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新闻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也出现在我们的不同媒体上。这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当前,新闻界正通过“三项学习教育“这股东风,决心采取一系列严厉举措向虚假新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5,(7):1-1
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我国新闻界决心采取一系列严厉举措向虚假新闻重拳出击,坚决遏制这种“新闻公害”的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3.
虚假报道、虚假信息不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屡屡出现在不同媒体上,歪曲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失去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坚决遏止、封杀、杜绝虚假新闻已经势在必行,必  相似文献   

4.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年来,媒体虚假报道层出不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大假新闻",这从侧面反映了虚假新闻的泛滥与影响。 虚假新闻不仅会对记者职业生涯、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且在社会矛盾集中出现的当下,还可能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杜绝虚假报道不仅是新闻行业的职业要求,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杜绝虚假报道”活动开展以来,各新闻媒体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毫无疑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评论来说。看起来与采访不沾边,不是虚假报道的源头,但是,不靠谱的评论同样是虚假报道的表现形式,其危害不可小视。所以,在杜绝虚假新闻、维护媒体公信力方面,新闻评论同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虚假新闻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同时,虚假新闻的出现也为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可信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从现在社会现状中可以看出,虚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读者造成误导,对社会的诚信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对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社会危害的产生。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出发,剥去虚假新闻的伪装,对其为人们造成的危害进行探讨,找出对虚假新闻全面管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孙伟 《新闻世界》2014,(9):235-236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许多虚假新闻,这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摧残和伤害。虚假新闻的产生及危害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的知晓和关注。新闻机构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报道是赢得媒体公信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虚假报道之所以出笼,一是作者造假,二是编辑不察。对于作者造假,个别细节失实或差错,应该说,是责任心不强导致的;但如果整个新闻事件子虚乌有,那这样的记者就应该退出新闻队伍。不管怎样,虚假新闻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老话重提。虚假报道最终要经过编辑之手才能上版,在"围堵"虚假新闻方面,编辑应该是"有为"的,也是"能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23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各省区市视频会议,动员部署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虚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时有反弹,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应强烈。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分析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共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切实肩负起媒体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如何强化责任,恪守道德,铲除虚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在一家省辖市广播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多年,并长期担任新闻部主任和新闻节目总制片人。对广播新闻产生的虚假原因、危害和广播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杜绝虚假报道作了一番思考,供业内同行取剔筛织。  相似文献   

11.
虚假新闻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虚假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防范和杜绝虚假新闻,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找准做假新闻源头 多管齐下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些或捕风捉影、凭空编造,或夸大其辞、违反常识的虚假报道,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说,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真实,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但随着社会环境、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新闻界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4.
宋淑敏  赵铭 《新闻知识》2007,(10):94-94
北京电视台某些人炮制的假新闻"纸馅包子"被曝光后,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即发出制止虚假新闻的《通报》,要求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从中引以为戒,汲取教训,坚决制止虚假报道的发生。反对假新闻的目的是确保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公信力是无形而强大的。对于传媒来说,公信力是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则是吞噬媒体公信力的毒瘤。"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展开。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5,(7):1-1
近一个月来,全国各新闻单位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杜绝虚假不实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维护媒体公信力的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虚假新闻屡禁不止,说明这是一个顽症。我们必须出重拳打击虚假新闻,要像抓舆论导向一样抓治理虚假新闻的工作,统筹协调,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7.
真实是新闻流淌着的血液,责任是媒体站立着的尊严。每一个新闻人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第一准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多年来,武汉广电以三项学习教育、杜绝虚假报道等专项教育活动为契机,始终强化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坚持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打造公信传媒。  相似文献   

18.
一、积极参与,以杜绝虚假新闻为切入点自觉维护媒体公信力,大力提高编采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新闻战线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虚假新闻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随着当前社会环境深刻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众多媒体尤其是经济类报纸来说,经济报道都是重头戏,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决定的,而不断发展经济报道的样式也成为各媒体努力的方向。于是一种介于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社会经济新闻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服务大众、引导舆论、取信于民是大众媒体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虚假新闻、有偿报道、广告欺诈、低俗之风以及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水准滑坡等,导致了新闻媒体公信力急剧下降,陷入了信任危机。这不但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削弱了媒体在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