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编辑活动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编辑行为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状态既决定了编辑工作过程的运动状态,也影响着媒介发展的生命力.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没有创新的工作也是没有希望的事业.置身在科学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编辑主体来讲,创新应该是现代编辑主体的工作理念,也是一个传媒发展的灵魂,而这灵魂需要编辑主体通过辛苦的劳动去培养和塑造,编辑所从事的传媒质量如何就集中地反映在编辑主体在媒介建设的创新思维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主体的实践活动与知识创新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主体性创造的本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编辑的主体性创造问题,是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已有较多论述,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由于大多论述仍局限于就事论事的经验总结,况且因不同类别编辑工作的差异较大,即便是在同类编辑工作中,总结对象的异彩纷呈,也使其创造意义呈现较多个性化的色彩;虽有一部分具有理论意义的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抽象总结,也因仅在编辑劳动的具体过程或曰编辑流程中总结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而难以达到理论的一般.  相似文献   

3.
学术刊物的编辑作为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民族素质的培育者,在学术刊物的编辑程序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学术编辑强化编辑主体意识,通过发挥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服务作者、服务读者、服务科学、服务社会.文章对学术刊物编辑的主体性从工作的综合性、劳动的潜隐性、位置的中介性、形象的典型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编辑主体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编辑活动中往往只是注重编辑主体的作用和编辑主体性的发挥,有意无意淡化甚至忽视作者和读者在编辑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和读者只是作为和著作物同等的"直接作用的对象"客体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和读者主体性地位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编辑主体性的困境,非常有必要建构一种契合于当前语境的编辑主体性理论。文章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建构编辑的主体性,强调编辑的主体性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矛盾统一,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个体主体和交互主体的统一。这三重对立、六个方面不仅是对既有编辑主体性特点的有机整合,也是对当前编辑主体性困境的一种系统的理论回应,具有整体关联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编辑理论是人们对编辑实践的理性认识,理性是出产理论包括编辑理论的关键点.理性主义在认识论中坚持绝对真理观,认为人们凭借理性之光能够认识外在世界,认识真理,但又往往把之绝对化,认为对真理的认识不受任何条件制约.这些年来,编辑理论存在着对编辑实践指导的吃力感、无力感,人们多斥之为脱离实践.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对理论怎样指导实践尤为重视,因为编辑实践者一直在质疑有关编辑理论的功能,所以总觉得把怎样指导这个问题解决了,编辑理论的指导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而且还能切实改善编辑实践.但笔者认为编辑理论对编辑实践的指导是不存在的,而只能有条件地作用于编辑实践.  相似文献   

7.
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波 《编辑之友》1997,(4):42-45
近几年来,期刊界对编辑意识的讨论时有所见。有人认为,编辑意识是“一切编辑活动的原动力”;有的则认为,它“是指编辑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等等。这些表述均来准确回答编辑意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而也来触及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及其表现特征。我们认为,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是编辑主体最本质的规定性,它在编辑认识、评介和改造文稿的过程中,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编辑主体性与创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编辑主体性内涵 编辑主体性是指编辑在具体的编辑实践活动中,由编辑自身内在思想品格、知识修养、文化品位等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精神产品的选择和加工中所体现出的能动作用.编辑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文化产品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因此,探讨编辑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编辑主体性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档案的文化价值 价值,简单的说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它是主体用来衡量、评价客体的尺度,是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它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价值来源于实践,本质上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评价尺度之间的统一。因此有学者将价值定义为“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的性质和程度”…。虽然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价值的大小最终还是取决于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意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批判了只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世界的这种旧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马震刚 《编辑之友》2011,(8):99-101
年鉴编辑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把来自各撰稿部门的稿件予以取舍、编辑。不管如何改变组稿方式,来自各部门的原始稿件是形成年鉴内容的最主要的部分。年鉴编辑不是为众多的部门和行业做嫁衣,而是要发挥主体性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年鉴编辑的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编辑主体与印制成书的年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