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一、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建立在对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之上,这一国际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宗旨;着眼于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课程;将实践与反思置于课程计划的核心位置。二、国际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块化趋势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的整个课程  相似文献   

2.
戴伟芬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76-80,69
在教师教育标准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下,受到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课堂评价的影响,美国推进了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能训练的标准,从教师观、教学观、教学知识基础观和评价观上提出了新的标准,以期把教师培养成为一位专业的智力工作者,形成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让教师掌握多向度的、综合性的教学知识,注重教学整体质量的评价,促使高素质教师发展。这一改革构建了教学专业化的复杂性的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从技能训练走向综合发展、对个体和个体知识关怀的实践取向的全人发展观趋势,为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教师教育课程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可以从明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设置实践取向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教师的参与、体验与反思,课程评价以教师实践能力发展为中心,与中小学建立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积极推进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高职高专课程改革是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山西省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具有如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实践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行“双证书”制度;注重整体优化,在内容上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化,在结构上注重模块化,在类型上注重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相似文献   

6.
综合课程的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综合理科课程可以概念体系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环境为中心和以探究过程为中心而构建。在高中阶段开展综合理科课程宜采用如下策略:开展岗位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理科教学能力;高师教育课改协同,设置综合理科(科学教育)专业;纳入校本课程建设,设立综合理科课程研究小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寻求课程本土化、多元化;改革教学评价制度,确立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考察,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生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需加强、"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尚显薄弱、"持续改进"的教师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尚未实现等诸多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专业认证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师范生为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从而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师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教师专业化浪潮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研究者们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讨论中的焦点问题作为基本维度,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做出概括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于"人本主义"的高职课程改革,应指向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职教能力培养的角度关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从注重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策略,把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扫描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启动为改进小学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评价,突破新课程改革的颈,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近日启动。该项目由教育部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北师大“认知科学与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针对当前小学在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上过多注重分数,忽视生的全面发展,忽略教师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健全人格的培等现状,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的组织单位近年来一直力于教育评价领域的探索,已经编辑出版了介绍国外相关理和实践的“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译丛”等。小学教育评价改促进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和开展评价…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持续的改革,从最初的入职教师能力框架到首次建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再到大体形成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并经过多次修订于2010年颁发了完整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从而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最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其更加明确具体的标准结构和内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评价方式、从以过程为导向转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认证要求,体现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更加开放灵活的发展理念,反映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教师教育已是国际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自从1998年我国与非洲建交以来,南非教师教育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南非教师教育历史发展、制度建设、政策变革、课程改革、培养路径、信息化发展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非教师教育研究加以梳理和分析,以期揭示国内南非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及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把握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动向,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高师院校亟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内蒙古师范大学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策略是:强化办学特色,为内蒙古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优质师资;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教师教育队伍建设;重点扶持教育科学研究,保证教师教育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教育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必随之进行改革与变化。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法课程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相应的,我们应立足于发展改革课程目标,立足于能力提升改革教学内容,立足于实践参与改革教学方法,立足于过程体验建立多元化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不断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不与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标准有关。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用CIPP评价模式评价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改进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师学习”研究的发展及其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学习与职前教师教育密不可分,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过程。近年来,有学者对国际上有关教师学习的研究领域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探讨了其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启示,他们的研究既能丰富教师教育中的实践元素,也能适时地补充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空隙。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暨南国际大学1999年开始招收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在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的授课形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培养视野以及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培养特色,对我国大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育视野、评价办法与师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includ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comparative policy studies with an aim to understand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policies in relation to the logic of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to grasp the ongoing reframing of teacher identity and teaching as a result of the policy activities of ‘new’ and coordinated international actors. This special issue aims to contribute to a continued qualified investigation in curriculum issues at the various levels within the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movements, affecting public education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nations. A ‘comparative curriculum research’ inspired by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comparative education might be helpful in this endeavour.  相似文献   

20.
德国教师教育历史悠久,尤其在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更是领先世界。近年来,在全世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和国内教育改革的压力下,德国职前教师教育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在德国联邦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相关政策的有效引领,特色课程的设立,各联邦州不同的财政激励措施,大学国际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教师教育中心的鼎力支持等,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