0.89,1.49)及低密度脂蛋白(SMD=-0.76;95%CI:-1.16,-0.35)的改善效果显著。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对甘油三酯(SMD=-1.03;95%CI:-1.52,-0.54)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脂代谢水平,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及有氧结合抗阻运动的干预效果整体较好,但受个别干预措施研究数量及样本量的限制,明确的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马晓凯  朱政  孙晨  赵胜  曹振波 《体育科学》2022,(4):43-49+97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构成时长特征及其与体质健康间的关系。方法:在上海市3个区招募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各360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形态及素质测评,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其身体活动水平,统计不同时长分类的MVPA时间(零星:0<单次MVPA<5 min;短时:5≤单次MVPA<10 min;中长时:单次MVPA≥10 min)。有效样本为每天佩戴加速度传感器10 h以上,每周佩戴至少4天(3个工作日,1个周末日)。结果:共407名9~14岁儿童青少年符合数据纳入标准,其中男生185名(占45.5%),四年级学生223名(占54.8%),BMI中位数18.6 kg/m2(16.4,21.0),达到平均每天60 min及以上MVPA的人数比例为6.6%。儿童青少年MVPA构成中,零星MVPA占比最大(占59.9%);男生中长时MVPA占比(占24.4%)显著高于女生(占12.3%)(P<0.05),而零星和短时MVPA占比趋势则相反(P<0.05,P=0.033);四年级学生零星MV...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睡眠、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年龄增长、体质指数不正常、吸烟、喝酒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外;睡眠时间投入、0.5 h以上的长时间休闲久坐、体育锻炼时间投入与慢性病的关系独立显著。每天睡眠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降低14%。每天休闲久坐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几率将随之增加11%。每周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增加1 h,得慢性病的可能性将随之降低2%。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投入可有效降低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并随年龄增长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休闲久坐增加、年龄增长带来的慢性病发生风险,其负向作用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女性知识分子的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GE Insight和Inbody 3.0测试630名不同年龄组女性知识分子的骨密度与身体成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知识分子的体重、肌肉、体脂肪、腰臀比、BMI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人群骨总量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骨强度在20~29岁达到最大,30~34岁、50~54岁明显下降;骨质正常占80.2%,缺乏占15.5%,疏松占3.3%;身高与骨强度、T、Z存在负相关,脂肪%与骨强度、T存在负相关,体重、BMI、去脂体重与Z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BMI正常占67.6%.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健与美》2020,(5):126-126
保持充足睡眠 轻松应对社会压力睡个好觉有助于青少年在具有臓性的社会环境中度过难关。参与这项研究的256名九年级学生(亚裔占40%,非裔占22%,拉丁裔占38%)每天都戴着一块腕动计,它能每隔一分钟跟踪一次身体活动,并确定他们的睡眠及觉醒状态,研究持续两周。这些平均年龄为14.7岁的学生还被要求在每天睡前完成一项调查,报告他们白天的经历,如是否遭受了种族歧视和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心理幸福感(包括情绪、身体症状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54-557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一周身体活动现状。方法选取在校非体育专业新生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身体活动评估,涉及静坐、散步、慢跑、逛街、家务等16种主要活动形式,涵盖静止、轻、中和高强度4种类型。结果 1)68.4%以上学生每天以静态生活方式为主,超300 min;仅有18.3%学生达每日75min的中高强度国家身体活动推荐量。2)女生静坐少动时长高于男生,男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女生。3)文科生工作日静坐少动时长较理科生高,理科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较文科生长。结论男生比女生、理科生比文科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更高,应针对不同特征群体提供每周锻炼活动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不同体力活动相互替代后,评估体力活动对隐形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产生的效应量,为探寻该人群健康收益最大化的最佳时间配比提供参考。方法:对107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Inbody230确定身体成分,根据BMI(18.5~23.9 kg/m2)和体脂百分比(BF%)将受试者分为正常体重非肥胖组和正常体重肥胖组(即隐形肥胖,男性:BF%>20%,女性:BF%>30%)。获得握力、纵跳、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5×5 m折返跑、安徒生测试等身体素质测试指标。采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测量久坐(Sedentary Behavior, SB)、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 LPA)、中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MPA)和高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VPA)时间。运用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评估不同体力活动时间对身体成分及身体素质效应量的影响。结果:(1)LPA与体脂百分比(b=-...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4 h活动达标情况与小学生全身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纵向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市318名三年级小学生进行为期2年的纵向调查,运用加速度计和问卷测量24 h活动行为,以标准测量仪器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腰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连续2年的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增长率差异,并以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24 h活动指南达标情况与连续2年肥胖进展的纵向关系。结果 (1)在24 h活动行为中,屏幕时间达标率(79.9%)最高,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达标率(42.5%)最低,3项活动均达标占比22.6%。(2)小学生的全身性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随年龄增长不断提升,且全身性肥胖率的进展速度高于中心性肥胖率。(3)MVPA的独立达标能有效控制小学生全身性及中心性肥胖的进展,而屏幕时间与睡眠时长达标率与肥胖进展无显著相关性;身体活动与屏幕时间组合、睡眠时长与屏幕时间组合达标率均与全身性肥胖进展呈负相关,而身体活动与睡眠时长组合与中心性肥胖进展呈负相关。结论 MVPA达标率是小学生肥胖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24 h活动不同行为组合达标会减缓儿童青少年肥胖进展,未来应通过增加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田径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36名男性田径运动员进行身体测试及运动损伤情况调查,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成分、关节柔韧性、关节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田径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胭绳肌拉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因素(OR值=1.31)和陈旧性损伤(OR值=9.81);而腹股沟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