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运动损伤的发生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损伤后的康复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回归赛场的关键。在以往的康复中,以强调身体康复为主,而研究发现心理康复在损伤的康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从介绍运动员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反应入手,着重阐述了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策略,以期为帮助运动员恢复训练与比赛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娅 《体育学刊》2004,11(2):57-60
对竞技项目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将产生巨大生理及心理的挑战。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了运动损伤对高水平运动员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方面的影响,并且对于运动员的情感冲击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目前的研究中通过回顾相关运动损伤心理反应的一系列文献,力求挖掘并总结更系统的运动损伤在心理方面所受到的干扰及影响。通过这一总结又将引出更多的可探讨的问题以供将来在损伤后心理过程和整个恢复方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所能考虑到的因素有效运用到现实的策略中,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恢复和参与今后的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3.
吴斌 《体育世界》2012,(6):111-1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射击运动项目特征及运动损伤原因入手,揭示射击运动员运动损伤机制;探讨心理干预在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中的渗透和应用;并提出基于心理学条件下的射击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护体系的建构,以期对射击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散打运动训练中常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获得和提高,还使许多优秀散打运动员由于损伤不得不早早退出了散打竞技舞台,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窒碍了我国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引起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恢复手段与方法,旨在为散打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损伤是运动员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教练员面对的一种特殊困难。因此,需要教练员进行更精心的管理,我们必须认识到运动损伤对运动员和整个运动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从心理恢复角度指导运动员处理运动损伤,帮助运动  相似文献   

6.
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及对心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优秀运动队7个项目84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发现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集体项目运动员的慢性(陈旧性)损伤比个人项目运动员的比例高.损伤产生的原因以身体疲劳为第一位,个人项目以运动技术不规范为主,集体项目则以准备活动不足和技术动作不规范为主.同时还发现,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产生心理影响,怕运动成绩下降,怕教练员和队友的埋怨,怕亲人担心,不敢做高难度动作,厌烦训练.建议,重视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新的技术动作应放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进行,训练课的后半部分应减小运动负荷,可进行耐力性训练.个人项目应注意专项技术训练,加强技术巩固,及时尽早建立动力定型.集体项目还应注意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当运动员出现运动性损伤时,应积极治疗,轻伤做到边练边治,练治结合,中等损伤以治为主,达到痊愈后再训练.同时注意运动员心理干预,减小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在治疗伤病期间可采用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巩固运动技术,尽早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运动损伤心理角度出发,对排球运动员损伤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教练员能够正确对待运动员的伤病,关注其心理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受伤运动员进行康复及康复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8.
何林 《新体育》2024,(2):91-94
运动损伤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心理、训练、竞技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他们提前结束职业生涯。传统的运动损伤康复方式主要侧重于生理过程,而将心理和社会过程与生物性疾病分隔开,很少从多个方面对运动员的健康进行考虑,尤其是在心理康复方面,往往被低估和忽视。为了帮助受伤运动员更好地预防、管理和康复运动损伤,本研究对运动康复的综合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主流的理论模型——综合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为研究运动损伤康复的多维因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表明运动损伤康复不仅仅是生理功能的恢复,更关乎心理和社会的康复。这两种模型自提出以来已有20多年,对于现在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方面它们还存在不足,尚未明确解释生物、心理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未来有必要将这两个模型整合,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并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它们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核心机制和路径,以更好地支持实践。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在运动员的损伤康复过程中用心理综合问卷测量疼痛等级、与康复锻炼活动的关系。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 034名田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手术后疼痛的波动情况,讨论了疼痛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有关的个人及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针对运动损伤康复时间对运动员损伤疼痛的影响、所从事的康复活动对运动员损伤疼痛的影响、个人特征对运动损伤疼痛的影响及其运动员个人特征、每日活动及疼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分层线性模型在分析运动员损伤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疼痛预测因子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康复专家更科学地指导运动员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运动损伤与心理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时运动损伤和恢复的情况,提出损伤后的心理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着重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预后效果等,以为实现我国男子网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高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延长运动寿命,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划艇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分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皮划艇运动员运动损伤在一年内经常发生,其中腰部和肩部由于是皮划艇运动的常用发力部位,所以是损伤发生的主要集中部位,春季和冬季由于人体的粘滞性高,所以出现损伤的季节主要是春季和冬季,而对于损伤原因的探究发现损伤主要是由身体疲劳所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访谈法和临床检查法对国家青少年武术队12人(男6女6)进行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损伤部位主要分布在膝、踝、肩等大关节,腰部和大腿股二头肌肌群等部位。损伤类型以关节损伤和肌肉拉伤的比重较大,主要为慢性损伤。损伤原因主要与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务监督、训练安排、运动负荷及身体状况有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省6所大学73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周期进行了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和赛前封闭训练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期,发病率列前3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腰肌劳损、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因素。指出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篮球运动员选材的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出发,利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篮球运动的选材进行研究和综述,并与运动竞赛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现有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的选材指标不能充分体现篮球项目的特点;运动生理学指标中,肌纤维组成、血乳酸、心功指数、发育程度的分型、尿肌酐更能代表篮球运动的特点;运动心理学的选材指标中,认知焦虑、运动智力、意志力、敢为性指标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6.
柔道是一项身体直接对抗的运动项目,常常在训练中发生软组织损伤。文章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恢复性练习,旨在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juries are common among athletes, and are sometimes so severe that they affect an athlete's career in sport. As studies on sport career termination are few, we conducted a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njuries as a reason for ending a sport career. 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574 male and female top-level cross-country skiers, swimmers, long-distance runners and soccer players who responded to a retrospective postal questionnaire in 2006. Twenty-seven athletes (4.9%, 27/548) reported ending their sport career because of injury. A follow-up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by telephone in 2007 (n=20 volunteered to be interviewed) to confirm sport career termin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is. Fifteen of the interviewed athletes terminated and five continued their sport on the same level as earlier. Female athletes (12/15) terminated their sport career more frequently than male athletes (3/15). Athletes who reported terminating their sport career because of injury were on average two and a half years older (24.1 years vs. 21.6 years, P=0.006) than athletes who continued the sport. All the swimmers (n=5) who were interviewed terminated their career because of a shoulder injury. All the soccer players who ended their career (n=4) were female and had a severe knee injury, such a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Most of the athletes who terminated their sport career (70.4%, 19/27) reported that the injury caused them mild or moderate permanent disability. We found that sports injur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erminating a career in sport, and in some sports events injuries may commonly be the main reason for sport career termination. Injury prevention and adequat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injuries are thus essential to avoid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severe sport injuries.  相似文献   

18.
当今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战胜水平日趋完善和接近,心理素质在运动竞赛中显得尤为重要,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运动竞赛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对比赛的成败尤为重要。文章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变化特点,找出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案,为今后提出训练和控制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徐明  张以鸿 《体育科研》2002,23(4):19-19,22
对全国 6个省市的 46名从事专业蹦床运动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调查 ,并对从事专业蹦床运动训练以来发生的伤病作了统计。结果表明 :慢性损伤病例中 ,以蹦床内损伤为主 ,腰部 ,膝关节和和踝部比例最高。急性损伤病例中 ,蹦床内损伤明显多于蹦床外损伤 ,其中以颈部和膝关节损伤比例最高。急性损伤病例中 ,蹦床外损伤也占有一定比例 ,其中以腕关节和踝部损伤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