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关键词句精心设问,让学生在讨论中读懂课文,发展思维呢?前不久听三位老师教《会摇尾巴的狼》都抓了“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一句,但设问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例一:师:谁知道狼与狗的眼睛有什么不同?生:我想是—样的,因为它们都是动物。师:如果一样,那为什么狼要把眼睛半闭上说自己是狗呢?生:噢,我知道了。狗是半闭着眼睛说话的,狼为了伪装自己,所  相似文献   

2.
狼是一种动物,据说,它会吃人,所以被比喻成坏蛋。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就是把狼比喻成狡猾的坏“人”。一、冒充朋友。当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时,它就对老山羊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帮帮忙吧!”其实,狼平时就是老山羊的敌人,它会吃掉老山羊。狼在陷阱里爬不上来,便用这种方式骗老山羊帮助它爬上来。二、花言巧语。当老山羊看出了它像狼而不是狗时,狼又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你只要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定好好答谢你,给你舔毛,帮你咬虱子……”老山羊知道,这是狡猾的狼的骗局。三、会摇尾巴。当老山羊不…  相似文献   

3.
洪云卿 《云南教育》2003,(13):32-32
《狼的小羊》是一篇寓言,课文最后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两位老师对课文这一结局的处理大相径庭,发人深思。甲老师的教学片断师:文章最后一句讲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大家想一想此刻,小羊会怎样?生甲:小羊被狼吃掉了。师:难道就这样一种结局吗?生乙:当狼朝小羊扑去的时候,它用力过猛,撞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摔死了!生丙:当狼朝小羊扑去的时候,掉进了猎人设下的陷阱,被捉住了。……师: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得真好!乙老师是…  相似文献   

4.
一、巧用数字,导入新课 (屏显“12”.) 师:大家看到屏幕上的数字“12”了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是您的上课序号. (生笑.)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呀!因为这个号码,我们现在相遇在了一起.其实,这个号码背后还有一个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停顿,制造神秘感.) 师: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12次出现了课文的题目——“狼”. (师板书“狼”.) 师:这篇《狼》讲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了解吗?  相似文献   

5.
[案例]某生匆匆来汇报:邢扬课堂上学布谷鸟叫,被实习老师罚抄了!师:让他过来。(半分钟后,邢扬到,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师:布谷鸟对小朋友说什么了?邢:……师(点着他的小鼻头):布谷布谷,春光短促;布谷布谷,好好读书。众笑,邢扬脸红了。师:大家想想,小鸟儿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生:布谷布谷,不借盐来不借醋,借你的小屋住一住!大家又笑。师:编得好!布谷也就是杜鹃,人们根据它的叫声起的小名,听起来多顺耳呀!你们也有小名吧?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动物是这样起名的?生(甲):蝈蝈!会唱歌的蝈蝈!生(乙):知了!师:对!那依据身上颜色起名字的呢?生(…  相似文献   

6.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16):33-35
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惠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师生不熟悉)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  相似文献   

7.
A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蕙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逐渐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不知道。师:不知道的请起立。你们很…  相似文献   

8.
生物课     
一位生物老师给学生讲了怎样区分狼与狗。 老师“狗会摇尾巴,而狼不会摇尾巴。”  相似文献   

9.
案例师:同学们,近几天来,我有些茶不思饭不想,(师故作忧虑状)能猜出是为什么吗?(生略加沉思,片刻后畅所欲言)生1:老师,您肯定是水土不服,吃不惯我们这地方的饭菜!生2:老师,您肯定是在担心课会不会上砸了,没关系的,我们会全力以赴配合您的!师:(走到该生面前)“好一个全力以赴!”来,咱们握握手,非常感谢你的鼓励与帮助!但这些都不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生3:(急切地)老师,您肯定是出门在外,担心家中的亲人。师:是啊!我儿子上三年级了,可他就是不知道怎么看图写话,我真担心这个星期天他的作业完不成。我虽教了多年的学,但始终找不到一条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我的性情温和,跟羊特别亲……——《会摇尾巴的狼》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 (试用修订版 )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体现这一教学思想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笔者认为 ,一个简单而有实效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思维。下面以《会摇尾巴的狼》(六年制语文第五册 )一课为例 ,简要地谈谈其基本作法。一、发现———让学生自己走进文章中去《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 ,没有受它的骗。文章内容比较简单 ,情节也不复杂 ,所以在教学中 ,要千…  相似文献   

