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习内容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单元“整理和复习”。复习设计一、梳理知识[投影出示]根据下面的问题 ,分组进行思考、讨论 ,理清知识联系 ,逐步画出知识结构图。1 约数和倍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多少?两个、三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约数如何确定?3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有多少?两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如何确定?4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5 偶数与奇数是怎样产生的?质数与合数又是怎样区分的?6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表达形式是什么?7…  相似文献   

2.
一、“教教材”崇拜教材,“用教材教”超越教材。“教教材”以教材为绝对权威,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只停留在把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水平上。这样,在教材和教纲的框框中形成了对教材的一种崇拜、一种依赖、一种懒惰。“对课本知识很熟练,但是在指导学生的学法上则……”、“讲课带有随意性……”等评课评语,就成了“教教材”的注脚。“用教材教”打破教材的绝对权威,把教材当作传授知识的载体,既把显性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更多地透过显性知识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什么与什么之间还有什么?,即是透过显性知…  相似文献   

3.
谭海鹏 《课外阅读》2011,(9):290-290
新课改之后,语文知识如明日黄花,备受冷落,这与以往的雄霸课堂、一统天下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人文性的倾向偏差,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基本理念的误读,一些老师发出了语文课不知教什么、怎么教的困惑。学生也不知语文课要学什么,普遍感受不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那么,传统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了吗?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语文知识呢?  相似文献   

4.
尹军 《辅导员》2009,(21):7-7
先说“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呈现的教材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说,我们教师是“大厨”,为“食客”(也就是同学们)端上来业已加工好的“美食”——知识。今天吃什么?菜肴是如何制作?“食客”不必知道。谁吃得多,谁吃得少?谁爱吃甜,谁爱吃辣?“丰盛的美食”是否合乎“食客”的胃口?“大厨”也不去过问。唯一目的就是,“饭来张口,我做你吃”!  相似文献   

5.
教学年、月、日时,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整理、计算,弄清了年、月、目的有关知识。下课了,我正为这节课学生能愉快地自主学习感到高兴时。有学生质疑:通过计算来判断平年还是闰年有道理吗?又有学生问:刚才都是观察年历知道年、月、目的知识的,那么年历又是依据什么制订出来的呢?看来这些问题在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偶然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在背:“什么张?弓长张。什么章?立早章……”仔细一看,他们正在背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5中的“学用字词句”:别人问你姓什么。有时可以这样回答。该练习内容共有8句:什么张?弓长张。什么章?立早章。什么王?三横王。什么黄?草头黄。什么吴?口天吴。什么胡?古月胡。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吕?双口吕。我顿时来了“钻牛角尖”的兴致。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开始正式学习生物这么一门学科了。从书本上、从老师口中,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一些生物的奥秘。同学们在闲暇之余会讨论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同时也会向同学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生物知识,比如说什么动物跑的最快。什么动物最聪明等等。那么对这些动物之“最”的知识,你究竟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吧。  相似文献   

8.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大家想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由什么围成的?生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师 :请大家观察 ,讲台上的物体各是什么?生 :左边是火柴盒 ,右边是方木块。师 :不错。火柴盒是什么形状的?方木块是什么形状的?生 :火柴盒是长方体的 ,方木块是正方体的。师 :这两种物体都是立体的。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了解有关这两种图形的知识。(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入设计@郝凤…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常常无心去探究那些问题的根源。谁提出的对这个现象的疑问?谁,凭借什么方式,得出这个结论?这一定是真的吗?纵使现行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2012年高考将首次使用新课标高考全国卷,与全国卷2相比,英语学科新课标高考全国卷除了增加“听力测试”和“补全短文”,去掉“语音知识”、“补全对话”和“单词拼写”等试卷结构的明显变化外,“短文改错”也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意味着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科学备考?  相似文献   

11.
纪霞 《中学教学参考》2010,(34):120-120
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英语教学中“提问”要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到底是什么?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还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改造?是学生配合教师还是教师配合学生说?这个问题其实是教学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不同的教学观体现了对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知识?是孤零零的呢,还是在一个网络中间和其他知识建立起了联系?这是衡量知识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带着对“知识求多更要求联,教知识更要教智慧”的美好憧憬,我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为例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拴文 《甘肃教育》2008,(22):39-39
什么是生物?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这是每一个学生开始学习生物学知识时首先就会遇到的问题。新版七年级生物教科书,  相似文献   

15.
刘吉斌 《考试周刊》2010,(55):177-178
在2010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包容性增长”这一新观点。那么,什么叫“包容性增长”呢?它与高中政治教材知识怎么结合呢?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均 《老年教育》2009,(11):25-25
济公活佛为世间留下一首“圣训歌”,歌曰: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兄弟姐妹皆同根,争什么?  相似文献   

17.
“儒”的本义就是有知识有才艺的人。有知识有才艺的人到底学习什么呢?在孔子之前,能接受到教育的人是贵族子弟,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  相似文献   

18.
所谓“巧引”,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困惑,掌握知识。一、复习铺垫时的“巧引”复习铺垫旨在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并且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巧妙进行引导,“引”在要害处,“导”在关键时。如教学第五册被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先让学生复习口算:20×3、200×3、2000×3这几道题,算完后引导学生观察:被乘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并且引导学…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问题,这里有什么奥妙呢? 问题1: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几种拼法?怎样才能很快找全而又不重复不遗漏?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思路点睛:我们可以列出下表,从中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教育?如果对这两个概念缺乏清晰的理解,那么,在孩子的整个受教育期间,家庭教育将不知不觉地被学校所取代,从而掉入这样一个陷阱:产生一代幼稚的成年人,他们的头脑被各种知识塞得满满当当,而个性和品格却未得到充分培养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