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在《周礼》记载的各类档案中,地图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周礼》一书中,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国家对地图的绘制、收藏和保管已有了较为完密的管理制度。通过与传世文献及考古资料的比较可知,《周礼》所载地图与地图管理制度,反映了周代地图学成就和地图档案管理水平,在当时的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周礼》一书对图学的记载颇多,其内容之详,用图之富,种类之众,论述之精是其他典籍所不能比拟的。从《周礼》对图学的载录,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先秦时代中国图学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且可以考察当时科学的社会化程度。因此,对《周礼》图学思想、图学在周代社会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就具有文献学和科学史学的双重意义。本文拟就《周礼》中有关图学记载为主要研究目标,探讨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文献价值。一图是人们在表达事物和现象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自人猿别  相似文献   

3.
宋儒有赞美《周礼》者,也有怀疑《周礼》者。宋代的《周礼》学以熙丰变法为契机。由于《周礼》一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极为密切,围绕该书的学术争论渗入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4.
曹雪菲 《兰台世界》2016,(17):114-118
首先从《周礼》产生的渊源上来看,周公执政期间所传世的"周公之典"与"周公之德",分别在文献层面与思想层面为《周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从《周礼》形成的过程上来讲,穆、共以降逐渐发展完善的周代礼制,分别在制度层面与实物层面为《周礼》的产生提供了素材;最后从《周礼》成书的时代上来讲,战国兼并战争与诸子学术争鸣,分别在需求层面与理论层面为《周礼》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周礼》自问世之日起,人们就对其真伪性、作者和成书时代等议论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几成千古悬疑.论文试从名称、作者及成书年代三个角度对《周礼》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书的合称,这是从东汉郑玄作注以后,在学术史上的习惯称法。一、《周礼》《周礼》最早称《周官》,《汉书艺文志》所载之“《周官经》六篇、  相似文献   

7.
<正>一般认为,《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通过其六官系统表达了儒家的理想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该时期政府管理运行的机制和特征。《周礼》反映文书与档案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五史”和“天府”两个部分,涉及文档种类、文书撰拟和文档典藏等工作环节,从中可以反映出该时期文档工作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吴哲  丁海斌 《档案管理》2023,(3):37-42+47
“版图”关涉国家政治,并与土地、赋税等制度紧密相关,是非常特殊与重要的文档名词。“版图”一词为《周礼》作者所创制,在《周礼》中即表现为两种涵义:阍寺名籍与府宅图、百姓户籍与地图。但是该词的使用,始于战国,历经秦火、新莽覆灭、玄学压制等一波三折,存在800年以上蛰伏期。到唐代以经取士后,方获得稳定发展。在两千余年演化过程中,其使用情况大体可分为创制与蛰伏期、接续期、增长期、延续期、高峰期五个阶段。宋代出现最重要、使用量最多之引申义“疆域”,此后“疆域”义渐压倒《周礼》原义,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版图”渐完成通俗化进程,现代仍然表现出旺盛生命力与发展趋势线。  相似文献   

