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体育备课是引领业务学习与教学创新的阵地,是教师资源之间共享、互补的桥梁和纽带;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帮、扶"功能,助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是年轻教师"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精心雕琢、精益求精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能力的舞台。体育备课组应对集体备课进行小革新,优化集体备课形式,夯实集体备课的过程,强化集体备课互补功能,把课备深、备透、备活,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年轻教师应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多元教研方式为突破点,通过个体研究(主题教研)与集体研究(会诊教研)相结合,散点式教研(师徒异构教研)与聚合式(沙龙教研)教研融合,日常教研与系统教研相结合,快速高效地提升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异地教研,同课异构能够为两地的年轻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能够通过两地的教师的共同研讨,各自能取长补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宗旨,特别是跨省的同课异构更能吸收彼此先进的理念,开拓视野,大开思路,使两地教师通过同课异构都能大有收获,自增教学内功。文章从同课异构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练氛围、成长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5日,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在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举办了"宁波、温州、台州三地体育名师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暨宁波市第八届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小学体育组)第十次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学研讨活动融合了跨区域教研、师徒结对、同课异构三个特点,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内涵,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本刊特邀活动组织者特级教师沈斌,诸海明、刘斌连、徐利华等三位授课教师,及观摩教师等对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15,(5):56-57
通过参加南通市优秀课评比的经历谈谈体育教学中同课异构的感受。此次比赛形式就是同课异构,作者从接到通知就着手准备,并邀请同事和名师专家来对教材、学情、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进行"异构"。通过这次比赛,作者对"同课异构"有了进一步认识,在专业能力上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竹平 《体育教学》2013,33(9):33-34
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组织有效则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抓实常态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科研观摩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通过搭建比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通过体育教师技能大练兵和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检查和暗访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马杨旭  于波 《体育教学》2011,31(2):52-53
近日,宁波市惠贞书院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惠贞书院的美籍教师与体育组、英语组教师共同以“橄榄球的传接球技术教学”为教学内容,分别以中国和美国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现场两国风格迥异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给参加观摩的教师带来新鲜、新奇的感受,教学领悟颇多,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正>偏见一:对师徒结对中年龄的偏见。大多数人习惯认为师徒结对,年长为"师",年轻为"徒"。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学校常常安排年长的教师带年轻的教师,使其更快更好适应工作,或者快速成为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现实教学中就存在相反的情况。由于年长的没有系统接受过体育教育,年轻的接受了系统体育教育,而且有热心和上进心。因此,师徒结对的常理顺序就  相似文献   

9.
张旭 《灌篮》2021,(3):137-137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出发点和归宿,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有助于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养成。在“同课异构”背景下中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自信,加强自我效能、提高教师自信,加强自我效能和课后积极反思,注重多重评价等方式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同课异构作为较有对比性的教学成果展示或比赛,因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对比性,能反映出执教教师及团队的指导能力和教学理念、教学特色,能展示出教学内容的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可行性、先进性等特征,使同课异构活动精彩纷呈,使观者有异曲同工之巧,感受标新立异之妙。近年来,笔者在对年轻教师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围绕固定的教学内容不断"构建"和"重构",深刻感受同课异构使教学效果散发出的"异"  相似文献   

11.
<正>"同题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班级展开教学的一种教研形式,其目的是不断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体育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体育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也不断更新,"同题异构"逐渐成为体育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新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中,两位年轻体育教师的课堂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现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更体现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但是也引起了笔者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健 《体育教学》2013,33(9):31-32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举办了两期"2012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紧缺薄弱学科-初中体育教师"培训,培训结合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围绕"课例研究与问题诊断"主题;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突破口,针对热点、聚焦难点问题,设计"同课异构"深入课堂的培训环节,提升初中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快速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贯穿教材始终,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特别是女中学生的这种能力,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学生都为之疾首。本文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的一些提高女中学生快速跑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体育说课在高校体育教研活动和教师职称晋升中广泛采用,教师应正确理解体育说课的定义,全面把握体育说课的内容,充分肯定体育说课既弥补了过去体育教研活动的相对单一性,又增进了同行间的相互交流;既能促进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又能展示教师的表述能力;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使教师从中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16.
《体育师友》2014,(3):20-2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观察法和系统分析法,围绕0-3年期职初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力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发现职初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以及课堂育人能力。针对这些现状,认为应积极组织职初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和各类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和比赛,尝试编制过程性评价体系并予以实践,目的旨在增进和提高职初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水平,探索培养职初体育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一体化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该体育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它以学生体育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它贯穿于体育教学各个教学环节,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教研中引入同课异构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案例研究,以其“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独特方式,探索同课异构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更好地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教师或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历所限相对来说教学经验还不足,为了使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尽快地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在学校工会的组织下,我们教研组认真落实组内的新老教师的帮带“对子”,以“师”带“徒”的形式来促进新教师或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作为“师父”如何带好徒弟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省体育特级教师沈斌组织了《侧手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因事没有参加,但通过网上观看视频、教案和参与教师撰写的有关博文,对本次活动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在欣赏上课教师高超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触发了两点思考。一、侧手翻应何时教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6位教师上课,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侧手翻技术教学,期望通过25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