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成语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I卷。成语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为此总结成语误用六忌如下,以便同学们掌握。一、弄清词义,切忌望文生义成语的词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或来历),有些个别语素,更是与现代汉语语义大相径庭。在使用时千万要注意弄清词义,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如:(1)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2)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谁能想象他生前在画坛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银行的一位普通…  相似文献   

2.
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直接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单项选择题有三题,共9分,分别为实词(近义词辨析)的考查,虚词(关联词语等)的考查,成语的使用辨析。2002年高考题量仍是三题,除成语辨析与往年相同外,其它两题的考查有些变动:虚词的考查改为近义虚词的辨析,实词的考查改为词义的正误辨析。这些变化,在复习时尤其要注意。总的来说,要做到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必须了解有关词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词的意义;词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语体色彩又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以及成语的出处、结构、意义等。再则,多做一些相应的习题,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提高我们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成语误用例析江苏摇王云鹏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辨析成语运用正误是中考相对稳定的试题,它尤其考查那些使用频率较高但易出错的成语。成语误用主要有曲解词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几种形式。一、曲解词义望文生义最易曲解成语,有些成语仅从表面理解往往与本义相差甚远。例1摇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2003年北京海淀卷)句中“深居简出”中“简出”被曲解为“简单出门”,而该词的真正意思是“很少出门”。曲解成语的主…  相似文献   

4.
赵仲春 《考试》2004,(1):11-12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它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成语的考查是词语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第4题),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第1、2、3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仅前三题就出现成语24个,2003年前两题就出现了18个。对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一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二靠对成语语境的确切把握。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认识这一点,是对成语使用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高考成语题的考查主要从成语的“多义性”、“三栖性”、“迥异性”、“适应性”、“特殊性”等五性入手。  相似文献   

5.
如果要评选出一个最会“惹是生非”的成语,我以为非“空穴来风”莫属。这不,仅笔者孤陋的视野所及,专门讨论该成语词义规范的文章就有7篇:老丹《小心“空穴来风”》(《咬文嚼字》1995年第5期),时鹏寿《“空穴来风”,要说爱你不容易》(《阅读与写作》1997年第7期),吴勇前《不要误解“空穴来风”》(《语文月刊》  相似文献   

6.
曹保顺 《高中生》2013,(10):6-7
高考对句式的要求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从2013年高考来看,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句式选用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通常与选择性连贯题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全国新课标卷一第15题、广东卷第4题、北京卷第4题等;有的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选用不同句式的效果,如湖北卷第21题。  相似文献   

7.
高考成语运用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往往针对成语误用频率较高的情形,设置成语实际义辨别不准、误用褒贬、用错对象、词义轻重不分、与语境义重复或矛盾等五大陷阱来干扰考生答题。  相似文献   

8.
就近三年的高考情况而言,几道与词汇相关的题目得分均不很理想。1999年第1(字形)、第2(虚词)、第4(成语)题的得分率分别为35%、19%、38%,为前十题得分率的末三位。2000年成语题的得分率为57%,在前十题中倒数第五。2001年江苏考生第2(字形)、第4题(成语)的得分率分别为35.67%和59.33%,为前十题倒数第三、第六。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词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词义完全不同,有的词义有同有异。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词古义,通过对成语中古今异义词的差别情况及形成途径的论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以期对古汉语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试题年年都有对汉字字形的考查(一般是第2题,占3分)。它要求考生能“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见《考试说明》),能辨识词语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同时,又注重对成语、俗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别字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先请大家来看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2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11.
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能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为D级。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是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句子或语段),辨析并选用恰当的词语,或判别某些词语使用得是否正确。解答词语运用题,必须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弄清词义,切忌望文生义成语的词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或来历),有些个别语素,更是与现代汉语语义大相径庭。在使用时千万要注意弄清词义,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如:(1)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2)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谁能想象他生前在画坛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银行  相似文献   

13.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的涉及一个人物,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围绕后者设计的相关人物配伍题(或填空题),有时有一定的难度。请看下面的试题——“如坐春风”等四个成语与历史人物有关系,下列各项标出了相应  相似文献   

14.
一、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  相似文献   

15.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8题为语文知识及运用题,分值虽然只有21分,但是涉及到读音、字形的识记,标点符号、成语、词语、病句、虚词、句序的辨析和使用,考查内容相当广泛,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参照《考试说明》和’96高考第Ⅰ卷单项选择1——8题,不难发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保持了命题的相对稳定性。这八道题中头两题辨识加点字的读音、错别字,跟’96一样,分值各题2分,同属识记能力层级A;甚至两份试卷的第1题每个选项都是三个词语(前两个为双音词,后一个为四字成语)。第4题、第5题考查使用成语的辨析和选用词语的辨析,  相似文献   

16.
成语对照法     
文言文教学的成语对照法,是指用文言成语来印证文言词义或语法特点。它将记忆、思考和运用紧密结合,体现温故知新原则,是解决教与学、学与用关系的有效手段。对照形式举隅 1、指出成语语素(即文句中要解释的)的意义。如: ①楚楚可怜 (可怜体无比) (可爱) ②适得其反 (从下观之,适与地平) (恰巧) 2、用文句中的词造成语(词义不变)。如: ①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②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临其境) 3、写出与文句中加点词语有相同词法(或句法)特点的成语。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图穷匕见。见,同“现”,通假字) ②朝服衣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两个名词连用,若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一个名词用如动词) ③子墨衰(?)(礼贤下士。名词带  相似文献   

17.
成语自1992年起单独设题,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成语辨析要看以下十点。一、看词义,成语的意义要整体理解,而不能将语素的意义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18.
蒋亚东 《语文知识》2000,(11):40-44
成语当中,有的古今词义不同,有的感情色彩难辨,有的包含典故,有的具有比喻意义,我们在理解和运用成语时,如果不懂古今词义的差异,不知典故出处,不辨感情色彩,不明比喻意义,就容易被它们的假象迷惑,望文生义,发生错误。下面将一些容易被误解和误  相似文献   

19.
用导数容易证得定理1lnx≤x-1(x>0)(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2页的习题第1题的第(3)小题"证明不等式:ex>1+x(x≠0)"的结论与该不等式是等价的.笔者认为,该不等式因其形式简  相似文献   

20.
一、“量”的考查。这类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提供一个情境,考查学生成语的积累。例1 按成语接龙的形式,另写出三个成语。石破天惊:__________ _____ (2003年湖北荆门题) 解说:这是一道考查成语积累的好题,以“惊”字开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