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主体创新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编辑主体劳动是一种创新性劳动 马克思主义通常把人的本质规定为劳动和实践,同时也就把人提升为实践主体.编辑之所以能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作为主体而存在并在其中发挥一种主体性作用,主要就在于编辑作为一种实践主体的存在.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编辑主体性的存在基础即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编辑活动的本质是文化选择。在编辑活动这个大系统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什么中介来实现的呢?从哲学上来回答,那无疑是编辑实践,也就是编辑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化选择。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对文化资料、文献典籍的收集和整理是编辑活动的滥觞,即编辑活动的起源本身就是文化选择的结果。编辑工作中的拟订选题。  相似文献   

3.
郝晋 《编辑学报》2001,13(Z1):1-2
通过分析编辑活动在社会文化活动中主体性特征和编辑在编辑活动中所起的主体作用,论证了"编辑主体意识"是客观存在.编辑可在组稿、识别真假论文上集中体现其"编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志刚 《出版科学》2012,20(3):37-40
把"创造读者需求"确定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其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为:它是编辑活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了编辑活动的本质;它是编辑活动现象抽象的思维界说。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的主体是编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在社会文化生产中,编辑活动的主体作用的特征是什么?它是不是也同其它的文化学科那样作为一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力量而存在?近来,在编辑学研究的“圈子”里,称编辑为“家”的情形多起来了,这反映了急于提高编辑社会地位的愿望,但是成家的理论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要成为家,首要是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学科意识,专注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致力于发现、认识编辑活动本身的独立价值和重大意义,这种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拓,表  相似文献   

6.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应有的学术修养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现代出版》2002,(2):57-58
学术期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中介,是一种科学的奖励系统,表达了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承认和肯定。但学术期刊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这种评价作用是由学术期刊的主体(学术编辑)来实施的。学术编辑的主体性,主要是职业道德修养和学术修养,作用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学术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正常的科学研究只是起到一种保障作用,杜绝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却不能提升和繁荣学术研究;而学术编辑的学术思想修养这种主体性,事实上成为了学术期刊评价和组织科学研究的能力,它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浅论编辑思想构成及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出版科学》2003,(1):21-22
编辑思想是编辑出版活动反映在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而产生的结果,由编辑生活、编辑思维、思维结果付诸于编辑实践三个方面构成。编辑思想品质是编辑思想的本质表现,其中科学精神、能动效率、选择理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情报意识与编辑素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树江 《编辑学报》1992,4(4):232-234
本文试图从情报学的角度来探讨编辑素质与情报意识的关系。 “情报”一词按《新华词典》意为:“泛指一切最新的情况报道”。现在也有人将情报定义为: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需要,从情报源中觅取提炼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或为我们所借鉴的知识单元和知识体系。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报意识”是编辑情报价值观的体现。编辑如何运用情报信息指导实践,在组稿、审稿及稿件的加工过程中,实现文献信息的优化增值。这取决于编辑的情报意识,它对编辑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实践中美的建构邱建国【齐齐哈尔】编辑实践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科学成果只有通过编辑活动的中介,才能最终进入流通传播渠道,从而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从美学角度论,编辑实践同人类的一切活动一样,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来运行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编辑所起的作用日益彰显。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职业特点,而编辑主体意识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编辑工作的价值和质量。可以说,编辑主体的发展是编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当前,在编辑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化编辑客体、编辑过程的倾向,从而忽视了编辑主体的能动作用,忽视了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编辑主体意识的淡化,导致了“编辑误区”的产生。“编辑误区”的主要表现所谓“编辑误区”,是指有违编辑活动自身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新的编辑学理论将作者、读者、编者、媒体四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解构为“间性”理论,认为四者之间存在着三种“间性”,即“主体间性”“媒介间性”和“主媒间性”。本文认为,上述四要素的交互作用必然造成编辑活动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元素之间经常处于失衡状态,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平衡者”的角色定位。文章首先介绍“平衡者”概念的理论渊源,即“间性理论”,认为编辑活动的交互性必然导致编辑过程中各元素之间的不平衡。其次从编辑活动的实践方面分析不平衡现象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处理上述诸多不平衡问题,发挥“平衡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历史感,是指编辑对于个体编辑工作在历史坐标上工作价值的认识.历史感之于编辑不可或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它是编辑社会责任意识的来源,其二,它是编辑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的来源.编辑历史感的培养需要从提升生命自觉意识、深化时编辑活动本质的认识、强化对编辑历史的反思和加强编辑个人精神修炼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主体性与创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编辑主体性内涵 编辑主体性是指编辑在具体的编辑实践活动中,由编辑自身内在思想品格、知识修养、文化品位等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精神产品的选择和加工中所体现出的能动作用.编辑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文化产品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因此,探讨编辑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编辑主体性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试论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阙道隆 《出版科学》2002,(3):14-16,13
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它反映编辑活动中全面、深刻的本质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最高层次的编辑规律。当前研究和掌握编辑基本规律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快建立策划编辑成长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际出版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高素质、高能力编辑人才的竞争,是出版智慧、出版谋略的竞争。当代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出版人力资源的质量、存量和使用效率密切相关。策划编辑作为我国出版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编辑群体,在出版实践活动中肩负着图书新品种的高品位、高质量的设计、建构和图书效益的增值等重太使命.履行着出版选题策划的宏观上开发、运筹.微观上图书生产的创新、督导等重要职能。策划编辑的出版实践证明,它不仅开拓了新的出版市场,扩大了出版活动的空间,而且还拓展了编辑的角色意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舞台上的“配角”而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舞台上的“主角”,对于推动我国出版业向优质高效阶段转移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编辑审选活动的地位及认识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3,15(6):395-396
审选活动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最实质性的活动。编辑审选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价值认识”。与作者在研究问题、进行写作中的“事实认识”相比较,它具有不同的认识特征。通过研究编辑审选活动中的认识特征,以及价值认识在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中介性质,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论当前学术期刊困境的编辑主体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编辑主体性是编辑工作者在从事编辑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既是每一个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检验编辑工作者实际能力的最有效尺度.在当前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出现普遍性困境的情况下,从编辑主体性方面探讨学术期刊陷入困境的原因,不能说不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夏杰 《新闻记者》2001,(11):69-70
说起晚报时事编辑的“服务意识”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 ,认为是小题大作 :编辑只要做到“报道及时、内容全面、不出差错”就可以了 ,何来“服务意识”一说?其实不然。当今信息时代 ,读者的阅报品位在不断提高 ,希望通过“尺幅之地”来知晓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 ,对办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不及时调整思路、改变方法 ,一味以简单枯燥的“套路”来应付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何谓时事编辑的“服务意识”?以笔者浅见 ,即编辑深入研究读者所思所想、了解受众所需所求 ,在不违反政策的原则、不违背新闻纪律的前提下 ,编辑时首先确立“同读者…  相似文献   

19.
论大众传播过程中编辑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华 《编辑学报》1992,4(4):190-192
编辑学与大众传播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编辑活动是大众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编辑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以确立编辑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编辑主体性的困境,非常有必要建构一种契合于当前语境的编辑主体性理论。文章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建构编辑的主体性,强调编辑的主体性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矛盾统一,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市场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个体主体和交互主体的统一。这三重对立、六个方面不仅是对既有编辑主体性特点的有机整合,也是对当前编辑主体性困境的一种系统的理论回应,具有整体关联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