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闯 《教育文汇》2012,(12):32-32
1999年,我走上高中化学讲台,热情满怀,一心扑在教学上,研究教材教法,制作课件,出入实验室,忙得不亦乐乎。但一年下来,累得够呛,付出与收获却不成正比,自己带的班级化学成绩反而落后。我迷茫了。  相似文献   

2.
国家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就应该对体育教材进行改革。关于体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但真正用于教学中的却廖廖无几,体育教学却依然如故,学生对体育兴趣很大,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理论研究不能用在教学实践上,成了一纸空文。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想,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过于古板,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无味,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和教材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材:内容要整合。作为双语教学的载体,教材的选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专业英语与日常生活英语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文章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用一般的科普读物或把学科教材翻译成英语作为双语教材都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内容的选择上要循序渐进,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内容要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努力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挖掘教材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材之于教学,犹如布料之于裁缝,仅是一种可供运用的材料和依据。教材为我教,而不是我教教材。教师应当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可以变更教材体系,可以增删教材内容,可以调整教学重点,可以自编教材,尤其是对待“教参”,更应持灵活态度。但在许多教师的教学中却对教材、“教参”之类的东西过于盲从,甚至成了教材、“教参”的奴隶。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题为《行道树》的散文。作者是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凤。课文的大意是: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的家在山上,  相似文献   

7.
七年级新的历史教材简了内容,却繁了备课;易了学生。却难了老师。这是我一年的七年级教学实践最大的体会。教材在更新,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师也需要更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中学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教材做了很大调整,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被充实到教材中,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古代诗歌朗读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通常采用“读、感、品”三部曲的教学步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老同学从教20年,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却连年受挫,便邀我去“面授机宜”。他家房子不小,却没有书房,只有卧室办公桌旁有张小小的书橱。里面除了大学的教科书,就是几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新华字典》。我对他说:你每年订3~4种专业和教育类杂志,每周买1~2本书,不需多久。你的职称肯定解决。  相似文献   

10.
教材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应用。”下面结合教材实例,介绍几种处理教材的常用方法。一、重组法———合理重组,构成知识网络数学教材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一般不可以随意调动,但在教学“循环小数”与“圆的认识”时,我对教材作了些调整与重组,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材是这样安排的:犤循环小数犦先通过例7和例8教学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特点,接着通过例9教学循环小…  相似文献   

11.
<正>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学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在这门课里,课程、教材、教学隶属于不同的研究层面,各自拥有比较清晰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但在职业学校,教师对此却不甚了解,大多数人比较关注教材这一具体的课程材料,误以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理念上的混乱容易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有必要"辨张学术、考镜源流",厘清课程、教材、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方法、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总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三种基本取向:学科(专  相似文献   

12.
一、论题的提出 当前,中学语法教学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易学,学了不能有效的指导语言实践。 为什么? 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材、教法而言,我认为主要是教材、教法缺乏科学性和教学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我大开眼界,从根本上给我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用教材教是摆在我们而前的重要课题。以往的教学.教师精心备课,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课本上有什么教什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学到了知识.却没有了能力。这是典型的教教材,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14.
张武娟 《南昌教育》2007,(12):27-28
新课改后,思想政治课教材变换频繁,学生的负担越来越轻了。但老师却感觉这书越来越难教。……作为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我对教材存在的问题感触良多,目前主要的问题有:1.教材城市化;2,压缩饼干式;3.可读性强、可讲性差。这些问题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老师,教授不甚得法,教学不甚受欢迎,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对阀题的组织是教师划线学生背线。中考开卷考后,学生压力减轻了,上课不认真听课,不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于是出现了学生学习没兴趣,教师授课无信心,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借鉴的范本,是师生教学、考试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教材的选文应该规范,课文的注释应该严漤,配套读物语言文字等的应用应该规范、严谨,由规范、严谨的选文、注释、配套读物三大部分完美融合而成的教材才会权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历来为人称道,被誉为精品、珍品。但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人教版教材也时有一些瑕疵,特别是新课改高中教材因为选编的不少课文新、编写的时间相对紧等原因,更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人从自己目前教学使用的版本中提举一些问题,希望与人教社编写组的老师商榷,并能得到校正。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实验区的教师,通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进行一年教学后,我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有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工作中,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消除疑点。课讲得重点突出,学生易懂易记,课堂效果就好;重点不突出,平铺直叙,学生听后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思路不清晰,概念不明确。人们在讨论和研究授课方式时,总是把是否突出了重点当成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可见在教学中正确认清重点、难点、疑点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妥善地加以处理和解决,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值得我们很好地探讨与研究。什么是重点?就一般理解而言,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  相似文献   

18.
学习完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10以内的加减法”后,接着将要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11-20的各数,原先我要求孩子们利用课余削20根小竹杆来帮助数数。可是,在做示范时,我却不小心割破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点、难点,尽管教师是勤勤恳恳地教,学生是认认真真地学。但效果并不理想,根据我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不熟悉、不掌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此,近年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抓住一点,理出一串”的方法,即以教材中某一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为切入点,积极拓展该知识点的面。把与之有关的知识作一番串讲、梳理。当然讲授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补充的内容要以学生能掌握为前提,涉及的例子最好是初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如果是课外的,  相似文献   

20.
包正中 《甘肃教育》2008,(16):18-18
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新课程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实现教师、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