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导师制”打破了教育硕士研究生以理论知识为主、忽略教学实践的培养局限,强调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双导师制”存在教育硕士实践课程与中小学课程融合不足,中小学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变动性大,校内外双导师缺乏有效交流与协作,“双导师制”执行措施和反馈整改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精心设置课程,将实践课程贯穿培养全过程;稳定导师队伍,有效提升中小学导师队伍素质;加强交流沟通,构建‘U-G-I-S’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效果;强化教育管理,加强‘双导师制’实施监控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导师制一般适用于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在低年级阶段配备校内导师,在高年级阶段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特别是医药学领域,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由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员工兼职校外导师,能够为学生学习方面开拓新思路,对研究方向提供新建议,并且在学生课程学习、实践、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切实的指导。文章认为,双导师制可应用于教学实践、毕业设计、沟通交往能力及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云生 《考试周刊》2013,(99):167-168
郭元祥教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在中小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导师制”要求一个教师指导一个或多个学生活动小组的活动。由于班级人数的限制,一个班级往往需要若干个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即教师小队(teacherteam),共同指导学生活动。作为一个一线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我对郭教授的这段话感同身受.觉得导师团队制的建立和实行是推行综合实践互动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沟通不顺畅、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实践技能单一、企业导师受学生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建立校内创新设计指导教师和校内实训加工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平台建设和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问题为导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企业案例式教学、课赛一体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化,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整,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思政是衔接知识传授和价值培养的重要桥梁。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例,通过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同向同行、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双导师制开展项目教学实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采取多元考核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具体实施加以说明,为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工作流程,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对同类院校实行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入职前实现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换,完成由学生向专业教师转变的缓冲与过渡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活动、学院专业教师教育行为以及学生教育科研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制定并实施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实践教学"导师制实践共同体"、重视专业课程课内实践、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及内容以及重视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提高等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分析“单一导师制”对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影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协同培养模式,用于药学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采用SPSS 18.0软件及“Z比分数法”对采用“单一导师制”和“双导师制”指导的各30名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明确了“双导师制”的内涵、双导师的选择及实施措施、保障、监督机制及实施后的效果.与采用“单一导师制”比较,采用“双导师制”指导的毕业设计在内容方面,即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综合专业知识的运用、实验设计合理性及数据详实性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写作方面,即论证逻辑性与条理性、文理通畅性、文献查阅与引用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答辩方面,即论文介绍流畅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上较“单一导师制”得分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Z比分数法”评价毕业设计总分,采用“单一导师制”,有2名学生的|Z|大于2;采用“双导师制”,所有学生的|Z|均小于2.因此,实施“双导师制”对本科毕业设...  相似文献   

10.
“全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在本科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以促成幼儿教师专业养成、培养反思性幼儿教育实践者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际运行过程尚存局限,如导师制的功能发挥个体差异较明显、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有待调整、课程理念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实践者的主体反思性意识不明确等。基于此,结合H学院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全实践”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提出优化建议,包括完善“导师制”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实践时间比重、建立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工作机制、强化实践主体的反思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的实践智慧是师范生个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及其教育专业情感的合金.师范生实践智慧是可以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施、“双导师制”的落实、舆论的引领等途径生成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入职前实现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换,完成由学生向专业教师转变的缓冲与过渡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教育见习与实习活动、学院专业教师教育行为以及学生教育科研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制定并实施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实践教学"导师制实践共同体"、重视专业课程课内实践、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及内容以及重视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提高等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对学生将来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使学生有效掌握课程理论知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同步实施“导师制”,分组训练学生的“教案编写、试讲、说课”等技能,奠定学生专业技能基础,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迭代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真实性、生长性、反思性等特质。迭代式教学实践重结构,重方法,重迁移。实施迭代式教学响应了国家“双减”政策,契合了学生的“学习”本义,促进了教师的课程理解,此种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策略、手段,更是一种教学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17.
乡村小学教师“双轨并行,四方协同”培养模式是由高校、全科学生、乡村小学和地方政府共同构成的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共同体,通过“四方”协调会、乡村教师的招生、就业、双导师制度等协同育人的机制,明确“四方”人才培养主体协同育人的任务和责任。通过制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与教材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和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实现乡村小学教师的精准培养。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是创新性人才培养链条中最具奠基性的重要环节.提升教师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化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教学是衡量和检验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贯彻“全程性”式实践教学,整合教学实践资源,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等措施,来推进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学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实施一般由教师的教育方案设计及其执行来完成,对教师来说,课程教学实施就是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实施的本质是变革,语文课程教学实施的本质是“机会”变革为“活动”。由言语实践机会转变为言语实践活动,使课程内容由“或然性存在”向“实然性存在”的转变,亦即与语文知识相融通的“言语经验”(内容)的转化(获得)。笔者意在对高职学生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方面,进行~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络教学设计为例,提出“导学与资源双支点,理论学习与案例研究双线并进”的“两双”课程教学模式,并在网络课程的网上教学整体设计中实践、应用、进一步探索、完善。这种模式在解决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必要的理论学习与必须的实践案例研究相互结合的问题,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互动的问题,以及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和发展等问题方面都体现出比较鲜明的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