9.
和赣红 《兰台世界》2012,(35):65-66
《周礼》是古代儒家经典代表著作之一,内容包罗万象,堪称上古时期的知识宝典。在这部著作中,完整记载了上古医学档案的种类及管理制度,为我国现代社会的人们研究古代医学档案管理制度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通过《周礼》中文档名词的数量(68个)和流传后世的文档名词数量(27个),并通过与其他先秦文献的比较,说明了其在档案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梳理了《周礼》各篇章中所使用的文档名词并将它们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文档名词进行统计,分别为18、48、5个,说明了双音节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再次,对《周礼》中的通用文档名词(5个)与专有文档名词(63个)进行了区分;最后,介绍27个《周礼》中的文档名词在后世的延续使用情况,分别说明了《周礼》中的通用与专有文档名词的重要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礼》记载的文档工作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是中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它在记述政治制度的同时也记述了与之相关的档案工作情况。要研究中国先秦时期的档案工作,《周礼》不可或缺。其所记述的档案工作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档案人员、制度、内容等等,而本文仅述《周礼》各系统中所记载的文档工作主体。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档案史中,《周礼》是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它是一部较早、较系统地记载先秦档案工作的古籍。《周礼》在记录当时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宋儒“《冬官》不亡”说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原缺《冬官》,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宋以前几无异辞。到南宋时,出现所谓"冬官不亡 说"。此说滥觞于胡宏、程大昌,经过俞庭椿、王与之等人的推衍、论证,影响所及,元、明皆有人信从,于是 《周官》之学产生了"补亡"一派。其实,他们的观点大多站不住脚。首先,他们以后世"官专其职"的制度去 衡量周官,难免走入误区。其次,他们以《古文尚书》中的《周官》去衡量《周礼》,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 《周礼》六官是否就是三百六十个官职,六官是否平均六十人,其实也难以确定。因此,他们的判断大多出于 臆测,恢复《周礼》古本的努力最终落得"窜乱圣经"之讥,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4.
《地图上的故事》丛书,脱胎于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系列片,由《地图上的故事--地域篇》、《地图上的故事--历史篇》、《地图上的故事--知识篇》构成,它以全新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地理与人文相结合,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三版对二版“地图”类目进行了修订,个别类目名称已改动,有的类目删除。这些变动都有道理。但地图的列类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中图法》地图的列类和分类存在的问题地图的种类,按内容可分为普遍地图、专门地图;按用途可分为教学图、参考图、军用图、海图等;按制图区城范围可分为世界图、大洋图、国家图、市县图等;按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册等;按比例尺分为1∶50000,1∶100000等比例图。“中图  相似文献   

16.
专门将《左传》礼文与"三礼"比较者:陈汉章先生《〈周礼〉行于春秋时证》辑证52例,刘师培先生《〈周礼〉〈左传〉相通考》辑证19例,许子滨先生《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年代》辑证35例关于《左传》与《仪礼》聘礼相合的例子。而关于《左传》礼制与《礼记》的比较,目前还未见到。"三礼"有合有不合,《左传》礼文与"三礼"皆合者24例,皆不合者9例;《左传》礼文与《周礼》相合者78例,与《仪礼》相合者40例,与《礼记》相合者42例;且《礼记》所记,为《周礼》《仪礼》二礼所阙者,恰与《左传》礼制相符。以甲骨文、金文相参证,可知所合者,盖《周官》典章;所不合者,盖诸侯国百年之变革。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地图资源,对RDA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相应条款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意在了解《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对RDA的适应性.对比主要针对地图资源的特有元素比例尺、坐标和投影,以及比较复杂的数量与尺寸,也论及RDA中与地图有关的题名、责任者及版式等其他部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RDA存在差异,但并不严重,中文地图资源应用RD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是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读了许多古代的地理书籍,如《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以及三国时记载河道的《水经》。  相似文献   

19.
《周礼》医师诸职的文本描绘了一种医官制度及其按科分职的架构,这种制度与架构虽非历史真实的复写,然又具有特定的思想来源与现实基础.同时,其间一些表述医学概念的名词语汇与战国后期以来的医学观念也存在着一定联系.若结合医家文献考辨其中的细节,或有新的发现.这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周礼》中这些词语的确指,另一方面也可佐证医师诸职文本写成的背景时代.  相似文献   

20.
《周礼》是先秦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史料,作为描述国家行政体制类著作,它涉及大量档案方面的内容,对档案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档案界在运用《周礼》档案史料方面,既卓有成效,也存在着一些误读和误用问题。笔者从档案史料学角度,借助语言文字演变规律、二重证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周礼》的成书时间、内容、天府、龟室等史料误读问题做出了较全面的梳理。指出《周礼》约成书于战国或秦初;区分了《周礼》内容中先秦制度的实录与作者主观设计两部分不同性质的内容;指出“天府”兼有职官和机构名称两重属性,以及“龟室”为保管待卜用龟之处所,而非存放甲骨档案的库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