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科协论坛》2011,(9):31-32
近年来,哈尔滨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中,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使农村科普进入新农村建设阵地,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有关“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政策,开展了“科普惠农强县”行动,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载体,“农民技能学校”、“科技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团”为阵地,“科技惠农信息网站”为平台的科技、科普兴农、惠农服务体系。“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民技能学校”和“科技专家工作站”等创新性工作连续3年获得市委市政府“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14,(4):42-43
为响应中国老科协开展2014年“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江西省新余市老科协组织的“老专家科普服务团”科普服务活动日前在全市范围内全技术专长,为提高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维护群众权益,开创国土资源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秭归县林业学会成立于1979年4月,现有会员106人。学会近30年为秭归林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科协业务指导和县林业局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林业科研、科技培训与林业科普推广等活动,为推动全县林业跨越式发展,提高林业科普水平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体现出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林业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会宗旨。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10月到今,河南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等单位联合开展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研究会)等有关单位遴选10050名科技专家,分两批深入到15054个村组提供科技服务,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孙裕坤 《学会》2023,(9):60-63
<正>服务团简介“科创中国”融合创新制冷产业科技服务团由中国制冷学会发起,王浚院士担任首席专家,聚焦智能家电、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服务青岛、大连、佛山等试点城市,组织产学研精准对接和创新成果遴选、推介活动,解决企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探索整合学会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清流县龙津镇大路口村是“村会协作”源地。近几年来,村“两委”在继续抓好“村会协作”和科技兴村计划、科普惠农计划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申,不断创新服务农民科技致富新机制。近期他们积极争取县委农办、县电信局等部门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全县首家农民电子科技阅览室。  相似文献   

7.
余卫东 《科协论坛》2011,(11):14-14
多年来,陕西省汉中市科协着力加强科普志愿者组织建设:一是组建志愿者队伍,招募科普志愿者,注重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培养,积极吸纳知名专家学者建立科普志愿者专家服务团,为全市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搭建全国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科技之春"宣传月、主题日活动、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0,(14):22-22
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老科协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引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奉献才智,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为推进“科技致富工程”、“银铃创业行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优势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建言献策服务“三农”建言献策是老科协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智力优势和经验优势,实现老有所为、再做贡献的重要活动,服务“三农”是我校老科协工作重中之重。老科协及老科技工作者如何发挥优势、服务“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言献策,这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朱建 《学会》2003,(12):28-29
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是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学会的一项主要工作。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的科技服务市场逐步走向全面开放 ,学会的“为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工作面临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气象部门为例 ,提出学会在新形势下继续拓展科技服务工作领域和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层面的积极作用。一、延续气象科技服务模式我国各级气象学会自初建以来 ,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下 ,提出“科技咨询”与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等工作作为学会的业务范围。较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刘存贵 《西藏科技》2006,(6):16-17,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强化农村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创建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气象科普与服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怀和可行性,针对新农村建设特点,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从科学管理、服务领域、服务手段上进行探索。总结了气象科普和服务应集研究、宣传、服务为一体;要政府牵头,气象部门落实;行业联手、优势互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立为新农村建设专用的气象灾害报警系统;形式多样的宣传气象科普与服务工作等五种方法,进一步促进气象科普与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达桑 《西藏科技》2010,(1):F0003-F0003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牧民群众“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自治区”三下乡”慰问团科技分团深入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开展科普宣传、举办农牧民技术培训和慰问基层农牧科技工作者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许雪莹 《科协论坛》2012,(12):38-39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力实施“南跃、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中,道里区科协结合区情实际,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全省、全市商务门户区和宜居先行区”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服务三农”的新农途径和新方法。特别是从2010年以来,在市科协的指导下,通过以创建农村科技服务团为载体,以传播科学技术、引领农民致富为宗旨,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目标,强力推进适应道里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全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在三个镇三个村成立了“区团对村、村队对户”的农村科技服务队,经过两年的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聂军  张岩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61-26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所在开展科技惠农、送科技下乡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它作为一个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运行一年多来,为农民、一线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在促进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三农”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主要做法包括发挥传统优势,创新办学内涵;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合作”、“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为“三农”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加大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多种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地方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创新保障机制,发挥科技为农服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王继龙 《科协论坛》2010,(11):21-23
农村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服务作用。自2005年以来,山西省科协立足自身优势,以实施“科普惠农计划”为主要抓手,切实贴近农民需要,下延服务,致力于破解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有效整合资源,上移平台,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科协落实“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农民素质行动上,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活动“五个一”工程。即:抓好“一站、一栏、一员、一校.一中心”建设,“一站”是农村科普活动站、“一栏”是科普宣传栏、“一员”是科普宣传员,“一校”是科普学校、“一中心”是科普服务中心。活动站是在农村开展科普活动的主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宣传员是植根基层,直接面对农村的科普工作者,科普学校是农民培训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9.
《学会》2011,(9):54-56
<正>一、近年来杭州市科协学会工作新进展近年来,杭州市科协学会工作在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在推进学会创新发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等方面有了新进展,为杭州市加快建设低碳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新贡献。(一)学术品牌活动取得新成果。杭州市科协近年来积极推进学术品牌战略,提出"一会一品牌"要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组织形式与保障的诸多措施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农村科技服务协会、社区科技服务中介、志愿者服务组织在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功不可没。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服务的监督机制等措施,来促进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