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龚雪燕 《考试周刊》2010,(49):238-238
本文对中西方不同的"面子"理论及其成因进行探讨。通过不同的"面子"定义可以看出,中国人重视"公共面子"、"集体面子",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重视集体主义的国家,这也是由农耕社会和儒家礼教思想所决定的。西方人重视个体面子,这是由西方强调个体主义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一武术礼仪教育的表现形式1儒家"礼""仁"思想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模型,也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的情感倾向。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结聚的这种社会群体,其内部呈现出鲜明的家族式结构特点。儒家"礼"思想所建构的等级差异,可以说在武术界中师徒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外在的礼法规矩不仅要求习武者要从行为...  相似文献   

3.
一武术礼仪教育的表现形式1儒家"礼""仁"思想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模型,也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的情感倾向。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结聚的这种社会群体,其内部呈现出鲜明的家族式结构特点。儒家"礼"思想所建构的等级差异,可以说在武术界中师徒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外在的礼法规矩不仅要求习武者要从行为上遵守规则,更在于具有崇高的武德修养。很显然,这就是基于儒家"礼"思想等级制度基本精神的肯定和皈依。儒家希望人们达到"仁"的要求,渴望理想的君子人格,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寓于各种礼仪之中,即所谓寓教于礼。这些礼仪都经过精心设计的,形式生动,往往配有音乐,为人喜  相似文献   

4.
现存《理惑论》是一部为佛教辩护的著作,它为佛教进行辩护的主要思想方法是“格义法”,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在崇拜对象方面,把佛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和道家的神仙;在思想观念上,用道家、儒家经典解释佛教术语努力调和佛教与儒家、道家的矛盾,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在行为礼仪方面,求内在精神之“大同”,存外在表现之“小异”。这对于佛教得到当时更多人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正>顾润生:学校为什么以仪式教育作为学生品格锤炼的抓手?奚凌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重视仪式的,而仪式的背后就是“礼”。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素养展现了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品位和教养。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以礼为教”以“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为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价值导向,达到了化成人性、化成天下的目标.对于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理性思考和重新阐释,既可为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提供新视角,也可为建构当代中国社会“礼治秩序”模式提供可借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德治”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周公,他在总结殷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后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只辅佐那些有德之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遂成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并丰富了“德”的内容,成为儒家“德治”思想的创始人,“德治”思想也就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德治”经典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治国宝典。正因如此,一些人把“德治”与封建专制等同起来,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常常被认为是同“法治”根本对立的“人治”思想。人们…  相似文献   

8.
论面子观念──一种中国人典型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面子”是中国人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对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面子”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面子”是一种中国人进行社会互动的社会交换资源,“面子”行为是一种维持社会关系和谐与稳定的工具性行为。“面子”能起到协调与稳定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面子”的个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一,“面子”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与名望的象征;二,“面子”是个体的尊重和自尊需要的外在反映;三,“面子”是个体追求理想人格与完善的社会自我的主观要求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个人来说,它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并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教师讲究礼仪美,对于发扬礼仪传统、提高全民族素质、为中国在世界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毕诚 《中国德育》2008,(2):83-86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儿女英雄传》为例,从“父亲的地位”和“礼的的地位”两个角度阐述中国儒家伦理影响下的家庭结构。“父亲”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背景的传统家庭中,除了高高在上的地位的体现,其意义还体现在家庭的继承关系上,包括生殖意义上的继承关系和儒家伦理道德的继承关系。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中纳妾、婚礼仪式等的分析,阐明儒家伦理中的“礼教”观念和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大众文化山理。  相似文献   

12.
阮籍早期信奉儒家,有济世之志。魏晋时期政治黑暗让他理想碰壁,儒家教义本身劳而少功的特性使其在当时日益没落,难以负荷阮籍的理想。阮籍转而接受老庄思想,却意识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传统儒家礼法行为的悖离,但在生命中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物,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寄托与满足。他的言行不拘礼教直指“本心”,其理念的内核是以儒家礼法精神为基础,杂糅了春秋以来狂狷者的不顾世俗眼光的观点和道家不以他人毁誉为意的逍遥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说“面子”     
“面子”者,脸面也。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可见中国人对“面子”一贯是看重的。对个人而言,“面子”是一种自尊、人格的外在体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面子”就是国格,就是民族尊严。是人,就该有点“面子”。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修身思想把个人的修身作为改造社会的基点,目的是为封建地主阶级培养政治人才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其内容是压制个性的纲常礼教,方法上虽然有时也提出伦理实践,但本质上是一种关门读书、闭门思过的修身养性方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周恩来,继承了儒家修身思想这一文化现象,极其注重自身修养。他从早期的“觉悟”和“革心”、革新”主张到后来“自我改造”思想的形成,实现了对儒家修身思想的超越。一周恩来从小就熟读《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在奉天和天津读书时开始接触新学…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型的时期,氏族社会传统的早期宗法制向发达的地域国家制的过渡,作为先民的礼仪规范也发生了理论的变迁。文章从孔丘“克己复礼”的思想对氏族社会传统的早期宗法制的极力维护,阐释社会转型对儒家理论的挑战和荀子为适应新形势而提出的“礼法互补”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礼原是对祭祀时所用仪式的称谓,后演变为以维护奴隶、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维护皇权、父权、夫权,尤其是皇权为目的,以尊上卑下、克己、辞让等为主要内涵的行为规范、礼仪、典章制度等.我国传统社会历来强调以礼治国,长期得到真正实施的也是礼治.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正统思想、正统文化是礼教思想、礼教文化.礼渗透到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教是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本文在对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道德转型的时代背景,阐述古代礼教的德育功能、礼仪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联、古代礼教对当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启示等,提出现今学校要正确对待古代礼教,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创新礼仪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面子问题     
“面子”一词在学生中经常提到,如说某人没有面子,某人不给面子,某人好要面子等。面子实质上是人们自尊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当这种自尊需求得到满足时就觉得有面子,否则就感到没有面子。面子作为人的尊严的外在表现,要求获得别人的尊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尊严外在地表现为面子,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家教,向来注意培养孩子谦恭平和地待人接物的品德。他们督训子女修身正心,读书明理,化度在其精神之中,显露于形体之外的正是谦谦君子之风度。这一古代教育思想与近代国外教育思想有相似之处。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以谦和待人接物是古人推崇的处世礼仪之一,但它不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礼仪,恰是精神修养的外在表露。以谦和待人接物,是处世立身中不可小视的重要品行。古代的父母在教育子女如何处世时,总不忘告诫他们“学谦恭”,“能下人”,  相似文献   

20.
徽州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徽州武术蕴涵着丰富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并对传统徽州习武之人形成了软制约;而徽州宗族严密的规范制度对传统徽州习武之人则形成了硬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