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中"四句偈"一词千年来引起大量文人高僧的阐释,目前均无定论,通过对照《金刚经》其他五种译本,发现"四句偈"一词有不同的翻译,如"四句偈等"、"四句等偈"、"四句伽陀"、"四句伽他"等。综合历代各家关于"四句偈"之解说,并参照五种译本的不同翻译,挖掘该词的多义性,从文字和般若思想两个层面对"四句偈"一词作出全面客观的释义  相似文献   

2.
干吉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张松辉七言形式是重要诗歌形式之一,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究竟是哪一首,学术界尚有争论,一种意见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代表,认为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它说:“汉代韵文七言句渐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  相似文献   

3.
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遗产中的重要体裁之一。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四句头的短诗。古代民间歌谣,有两句的,有三句的,有四句的。前两种不普遍,而四句一首的则大量存在。人们从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趋向于四句两韵的格式,这种格式,头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只二四两句一定押韵,于是就成为一种通行的四句两韵体。不过四句一首的诗歌,句子的字数起先并无限制,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经过长期发展,五言、七言两种,便占了压倒优势。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的“吴歌”“西曲”,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五言四句;北方民歌存于《梁鼓角横吹曲》的,也有相当多的五言四句体。七言四句的,晋以来存有《并州歌》《豫州歌》《捉搦歌》(四首)和梁、陈间的《乌栖曲》(十余首),《栖乌曲》(四首)之类,虽不算多,但已可看出发展趋势。不过,这种五或七言四句的诗歌,还不能叫作绝句,因为从音律上看,绝句又是格律诗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关于七言诗的起源有很多种观点,如楚辞说、成相辞说、柏梁台诗说等。本文指出,虽然楚辞、成相辞等在七言诗发展中起过不等的作用,但这些只是七言诗发展中的“流”,七言诗的真正的“源”应是先秦楚的地方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七言歌谣。  相似文献   

5.
曹丕之所以能在"五言腾涌"的时代独辟七言蹊径,一是因为七言诗增大了容量,能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感情;二是曹操不喜七字句中的"兮"字,曹丕即以实词替之,使七言诗趋于规范;三是曹丕深受两汉杂言影响,在探索中创作出七言诗歌。而影响鲍照者,主要在于词汇、意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七言诗在走上成熟的过程中,鲍照七言歌行功不可没。从现存最早完整的七言诗曹丕《燕歌行》始,其后作者寥寥,直到刘宋时代鲍照七言歌行《拟行路难》十八首出现并产生重大影响,七言歌行率先在七言诗苑囿中开出绚丽花朵,从而使七言诗在五言诗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八代诗史中异军突起。鲍照借鉴汉魏乐府,吸纳民间歌谣,探索七言歌行语言形式,在以传承求新变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实践,为其后特别是唐朝七言歌行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宋代佛教文学由于文字禅的提倡,非常注重文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宋代禅僧的偈赞作品存世甚多,依据创作机缘的不同,禅门偈颂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根据禅宗史料的实际情况,宋代禅偈可以概括为开悟、说法、劝世和临终四种类型,因为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一个禅僧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在这些重要场合,他们常会以诗偈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此外,题写在个人“写真”上的“自赞”也是宋代禅偈的一种重要题材,这些禅宗偈赞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增添了独特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下面十个字围成一个圆圈,正念两句,倒念两句便组成了一首四句七言诗。  相似文献   

9.
湘西宝卷七言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湘西地区独特的民间宗教文化与方言俗语概貌.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10首七言诗进行分析发现,湘西宝卷七言诗从内容来看,包括赞诵佛教、道教及民间三方所信仰的神口,以及倡导孝敬父母与感恩,讲述宗教的忏悔、救赎及奉劝世人精进修行悟道等;从体式来看,湘西宝卷七言格律诗甚少,古体诗占绝大...  相似文献   

10.
提到绝句,不少人会很快地说,所谓“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绝者,截也。如果用这句话来解释“绝句”的名称来源,那是不对的。因为绝句名称的来源先于律诗,不可能由律诗截取。 绝句是以四句为一首,每句五言或七言的诗。然而,这种体式的诗,为什么叫“绝句”呢? 我们知道,光是一句诗,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都很难完整地表达一个概念;同时,不管多么长的诗,也总不能一口气读下去。一般地说,从语言、音节和思想内容都需要连续四句停顿一下,这个观念是长期自然形成的。在我国最早的一  相似文献   

