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鹏 《大众科技》2012,14(3):109-1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BaTiO3-CoFe2O4两相复合陶瓷粉体,并通过成型1200℃烧结制备BaTiO3-CoFe2O4两相复合陶瓷,测试XRD和TEM,并对其介电,漏电,铁电进行了研究。XRD分析制备的BTO陶瓷为四方结构,铁电性较好,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介电损耗,CFO陶瓷为尖晶石结构,复合陶瓷具有两相结构,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  相似文献   

2.
对生成Fe3O4磁性粒子以及影响其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nFe2+:nFe3+的配比、NH3.H2O的分散剂是否需要,用量是多少、陈化时间的长短等。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的Fe3O4磁性粒子粒径10nm左右,为球形状,其具备超顺磁性,在磁性高分子颗粒的制备中能充当磁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Pb(Znl/3Nb2/3)O3(PZN)弛豫铁电陶瓷是一种高介电、高机电耦合系数以及较高居里温度的介质材料。PZN薄膜在微位移器、微传感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性价比,绿色环保,高能密度和良好的的循环性能等特点,而锂离子负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本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Co、Sn、Fe、Ti、Mo、Nb基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旨在促进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发展与使用。  相似文献   

5.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开发同时具有电、磁性能的功能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这里介绍了一种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Fe3O4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TEM与XRD测试。  相似文献   

6.
利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功能介电陶瓷材料CaSrTiMnO6(CSTM).里瓦尔德精修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单钙钛矿结构,属于pnma空间群.在CSTM陶瓷的介电谱图中,只出现了一个介电弛豫峰,本文利用混价结构机理和归一化键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在333~453 K的温度区间内,介电常数在低频下稳定地保持在4 000左右.这种性质说明该陶瓷材料在高温低频下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电解法合成的磁性纳米Fe3O4为磁核,Si O2为中间保护层,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研究了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作为代表的有机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及磁分离回收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Ti O2/Si O2/Fe3O4磁载光催化剂即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也具有较好的磁分离回收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种方法:甘氨酸-硝酸盐法和新型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的钙钛矿型氧化物Ba0.5Sr0.5Co0.8Fe0.2O3-δ(BSCF)。所得到的BSCF粉末的结构和表面形态采用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BSCF粉末均呈现纯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和多孔的结构,平均粒径分别为15.6和53nm,均在纳米量级。将由这两种方法制备的BSCF粉末用做IT-SOFC的阴极,在650℃分别获得了1.28和1.24W/cm2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9.
将添加了氧化钇和Nb2O3的材料,在1500℃条件下煅烧2小时制成钛酸铝陶瓷。这些煅烧品(试样)的相对体积密度均在93%以上,并且由热膨胀的各向异性生成的晶界龟裂体积比在3%至6%之间。将所制作的煅烧品置于800℃和1000℃条件下,亦表现出很强的耐熔融铝腐蚀性能,这完全是添加了氧化钇的效果。在耐蚀试验后的熔融铝和钛酸铝陶瓷界面生成的尖晶石(AL2MgO4)及方美石(MgO)层,起到了保护层的作用。而添加Nb2O3的材料,在800℃条件下则耐蚀性能即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钠空位Bi0.5Na0.25(1-0.05)K0.25TiO3陶瓷等效电路参数的温度特性的测量,发现材料结构中的Na空位会使得材料中的电导率变大,从而导致材料高温弛豫现象的产生。实验证实利用阻抗温谱和电导温谱的组合来研究铁电材料的相变也可得到与测量电容、损耗温谱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吉同棕  陈明峰 《科技风》2012,(22):66-67
文章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所需球形前驱体。采用碳酸盐及氢氧化物两种沉淀剂,通过颗粒密度,颗粒粒径,SEM形貌表征手段研究了共沉淀实验条件对所制备前驱体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料速度对颗粒密度,颗粒粒度,颗粒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加料速度的增大颗粒密度增大,粒度增大,颗粒形貌趋于球形且表面缺陷完善;在颗粒形貌方面,碳酸盐沉淀剂体系更容易获得球形颗粒,颗粒表面光滑;氢氧化物沉淀体系颗粒形貌不易控制,但颗粒表面能直观地呈现出单晶形貌。  相似文献   

