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现状,对41家图书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保护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深化:部分图书馆对民国时期文献馆藏数量、破损情况缺乏全面认识,普查工作需继续深入;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需制定更详备的使用限制措施及载录格式转换计划,提高民国时期文献存藏环境控制手段的专业程度,“防”“治”结合保护文献;需优化民国时期文献保护技术手段、加强修复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个层面,对该馆在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码扫描和数据库建设等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使民国文献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民国文献的存放与普查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国各级民国文献收藏单位应明确民国文献的分类、著录和定级问题,建立全国民国文献普查平台,关注民国文献的书库、装具、分类标签等保护细节,重视民国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馆藏。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文献正面临脆化、霉烂等灾难性的保存危机,文献抢救保护任务迫在眉睫。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民国时期地方文献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8年6月,"回眸与展望: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继2016年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再次举行。会议围绕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原生性保护工作、文献整理与出版、专题文献收集研究、国内外收藏机构馆藏、数据库建设等几个方面综述其整理与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印出版与数字化开发并重、数字人文技术助力深度开发、馆际合作和互助共赢形成共识是今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目前仍需在原生性保护技术、海外存藏普查范围、外文文献研究力度,以及学者和存藏机构合作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6.
谢雷 《图书馆建设》2012,(8):13-14,17
民国文献可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和民国报纸等形式。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中性纸装订民国期刊,采用绝氧杀虫保护套装封装民国报纸,通过环境温湿度控制保护民国图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民国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图书馆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开发民国文献的替代品、编制索引,加快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立健全阅览制度,改良保存环境和装具,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民国时期文献记录着我国38年特殊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荣辱兴衰,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定范围内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了调查、整理、出版、缩微和数字化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从整体看,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仍面临严峻形势。为此,2011年,国家图书馆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旨在联合国内外文献存藏单位,通过文献普查、征集、整理出版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有效地抢救与保护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地方文献现在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馆藏,经历百年,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永续利用”,是每个图书馆面临的问题.论文结合南通图书馆的经验,从修改古籍标准、编制联合目录、引入“寄存”制度、进行数字化复制等方面探讨民国地方文献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有措施.  相似文献   

9.
尹泽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0):56-65
民国时期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保存者以及见证者,有责任保护、整理和开发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黑龙江省图书馆从自身职能出发,对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有益尝试,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参与文化部启动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对省内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珍贵文献进行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建设》2006,(4):112-112
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06文献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于2006年5月9-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研究单位的70位修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3篇。这是继中山大学图书馆2004年12月成功主办“中美文献保护与修复高级研讨班”后,又一次主办全国性的文献保护与修复学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6):104-112
自1915年清华开始出现推荐购买文献的活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以教授决策购买为主体的推荐文献购置制度在清华运行了三十四年。通过对民国书刊文献、校史档案及清华图书馆藏购置文档的深入整理与研究,分析了民国时期清华文献购置工作的运行状况、机制和运转成效,阐述了对现今图书馆采购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很好地研究民国时期的警政历史,提高此时期的整体研究水平,文章对国家图书馆等多个图书馆开展了入馆文献调查,同时对国家图书馆网站的民国时期文献联合书目、CADAL等民国专题数据库和多家图书馆在线书目进行检索,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警政图书出版和收藏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民国时期警政图书从版本、作者、内容、时间等角度展开分析,以期对民国时期警政制度变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就四川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数字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杨慧 《山西档案》2012,(4):84-87
民国时期,戏曲文献多为中日曲学研究者或是对戏曲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所藏,藏曲目的亦在曲学研究。此一时期戏曲文献的收藏,一方面为文献保护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藏曲者通过对所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逐步确立了现代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藏曲中的新文献成为曲学研究中的新材料,推动着曲学研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中大图 《图书馆论坛》2006,26(4):287-287
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06文献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于2006年5月9—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研究单位的7啦修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3篇。  相似文献   

17.
论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及其藏用的意义、文献化的项目和办法以及文献化后文献的保存和利用问题,分析了保护单位、图书馆等机构所承担的责任,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传承,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的出版、存藏与利用情况,认为西部地区图书馆在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中,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和利用,采用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以阅读推广、珍贵文献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为平台,加大对少数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提高认知率,使图书馆成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并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革命文献对于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革命文献兼具民国文献和革命文献的特征,在保护与推广工作中具有特殊性。文章从版本价值视角出发,辨析民国时期革命文献的概念、特征和版本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分级、分类、标准、保护及推广模式,提出了民国时期革命文献保护与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文献资源保护是新时代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任务,现阶段实体文献保护工作已取得深入进展,围绕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分别展开深入研究与实验性实践。面对馆藏差异,应根据文献实际保护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从文献破损情况、文献版本、馆藏稀有度三种形式出发,按照“普遍”到“特殊”的原则给予文献分类保护,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为最终构建合理完整的民国文献保护体系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