12.
师:(出示瘪篮球)这是什么? 生:瘪篮球! 师:让它圆起来,怎么办? 生:打气! 师:打什么气? 生:空气! 师:什么地方的空气? 生:打气筒里面的。 师:打气筒里的气是哪里来的? (评:这个问题改为:“打气筒里的空气够吗?”可能要好一些。后面还会说到。)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 6自然段 ,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 :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 :狼找了三次碴。师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二、读文质疑 ,读议解疑 ,学会读书1 .读文质疑师 :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 ,请大家自由读 2~ 3自然段 ,边读边想 ,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 :哪里是上游 ?哪里是下游 ?生 :“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 :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它的态度怎样 ?生 :它为什么要找碴…  相似文献   

14.
【片段】师:(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看看这股清泉是从哪儿流出来的?生:石缝师:对!瞧(指着插图),石缝就是——生:石头的缝隙。师(出示卡片):读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生:缝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师:那请你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这个字。(生带读)师:小老师带得真好!小朋友  相似文献   

15.
片断:理解“平均分”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动手分物体,你对平均分有哪些认识?生:平均分就是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生:平均分的结果要每份同样多。生:如果每份结果不一样就不是平均分。师:说得多好啊!现在老师再给你10颗糖,不告诉你分的份数,你会把它平均分吗?生:会!师: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生分完后)谁愿意带着你的练习纸上讲台交流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分的。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5颗。(见图1)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都是2颗。(见图2)图1图2图3师:同学们,这两种分法是平均分吗?生:是!师:…  相似文献   

16.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7.
A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很简单,就是把下半句补充完整。师(出示课件):"以眼还眼,。"生:"以牙还牙"。师:完整地说一遍。  相似文献   

18.
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抓住课文首尾段,巧设一幅贴画导人延伸,引导学生寻因究果,深刻认识狼的本性,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中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一、抓开头段,寻因导入。 课文开头段是:“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打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 我根据这一段和课文插图,设计了一幅“黑板贴画”,巧妙地导人新课。先在黑板上贴出陷阱图案并设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它是用来于什么的?讨论后进一步设疑:一天,有只狼掉了进去(在陷阱中贴出“狼”),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请同学们看贴画大胆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说说狼为什么会掉进陷阱。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颇高,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接着再次设疑:后来有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在陷阱左上方贴出“老山羊”),下面的故事将怎样发展呢?狼最后有没有爬上来呢?它的下场怎样呢?今天我们学习《会摇尾巴的狼》这一课(在贴画右边竖着板书课题)。这样巧设贴画,启发学生追究事情的起因,并设置悬念导人新课,形式新颖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编说故事的浓厚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求知欲,创设了一种愉悦、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狼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读石碑上的汉字,品“井”字趣味,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好!师:(出示一口井的图片)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兴趣很浓)井。师: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呀?生:是用来打水的。师:井旁边有一个桶,可以把桶放下去打水。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就靠挖井来取水。(出示井的古文字)这个字就是井,中间就是一口井的样子,(比画字形)井上面还有井架。  相似文献   

20.
一、激趣导入师 :小朋友 ,你们喜欢猜谜吗?生 :(异口同声)喜欢!师 :那好 ,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看看谁最会动脑筋呢?生 :(睁大眼睛 ,焦急地等待着)师 :(故弄玄虚)谜面是———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明镜 ,有时像镰刀。(教师一边说一边比划)猜猜看 ,是什么呢?生 :是月亮!师 :这么肯定呀?说说你们的理由。生 :我在晚上看到的月亮就像你说的那样 ,有时像镜子 ,有时像镰刀。师 :哦!你真是个有心人!生 :我知道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圆的 ,而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很细很细。师 :是呀!我们平时要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