12.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的工作温度应低子800℃.本文重点对ZrO2基、CeO2基、Bi2O3基和ABO3型电解质材料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了综述.以8%氧化钇稳定氧化锆(8YSZ)作为电解质的SOFCs,工作温度在1000℃左右.经较低价的碱土和稀土离子(SP2+,Ca2+,Sc3+和Y3+)掺杂稳定ZrO2,在800℃,氧化钪掺杂氧化锆(Zr0.9Sc0.1O1.95,scandia doped zirconi-a,SSz)的电导率(0.1S/cm)比Zr0.9Sc0.1O1.95的(0.03S/cm)高得多.薄膜化是改进氧化锆基电解质的电导性能的另一个途径.厚度小于10μm的YSZ基SOFCs,在800℃时功率密度最大可达2W/cm2.研究新的稳定的双掺杂电解质材料将会是CeO2基材料研究的重点.Y2O3和Sm2O3共掺杂(Y0.1Sm0.1Ce0.8O1.9YSCO)在800℃时电导率可达到0.0549S/cm,电导活化能为0.77eV.sr和Mg共掺杂LaGaO3(LsGM)阳离子导体已成为中低温SOFCs的重要候选电解质材料.钙钛矿型氧化物是除了Bi2O3以外氧离子电导率最高的陶瓷材料.寻求新的、优良的中温SOFCs电解质材料仍是目前推动中温SOFCs实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薄膜化技术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以Fe(NO3)3·9H2O,Co(NO3)2·6H2O和La2O3为原料,首先制备出晶粒细小的盐渍化碱式碳酸盐前驱体,在400℃、500℃、600℃、700℃、800℃分别烧结1h,制备出CoFe2O4和LaCo0.4Fe0.6O3纳米磁性材料,并用XRD、SEM和IR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烧结温度和La掺杂对物相的形成及颗粒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 Ni1/3Co1/3Mn1/3O2,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 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在2.8~4.4V(vs Li/Li+)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4.0 m Ah·g-1。  相似文献   

15.
邓杰 《大众科技》2014,(7):69-70
含钒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催化H2O2,因此可作为多元Fenton-like催化剂中的有效组份之一,Fe2V4O13中存在Fe(Ⅲ)和V(V)同时和协同活化H2O2的可能性。通过液相合成法制备了Fe2V4O13,并对其对AOⅡ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Fe2V4O13是一种新型高效稳定的多相Fenton-like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基础科学伊通上地幔剪切带捕虏体中富铝尖晶石的地球化学特征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theAluminum-EnrichedSpinelsinXenolithsfromtheUpperMantleShearBeltinYitong,NortheasternChina摘要:伊通上地幔剪切带中辉石岩、二辉橄榄岩和易剥橄榄岩是3个主要地幔捕虏体,其中尖晶石的化学成分以富铝为特征.辉石岩中尖晶石在薄片下呈绿色,为铝含量高、铬含量低的铝尖晶石;与之相比,二辉橄榄岩和易剥橄榄岩中尖晶石在薄片下呈棕色,为铝含量相对较低、铬含量相对较高的富铝铬尖晶石.尖晶石的颜色与Al、Mg、Cr、Fe含量有关.在不同捕虏体中…  相似文献   

17.
<正>封面图片说明:对于含有多种可变价态过渡金属元素的尖晶石氧化物,其组成和晶体构型相互制约,难以同时调控。通过"氧化沉淀-嵌入晶化"的新制备策略,可获得热力学亚稳态的立方CoMn2O4和四方MnCo2O4尖晶石相,为系统研究钴锰氧尖晶石的构效关系奠定基础。该制备方法所需反应温度较低,产物粒径小、分散度高,可实现尖晶石纳米晶与导电碳载体的原位负载,有利于电催化性能的发挥。详细介绍请参见本期第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30)
二维材料的发现开启了研究二维材料磁性的大门,为实现新功能器件拓宽了思路。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研究了MSi_2N_4(M=Sc, Ti, V,Cr, Mn, Fe, Co, Ni和Cu)体系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结果表明,MSi_2N_4具有丰富的磁特性,CrSi_2N_4材料是非磁的半导体材料,而MSi_2N_4(M=V,Mn, Fe, Co, Ni, Cu)为普通的磁性金属。MSi_2N_4(M=Sc, Mn, V)表现出半金属特性,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可以实现100%的自旋极化,研究结果为自旋电子器件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模型,在自旋电子器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Heusler 合金Ni-Mn-Ga和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 M=Si, Al中很宽温度区间发现巨大磁熵变△S.这两种材料在室温区的磁熵变△S均显著地超过单质稀土Gd并达到著名的磁热效应材料Gd5Si2Ge2合金的磁熵变幅度. Heusler 合金Ni-Mn-Ga中的巨大磁熵变来源于具有一级相变特征的马氏结构相变.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 M=Si, Al中异常巨大的磁熵变与合金中的强的磁晶耦合相关,表现为居里温度附近晶格的巨大负膨胀.材料的低价格和其巨大磁熵变表明,Heusler 合金Ni-Mn-Ga和NaZn13型化合物La(Fe,Co,M)13, M=Si, Al在很宽的高温区,尤其在室温区作为磁制冷工质非常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在淹水培养条件下(土/水=2 g/40 mL),研究连二亚硫酸钠(200 mmol/L Na2S2O4)对p,p'-DDT在自然土和Na2S2O4还原土壤中降解历程的影响及机理.在自然土和还原土中添加Na2S2O4促进p,p'-DDT降解,2 d降解率分别为73%和79%,随后降解缓慢.p,p'-DDT在土壤中降解为p,p'-DDD和p,p'-DDE.p,p'-DDT主要被Na2S2O4降解,Na2S2O4还原土壤产生的Fe2+也有贡献.Na2S2O4与Fe2+体系对修复DDTs污染土壤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