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育教学的目的有别于竞技训练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由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三个部分组成。前两个部分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培养大众体育人群,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后一个部分面向少数具有运动天赋和才能的学生,主要为国家竞技体育运动培养高水平的后备体育人才。就体育教学而言,主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实践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任务 ,认为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实践中日显重要 ,加强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运用是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有力保障。同时 ,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将为运动人体科学向大众健康方向拓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的现状及学校体育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并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业余训练各个教学阶段相衔接,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终身体育为方向,身心协调发展,为竞技体育发现和输送人才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异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秋玲 《体育科技》2003,24(2):88-90
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概念、目的、手段、方法、内容、本质和运动负荷等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使体育工作者能更好地区别两者的异同点 ,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历史沿革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一系是学院教学机构调整后成立的系部。其前身是体育健康教育系,也是学院成立最早的教学系部,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2009年6月,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将原体育健康教育系和运动训练科学系整合为体育教育训练系,并按运动项目划分为一系、二系、三系等教学单位。体育教育训练一  相似文献   

6.
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出发,简要分析并探讨它们的主要活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推测在体育教 学与运动训练中可能同时存在着教学与训练两种活动。它们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却能以矛盾共生的方式和不同的组 成形式构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7.
雷先良 《精武》2012,(10):26-27
体育院校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体育院校竞技体育运动训练,采用文献法,按照最新的训练理念,提出体育院校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为探索体教结合的体制改革成功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异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兰  韦军湘 《体育学刊》2001,8(3):105-106
运动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是形式相通、性质相近而目的、任务、进行手段和管理机制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不懈地学习、理解、掌握、借鉴和运用运动训练的方法及手段,为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是每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体育技术档案含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科学、体育教学和体育设施等内容;建立体育技术档案的方法有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体育技术档案对科学训练、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乃至发展和繁荣体事业,无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异同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现代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并呈继续膨胀之势,然体育现象的分类亦可高度划归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两大领域。竞技体育是以发挥体能而争夺锦标为目的的体育,健身体育是以增强体质并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育。实现竞技体育目的基本途径是运动训练,实现健身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身体锻炼。体育教学做为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则既是运动训练和身体锻炼的基础,又贯穿于两类活动的始终。这是理论逻辑,在实践中,由于学校体育以其范围广、活力强等特点而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表现为竞技体育的基础、后备、源泉、甚或主力成份,所以,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便通常被当作与运动训练匹配成对的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佧为匹配成对的概念,区别与联系是并存的。明确区别,有利于各自完善;认清联系,方可望整体协调。关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点,人们口头谈论不少,落笔行文不多,故此认识过程每每重新开始,难于深化。本文则试图为跳出往日循环铺垫一砖。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的制约因素,提出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的能力;通过制定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等级制度等五个途径规范、拓宽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养路径,为各地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凤桐 《体育与科学》2012,33(4):97-99,120
通过对体育强国这一概念的理解,理清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关系,指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的不协调之处,认为要促使两者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此外还要促进体育环境的公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的建设,鼓励多元参与竞技体育运动。找到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之间平衡和协调的发展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品质、知识、指导训练、心理能力等方面,阐述一般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分析和探讨1名合格的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中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十分频繁,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田径教学和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正确认识,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学生发生损伤事故.  相似文献   

15.
非专业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在发展中面临生源质量逐年下滑;培养目标单一;教学管理漏洞太多;学生能力普遍较差,就业压力过大;背离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战场;受到校内其他专业的冲击等方面的困境。建议管理部门在招生和培养上放权于高校,只实行监督和指导,体现其专业的特殊性。高校应抓住竞技体育必然走"体教结合"的大好机遇,发挥非专业体育院校多学科综合的优势,结合部分高校培养精英运动员的成功启示进行一些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部分业余体育训练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又占有重大比例,因此,它的数量和发展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础部分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情况。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临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现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在管理机制以及指导方向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发现临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政策落实、经费投入、场地设施配备、师资力量、选拔与培养渠道以及学训矛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临汾市体育与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相互配合;加强体教结合,缓解学训矛盾;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经费的投入;改革现有的办学模式等符合临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民族或地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是具有自身特质,价值取向,内涵的重要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有效地引入高校教学,并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优点去促进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两种方法对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进行研究,简述了其主要途径: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价值,强化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可;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娱乐价值,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简单健身价值,辅助体育课堂的深入延伸。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及综合分析等方法,简述我国体育城市建设的概况,并分析其背后生成的历史逻辑。研究认为,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体育城市建设在竞技体育成绩获取、竞技体育赛事承办、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在体育产业、市民健身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这种现象的生成同我国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历史国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深深烙印着近代屈辱受滞、现代奋力赶超的印迹。相应地提出,我国体育城市建设取得成就及面临不足具有近代受滞与现代赶超的历史必然性,搞好我国体育城市建设,要做好体育惠及民生的市民健康促进工作和体育惠及城市繁荣的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运动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会场专题主报告发言稿,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研究方法、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运动训练的生物力学、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生物力学、全民健身活动的生物力学、运动装备设计与评价的生物力学、我国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情况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第二部分对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