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起弥勒,你也许觉得那里的“温泉很棒”、“由鸡米线很好吃”、“弥勒大佛很壮观”……其实,弥勒好吃好玩的东西远不止这些。你听过大三弦和着竹笛欢快的音乐么?你见过身上绘着与火有关奇异图案的男子跳的祭火的舞蹈么?你体味过伴着祝酒歌进食的彝家八大碗么?你参加过彝族人的狂欢节——阿细跳月节么?  相似文献   

2.
早婚与晚婚     
心血来潮想学古筝。星期天,沿街“扫荡”琴行,给自己找个好老师。“谁学啊?你自己吗?”接待小姐问。“呵,小孩。”舌头在嘴里拐了个弯,实在不好意思装作大器晚成之人。“是吗?”小姐眼里分明满是疑问,你,有那么大的小孩?早婚?后妈?第一间琴行如是,第二间琴行如是,第三间仍如是。进进出出间,我走了一上午的腿反而越发轻快。  相似文献   

3.
佚名 《出版参考》2011,(2):10-11
“你见过我这样没房没车,不敢生病,老了也不靠谱的中产么?”  相似文献   

4.
他一时恼火,对招聘小姐大发雷霆:“我堂堂一个英国的留学生居然不要,真是瞎了眼!”招聘小姐说:“我们要的是有能力有经验的人,而你没有销售经验。”  相似文献   

5.
“异性的吧?” 9月30日,也就是“十一”长假的前一天晚上,戴晓蕊跟几个朋友在咖啡馆坐到11点半,12点,敲开家里的门。母亲来开门的速度很快,且没有像往常一样嘟囔她为什么不带钥匙。“张骥呢?张骥回来了吗?”戴晓蕊一边脱鞋一边问。母亲马上凑上来,神秘兮兮地说:“他呀,他去找小姐按摩去啦!刚走。”“什么找小姐呀,妈你别乱说。”“大半夜闹个女的摸来摸去,有什么好啊!你太相信他啦,傻闺女,我看张骥早晚要学坏!”对母亲的危言,戴晓蕊置之一笑。她打发母亲睡去,然后坐下来边看电视边等张骥回来。  相似文献   

6.
说来你许会咋舌:我的头一篇就获了奖!不信?听我道来──自这以前,咱也做过许多“无用功”:写稿不少,投出去也不少,却都泥牛入海,没有回声。我在寻觅着契机。199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当时在总参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当报道员的我,请假到一家地方理发店理发。3D上下年龄的女理发师边理边问我:“你是哪个部队的?”我答:“炮院的”。她又问:“你们有个姓马的大校么?高个儿,东北D音,蛮有风度的。”我略作思索,那肯定是我们政治部马副主任!我反问:“您认识他?”,“他这个人爱管闲事儿。上个礼拜天,当时没顾客,我们几个理发…  相似文献   

7.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8,(6):7
“粉丝”阅读只是时尚秀;作家电影:还要继续“高兴”下去么?小说分季疑似炒作噱头;且慢喝彩:官员写书出书还需冷静  相似文献   

8.
百姓出现医疗急救情况知道拨打120或999,有了火警知道拨打119,出现盗窃情况知道拨打110,可是您知道马路的井盖丢了打什么电话么?看到有些地方输水管道坏了打什么电话?早市的小商贩清晨叫醒了你的好梦你知道如何处理么?8月18日,北京城市管执法局指挥中心的落成给这些投诉找到了婆家,“96310”可以解决您遇到的所有城管问题。  相似文献   

9.
股神     
我的父亲母亲最近不大恩爱。先是股市全盘飘红,咱爹套了五年的股票终于有出头的日子了,走路腿都打飘地去了交易所,送股加涨的赚了着实不少。一回来就朝我妈嚷嚷:“你看你看,这不是赚了么?妇道人家,懂什么!”  相似文献   

10.
聪明的人类     
男人:“我的天,你身上怎么全是血?我给你包扎一下。” 狮子:“没事儿,过一会儿就干了。”男人:“谁把你打成这个样子?是不是违法狩猎者?”  相似文献   

11.
趣味驿站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12.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9):28-29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13.
林曲 《中国记者》2022,(9):58-62
<正>一名学生问我:“老师,请问你有没有写作国际时事评论的经验?如果有的话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么?我想评论这段时间的巴以冲突,但苦于自己笔力不足最终作罢了,很希望能得到老师在这类评论写作上的指导。”我是这样回答的:“国际评论需要信息和专业门槛,需要那种‘在地’的知识和信息。评论巴以冲突或俄乌局势,如果缺乏生活和知识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8,(2):54-54
曾有人问一位老人:“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说:“我会的,因为医生要吃饭。”又问:“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又说:“我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了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15.
在冬天的一个飘着雪花的早晨,罗伯特·勃朗宁写了一封信:“亲爱的芭蕾特小姐,你那些诗篇真叫我喜爱极了。……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  相似文献   

16.
李下 《中国编辑》2007,(2):89-90
编辑是干什么的?听有的人说,编辑就是“拉稿子的”。这话按说也没大错,作者的稿子,可不就是编辑们又是打电话,又是登门拜访,从人家那里“拉”来的么!如果你仅是十分崇拜作者,害怕得罪作者,一字不易地把该作者的稿子发表出来,你确实也就是个“拉稿子的”。  相似文献   

17.
薛宝海 《视听界》2010,(1):77-79
前一段时间,“女鲁豫男马斌”成了网上话题人物。马斌成焦点很正常,凡是跟绯闻艳闻沾边的公众人物一定会成焦点,而鲁豫成焦点,居然是质疑她的主持能力,据说鲁豫有望得到2009年的“金乌鸦奖”。有网友指责鲁豫“不会主持不会提问,交流幼稚,接近脑残”,例子比比皆是,如总问“你小时候数学成绩好不好,你爸爸打过你么”等等。那么鲁豫的主持能力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8.
类别:写作态度编号──坚持“两确”陕西《当代青年》杂志社的编辑曾问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有人讲,传记文学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您是怎样认为的?”叶永烈回答说:《三国演义》也许是七真三假,但我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是100%的真实。我写文章坚持“两确”:史实准确,立论准确。事实是最高的法庭。历史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比如我写《江音传》时,遇到她的生辰问题。她讲1914年出生,但许多人认为是1912年。我查阅许多报纸,发现1935年上海一家报纸刊登一篇《蓝革访问记入其中采访者问“篮小姐,你芳龄几何?”蓝苹答道:“本来…  相似文献   

19.
遇见星探     
十年前,在我中学的校园里,女生们对星探这个职业有着近乎神化的描述:乔装便衣,看上去跟平常人没两样,眼睛却像摄像机一般录下了路人的样子。如果被星探相中,他就会把墨镜一戴,走到你的面前,很有礼貌地递给你一张名片,上面有唱片公司或是电影公司的大名,有地址,星探会用墨镜都掩饰不了的火眼金睛注视着你,对你说:“请问,小姐,愿不愿意来我们公司做个试镜?”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月9日上午,五一路邮局像平常一样工作着,一位中年男子带着3个包裹大步流星地走进五一路邮局,对值班小姐说:“请寄挂号。”值班员目光扫过包裹收件人名字,突然触电般地站起来,问道:“你要寄给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中年人笑着说“没错。”值班员好奇的问:“那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