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各项素质是教育的当务之急。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也提出了很多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思想教条,创新意识差,实践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祖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教育者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进行有力的改革,为祖国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科研活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活动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李岚清同志还指出,必须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内涵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和灵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实现科教兴国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应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超常的理想和志向是推动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属于“学习型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科…  相似文献   

3.
纪春梅 《科教文汇》2007,(10S):13-13
创新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已引起重视,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学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求其能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会计教育理念,实施会计教学创新,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本文拟就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抒一虑之得、一孔之见。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在教师创新教育是发展个体创造潜力的教育。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的教与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便成为一句空话,只有造就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应具有现代观念和职业道…  相似文献   

5.
谭滔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45-24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高学识的人才基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呼唤创新教育,数学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育创新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创新和创新思维,充分了解创新能力所需的必要条件,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的猜想能力和敢于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吴伟 《内江科技》2005,(5):34-34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实施措施及途径和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可见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在紧紧抓住创新人才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 ,是当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又必须依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平台来实现。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在广博知识基础上产生创新的原动力 ,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育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有高校都在探索。本文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国家推出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采取多种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探究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已引起重视,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学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求其能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会计教育理念,实施会计教学创新,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已引起重视,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学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求其能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会计教育理念,实施会计教学创新,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了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强化创造学教育,我们结合多科性大学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如何将创造教育与专业教学一体化,尝试建设多科性大学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本课题的理论模型1、三阶段三层次教学模式本课题提出的创造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模型,可概括为“三阶段三层次”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视野论创新心理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大众科技》2012,(2):177-178,167
现代教育就基础教育而言,需要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心理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服务的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国内外对创新素质培养的论述,对创新素质的内涵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论证,剖析影响和制约创新素质培养的一系列因素,来解释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上,首要的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更要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作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教育,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教师本身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最终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文娟  冯文全  耿磊 《科技广场》2007,(12):144-145
我国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素质教育,而国民素质的最好体现就是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无疑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断推进教育的全面创新。笔者就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9.
张阳漾 《科教文汇》2007,(10S):146-146
积极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邓懿媛 《科技广场》2010,(2):207-208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同时要具有创新精神。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就目前来看,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相对薄弱,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在理工科院校进行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与艺术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