11.
敦煌写本P.3445是一篇咏赞法门寺真身舍利的五言诗,它涉及唐武宗会昌法难、唐懿宗迎佛骨和秦王李茂贞重修法门寺的历史,是研究当时佛教世俗信仰的重要依据。敦煌写本P.3445《偈法门寺真身五十韵》,共31行,诗题“谒法门寺真身五十韵”,起“偈法门寺……”,止“泣讽五言诗”;每行大约15—18字,每五字一句,二句一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早期诗歌的表达形式,《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兼有杂言;楚辞以六言或四言加“兮”字为基本句式,亦兼有长短句。诗歌进入汉代而有五、七言,到东汉末,五言发展为“诗坛正宗”(郑振铎);魏以后,七言代替了杂言。诗歌一经定型为五、七言,便产生了诗歌的格律。由不定型到定型,由定型到格律化,是诗歌表达形式发展变化的轨迹。 五、七言诗是什么时候兴起的?近世学者多说:“五言出于乐府,七言变自楚声”。这是比较笼统的说法。七言变自楚声,大体不错。五言诗具体面论,则人言言殊。原因是,论者多注重“言”,而忽视了“律”;多注重“辞”,而忽视了“乐”,因而五言诗产生、  相似文献   

13.
《楞严经偈语》石刻,嵌在泰山灵岩寺御书阁下门洞外左右壁上.此石刻,《灵岩志》称“圆通经”,实为《楞严经》中部分偈语,用三言至七言以至多言为句,一般四句为一偈,是佛经中的颂词.该石刻所刻偈语内容,为二段,分刻于四石之上. 《楞严经偈语》石刻四石:第一石宽163厘米,刻偈词41行,满行10字;第二石宽147厘米,刻偈语39行,满行10字;第三石宽158厘米,刻偈语42行,满行10字;第四石宽149厘米,刻偈语、题跋、题款36行,满行10字.凡刻文158行,字径皆3厘米,均为行书,高皆39厘米.其中最末4行,题款为正书,字径约1.5厘米.  相似文献   

14.
佛教信徒以及俗界众人,口头禅之一便是“阿弥陀佛”。但在实际上,此“禅”何意,怕是盲念者多,真知者少。弥陀佛是一尊佛的法号。此佛是何佛? 答曰:未来佛。中国语汇中吸收了不少佛教用语,如“世界”、“幸福”、“真谛”、“觉悟”。“未来”也是佛教用语,有的译成“来世”。佛教徒作为天天要诵一遍、诵多遍的佛号是未来佛,足见佛教将“未来”看得多么重要。佛教徒们见了人就道一声“阿弥陀佛”,无异于频频提醒人们:“想想未来!想想未来!”如此频繁而无休止,真当得起“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了。  相似文献   

15.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伴随着古代印度恒河文明的出现,已历时二千六百多年。尽管科学不断进步,但它仍以其强韧的生命力而延续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有鲜明的善恶观。在“七佛通戒偈”中,对佛教作了这样的概括:“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说明,佛教就是以抑恶扬善、净化人心为要旨的。原始佛教的善恶观,涉及面很广,本文只介绍几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旨在对宗教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情感节奏与语义节奏、语体节奏的冲突和调整是诗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七言韵语在《楚辞》产生之时已经流行,但复杂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节奏使其具有很强的表义倾向,并形成了与其语义节奏相统一的单调平直的每句韵式语体节奏,从文体内部阻碍了七言抒情诗体的发展。在《楚辞》体中,诗人借助以"兮"字和相关虚词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情感节奏,较方便地实现了对每句韵式七言诗语义—语体节奏的整合与转化,形成了七言诗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特殊的七言抒情诗体——骚体式七言诗。由此入手,有助于将二元对立式的七言诗起源之争转变为对七言诗发展历史的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歌行体可分为“入律”和“仿古”两种形式.入律歌行的语言形式以七言句式、律句和拗粘拗对、一韵四句或八句、换韵平仄交替为主;其规整者如《长安古意》和《圆圆曲》,由多首绝句、律诗组合而成;歌行体的对仗则较为自由.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古诗,是指唐代以前不合格律的五、七言诗歌以及唐人用这种诗体创作的诗歌。中国古代学者一般认为七言古诗起源于《诗经》、《楚辞》及春秋时代的歌谣。我们以成熟期的七言诗歌的诗体特征为依据,考查汉代有关古诗的文献,认为尽管先秦时期诗歌中出现了七言诗句,但还未形成七言古诗所应具有的完整体式。作为诗体,七言古诗产生于西汉,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在经历了东汉的发展后,直到魏晋南北朝才逐渐走向成熟和兴盛。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五、七言格律诗。掌握这类诗的格律,对于正确理解诗意和正确朗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人都觉得平仄格式难记。其实平仄格式(这里只讨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只要记住两种基本句式,就可以推导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的全部平仄格式。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推导法”。这两种基本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绝句由两联四句构成。这两种句式分别为五言绝句中两的联出句的格式。根据联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可推导出各自的对句,从而分别组成一联,即: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主编的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选用了崔颢的《黄鹤楼》。清代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说其“不古不律,亦古亦律”,是因为该诗前四句是古体诗,后四句是律诗。很多人高度评价该诗前四句中三次出现的“黄鹤”两字,肯定崔颢写诗“文以气为主”,不“以词害意”,如清代赵臣瑗在《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说其“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