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触摸操作体验越发被人们所重视。屏幕已不仅仅是信息窗口,更是人机交互的体验平台,触控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北航对移动服务的目标用户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调查显示:读者对图书馆信息需求最为迫切的是借阅提醒、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续借、图书馆服务公告等。有70%以上的读者希望移动图书馆能够提供电子书在线阅读和文献检索阅读服务。可见,移动图书馆需要通过短信服务、WAP网页服务与移动客户端相结合,努力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更加完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包括沃尔玛和塔吉特百货在内的二十多家零售商在联合开发一款移动支付系统,挑战Google和大型手机厂商的类似产品。此举是失意的零售商为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占得上风而采取的一项努力。零售商将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挑战银行、信用卡网络、电信公司和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的目标是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提高支付过程方便性和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浅析移动互联时代微动漫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4G网络的普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涌现,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并持续深层次地重塑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对于微动漫而言,它的制作及传播逐步进入"移动"时代,更加人性化、碎片化的时代,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微动漫受众心理需求特点剖析,为动漫企业创作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微动漫产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实 《中国培训》2007,(10):11-12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容和意义"体验式"教学是指授课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人们体验或者对过去进行再体验,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而的体验,使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它被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移动学习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不在固定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下所发生的任何类型的学习,或者是学习者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优势所带来的学习.移动学习日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当前国内学者对于移动学习的相关实证研究还很少.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体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质性访谈法,较全面地了解受访者在体验前后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倾向的移动学习实施方式及其应用情境,需要的移动学习内容类型、片段持续时间以及课程的媒体形式、制约大学生实施移动学习的因素等内容.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为:大学生对移动学习非常认可,而且有很强的移动学习需求;"在线更新、离线学习"是当前的主体实施方式,并必将走向网络化;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境是随地、随需、随时的;查询、学习和练习是移动学习系统的核心功能需求;移动学习课程宜短小精悍、丰富多彩;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是制约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两大主要因素.本研究对移动学习系统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移动学习的推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创意,无处不在;创意,带给我们别样有趣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来看几个创意十足的发明,体验一下超爽的头脑风暴吧!1用热咖啡或者冰可乐给手机充电出门在外,手机没电了怎么办?你肯定会说用移动电源,这多没创意,要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多动动脑筋才对!其实,手边有一杯热咖啡或者冰可乐就能充电。哈哈,这个小发明就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形成了更具特色和现代化理念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伴随移动通讯网络逐渐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应用,移动设备便发挥了强大的应用效用,比如手机、平板以及各种小型移动学习设备,都是具备了链接移动通讯网络的移动终端,而给人们带来网络体验和不同形式的软件体验。基于此,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快速发展,立足于微信这一应用程度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移动通讯软件,来思考微信对现代大学生在移动英语学习中发挥的推动作用,以及微信软件作为大学生移动学习方式的工具其存在的可行性。同时,从微信作为移动学习平台的视角来进一步思考其移动英语学习模式,并提出具体的移动学习策略,旨在促进现代大学生能够更为科学地利用微信来进行移动英语的学习,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总体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一种常见手段。但以学习为目的的移动阅读常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用户体验,学习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认知负荷。高认知负荷不但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根据从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为移动阅读资源设计了一种层次信息模型,并就层次信息模型的可用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统广播止于一篇报道、一个专题或者一档节目的播发,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播发的这一刻才是广播价值再造的起点。本文研究指出移动互联网传播和使用的三个主要特点,即基于社交网络的裂变式传播、移动终端成为人体的一部分、用户对互联网产品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在此基础上指出广播可通过制造裂变话题和活动、增加移动终端产品用户体验使之平台化、避免在终端推送同质化内容以体现用户个性需求等做法,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实现广播产品价值再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完全信息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燕  刘阳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55-57,75
分析了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且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信息对称并完全的条件下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通过对非协调情形下与协调情形下供应商、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比较,分析了供应链协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日前支付宝发布的统计显示,2015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高达65%,这意味着移动支付正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形态。因此在这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了高效、快速的抢占新增客户市场,提升用户在移动端的体验刻不容缓。而在银行、保险、证券、移动支付等众多领域都有出色表现的厦门云脉,顺应时代的需求,推出全新的OCR服务模式,开放云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元认知,Flavell(弗拉维尔)曾简练地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从此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元认知是一种高于普通意义上认知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反映、监控和调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指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者情感体验;而元认知监控则是主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地进行监控、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元认知监控通常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监控和调节。  相似文献   

14.
以顾客体验为切入点,选取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作为移动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认知体验划分为感官体验、可用性、功能性、内容设计四个维度,编制单选和5级李克特量表,并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体验对移动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感官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属于递进关系,其中,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分别对移动学习兴趣产生间接和直接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优化移动学习软件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传递学习信息成为可能。微型学习在继移动学习之后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又一研究热点。微型学习是在短时间内利用媒体学习“片段化”的知识或者知识块。其学习内容可以是课程的一部分,它的学习过程是伴随式的、嵌入式的活动,学习者通过案例、任务或者练...  相似文献   

16.
数字与声音     
"2020年我们将有10亿或者更多的用户,而且大多是移动设备的用户。未来,用户将更多地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来进行沟通、交易等,对企业而言机会很多,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大。大多数用户希望移动访问的速度能与互联网访问速度相同,而目前最顶尖的移动互联网站的开启速度也要比互联网访问慢3倍,网络服务企业极有可能因此失去用户;而且另外一个问题是移动设备种类繁多,每一个设备能否高性能承载这样的需求也是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地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具有携带方便、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移动性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移动终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成为了可能,它们的出现使得课堂教学必然由传统转向现代。笔者立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依托新课标,探讨了移动终端辅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条都是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两零售商Cournot竞争情境下批量和信息共享联合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两供应链都不共享信息、仅有一条供应链共享信息、两条供应链都共享信息的三种供应链竞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线性价格合同下,信息共享对批量期望没有影响,但是对供应链价值具有负效应.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不仅损害该条供应链零售商的收益和整体收益,而且增加其竞争供应链的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19.
二级供应链中的合作博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级供应链中,常见的情况是生产商和零售商均想通过增加广告投入来提升各自的销量,而且为了提升销量两者都愿意向客户提供折扣.虽然生产商与零售商可以利用Nash平衡理论,通过博弈在竞争模式下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竞争方案对供应链中的企业而言并非是一个最佳方案。本文在竞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商与零售商的合作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生产商和零售商采用了合作广告和价格折扣两种策略,通过合作使整个供应链中的利润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0.
非对称信息下零售商成本扰动时供应链协调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市场需求为线性需求,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当零售商成本信息为非对称信息时,研究2种情形的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协调机制:正常情形下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协调机制和零售商成本发生扰动情形下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表明,当零售商成本扰动小于一个阈值时,供应链系统利用原生产计划可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说明原有的协调机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当零售商成本扰动大于一个阈值时,要对原来的计划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零售商成本扰动对订单数量、零售价格、批发价格以及供应链成员和系统期望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