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昆 《科技文萃》2000,(7):138-139
21世纪显微外科将会全面发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实验外科、胎儿外科(特别是异体移植)并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必将改造整个医学.显微外科将是21世纪医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显微外科技能培训是培养医学生掌握显微外科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门基础训练课程,是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质量的显微外科技能培训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阶梯式循序渐进的显微外科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胸大肌肌皮瓣是临床上用于修复颌面部、颈肩部组织缺损以及上臂骨骼肌功能重建常用的组织瓣.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胸大肌肌皮瓣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的角度出发,对胸大肌肌皮瓣在显微外科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小鼠显微外科血管插管手术模型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实验研究模型,与体外细胞实验相比,更接近人体的实际状况。但在动物模型制作与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验动物的福利伦理,决不可因为动物实验的不可替代性而忽视动物的福利伦理。该文就制作与使用该模型实验过程中,如何使小鼠享有充分的福利伦理关怀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促进动物实验福利伦理的改善,以便更好地推动小鼠血管插管显微外科手术模型在生物医学中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创刊至今已20个春秋,回顾办刊的历程,虽历尽艰辛,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无论是刊载论文的水平,还是编辑质量;无论是创造的社会效益,还是带来的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连续多次获得多项奖励.这些年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不仅从多层次上反映了我国显微外科的学术水平,而且反映了当代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趋势,更为提高我国显微外科的技术水平和成为国际间显微外科学术交流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质量是杂志的生命,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了迎合现代医学的新特点和时代对期刊的要求,今后要加强几方面的工作:①重视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的互相结合;②加强显微外科学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联系、合作,开展专题讨论和学术交流;③加强信息工作和国际交流,使杂志走向世界;④发现、培养和鼓励新人,这是关系到显微外科专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大事;⑤进一步充实编委会,发挥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⑥提倡学术民主,进一步加强编者、作者和读者的联系等.相信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把《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办得更好,使杂志继续为促进我国显微外科的发展与进步而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6.
基础实验层次、初步设计实验层次,综合实验层次是电磁学实验的三个层次,通过教学,使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自信心增强,起到了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物理实验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大多数院校将物理实验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文章对四个层次的实验如何认识,如何安排,如何衔接才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验教学改革稳步健康地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贯穿于整个海洋科学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山大学探索构建分层次、多学科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在基础实验层次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原则,打通专业界限,在专业实验层次力求创新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综合实验/实践层面让学生全方位体验和掌握基本技能,取得了初步效果,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并为探索培养创新型海洋科学人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谭军 《考试周刊》2011,(13):240-240
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显微外科技术的基础,其基本操作的训练与提高有助于尽早掌握这门显微外科必备技能。在训练中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小血管吻合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并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吻合方法。总之,临床医生或医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显微外科医生,必须经过小血管吻合技术的专业操作训练。  相似文献   

10.
从物理实验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大多数院校将物理实验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文章对四个层次的实验如何认识,如何安排,如何衔接才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验教学改革稳步健康地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留学生的高等教育也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围绕设置临床技能操作培训课程,完善相关教材、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带教教师培训,优化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健全临床技能考核制度,提高培训课的教学质量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以加强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探讨,从而有效地保证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医学留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临床模拟实训中心的建立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多种因素使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受到限制。该文探讨了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意义,介绍了临床模拟实训中心的建设和应用,以及临床实训主要内容,评价了应用医学模拟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一个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都仿照医院病区,集多媒体教学、示教、实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室,有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实训教学与临床工作无缝对接;通过开放实训室还可以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4.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创建分子医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新体系: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学科整合、科研探索和联系临床等方式,建立以主体实验、前沿技术讲座和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机械操作为主的单一方式,建立以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为主体,辅以多层面的教学手段为支撑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及时地联系医学实践联系。这些措施实施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其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开展外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医学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改善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培训活动中。PBL教学法开展的核心因素是问题的选取和设定,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难易适中且探索性较强,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PBL教学法开展流程,确保住院医师能在规范化培训中不断提升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内分泌科实习岗前培训中效果,寻找一种更有效的临床医学生岗前培训的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和实习效果。方法:选我院临床医学系本科2012年至2013年至内分泌科进行实习前岗前培训的学生共450人为研究对象,确定其中50人作为学生标准化病人,其余4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人。其中研究组采用SSP模式进行岗前培训与考核,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通过对岗前培训学生标准化病人开展内分泌科临床教学进行分析与总结,将其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岗前培训与考核。结果:无论是SSP还是教师评分都显示:实验组的系统问诊、全身查体、病情诊断、病例分析、医患沟通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得分更高(P<0.05),而在病例书写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基于SSP的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内分泌科岗前培训学生的临床问诊、体检、病情诊断分析等临床基本技能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岗前培训的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7所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状况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普遍重视多渠道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尤其认同教学技能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普遍关注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培训组织形式多样,培训内容丰富,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新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方面起到了有效的引领作用。同时,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机构和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培训时间短,培训覆盖面小,培训效果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普遍存在着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独立化,专业技能训练模糊化,综合模拟训练形式化的问题。提升小学教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技能水平,探索“连环递进”实践教学模式,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模拟训练相统一的循序渐进式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切实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从教信心。  相似文献   

19.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理念的落后、实训教学形式及实训考核方法的单一、与临床新知识的脱节是目前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实训硬件设施的投入,对教学理念及教学形式进行更新,并就实训方法和实训考核进行重大改革,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The reflecting team is a method developed by constructivist family therapist that has been used in clinical and clinical training settings as powerful and effective form of providing feedback.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using a reflecting team in an academic context as a way of enhancing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for social work 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using a reflecting team as part of social work skills training course are described. The reactions of the students to the method, based on their responses to a subjective quesionnaire, were largely favourable suggesting that the reflecting team could be used successfully as one appraoch to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The perceived strengths and weakness of the approach and suggestions by the students for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flecting team in the classroom setting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