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其实,写文章的功夫也在“文章之外”.古人说作文有可教的有不可教的.而我们在作文课上大概只能教可教的一部分.不可教的部分怎么办?一是依靠自由写作,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二是依靠我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即为他们建构立体化的写作空间.语文老师都有体验,写文章最主要的不是“写”的过程,而是写之前的准备.比如很多老师往往要评职称了,才坐下来写论文.  相似文献   

2.
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说明了锻炼积累能力的重要性。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既注重语言的积累,又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加强课外阅读,加大学生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成功的经验。多读  相似文献   

3.
“作文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这是为什么呢?宋朝大诗人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真的想学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作文要具体,首先也要在“文外”下功夫。有的小朋友平时不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就作文教学来说,课堂自然也是学习写作方法、训练写作能力的主阵地。然而。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忽视。这些“诗外功夫”对于培养孩子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素养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开展了一系列作文课以外的学习活动.为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写作氛围。大大提高了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文章写作训练中应着眼的关键之处,就是写作者所应具备的思想情感、眼界心胸、生活阅历、文化修养。陆游叮嘱他的儿子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我认为指的就是以上四个方面。要使学生具备“诗外的功夫”,就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相似文献   

6.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教学的成效在课内,功夫亦在平时.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仅仅限制于课堂,要注重指导学生从生活和与阅读中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奠定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田举  丁军 《教学随笔》2013,(7):18-20
<正>古人云"汝果欲为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若要学生写出思想新颖、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把功夫更多地用在作文之外,到大自然中,到社会生活中,到书堆中去看、去听、去嗅、去感知、去领悟、去思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又让学生最头疼。作文训练时,学生或是嘴咬笔杆,或是抓耳挠腮,可谓“苦不堪言”。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究其根本原因,是写作素材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南宋诗人陆游所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明了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又让学生最头疼。作文训练时,学生或是嘴咬笔杆,或是抓耳挠腮,可谓“苦不堪言”。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究其根本原因,是写作素材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南宋诗人陆游所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明了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陆游提出并阐释的“诗外功夫”一说,对于诗创作来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诗外功夫”大抵指作家心灵修养和生活实践两个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诗外功夫”引申理解:“诗穷而后工”;“情真景真,其词必工”;自然天成为工。  相似文献   

11.
语文界老前辈张中行先生写有《禅外说禅》。在下仿此书句,来个“文外说文”。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感慨系之。陆放翁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以前对这诗句不曾细想,以为它同苏东坡的“人生识字忧患识,姓名粗记可以休”一样,不过是诗家语,何必当真。随着年轮的增多,渐渐体味出:放翁之言,实乃至理名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作文这个圈子看作文,你会产生一些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文章写作训练中应着眼的关键之处,就是写作者所应具备的思想情感、眼界心胸、生活阅历、文化修养。陆游叮嘱他的儿子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个诗外,我认为指的就是以上四个方面。要使学生具备“诗外的功夫”,就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一、在生活中学习写作的意义1.生活化高扬“生活即语文”的旗帜,让学生置身于当前的生活中,让他们懂得,学习,要面对生活,了解生活,才能认识语文学习的实质。面对生活,要有开放的心胸,脱离生活的学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2.开放性一个广阔的世界开放在眼前,面对这…  相似文献   

13.
重视生活积累。陆游在《示儿》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学文何尝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了的正确道路。不少作家随身带着一个素材本,随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日后写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据说,清代的…  相似文献   

14.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说过: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含义是说,即使有写诗的基础,也不一定会写诗;诗言志,只有有了诗外的功夫,才有源头活水,才有永不枯竭的灵感,诗的意境才会脱颖而出,才能写出好诗。在家庭教育中也包含着相同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赵月华 《福建教育》2013,(10):18-19
幼儿园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主要通过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促进幼儿成长。因此,对幼儿来说,集体教学活动只是他们在园生活的一小部分。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子聿》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如果说“功夫在诗外”是陆游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那么,功夫在“课”外,则是我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是我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感受。教师如何练就“课”外功夫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路巍 《黑河教育》2009,(2):32-32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逝世前一年,曾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陆游对其一生写作探索和实践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其实要想写好文章,不单单要在文章本身上下功夫,还得练好“诗外功夫”。这“诗外功夫”指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三种写作能力,即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只有强化学生的这三种能力,他们的写作技能和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与飞跃。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倾诉的过程。它是思维的外化,作文能力不仅体现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着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成果。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有些老师甚至不教作文,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有诗云:“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语句虽浅显,但却可从中悟到一个学习写作的道理:即要想真正学会写作,不能只在技巧和功夫上做文章,而是要着手于一些更为关键的环节。这些环节又常是被我们忽略的。要想真正在作文上弹出一首动人的曲子来,我们必须抓住类似苏诗中“弦”和“指”之外的环节。 一、“汝果学夫诗,工夫在诗外”:要重视积累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要写几百篇作文,如果再加上日记、书信、发言稿等实用文体,其数目真是洋洋可观。可是许多同学一旦拿起笔来,仍常…  相似文献   

19.
滴血亲情     
学好语文,套用郑板桥“功夫在诗外”一话,则“功夫在语文外”;而在语文众多的“外”中,艺术应占重要的一席。于是,也可以这样认为,学好语文“功夫在艺术中”。下面笔者试从在艺术中学习语文谈谈自己的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诗外的功夫     
南宋大诗人陆放翁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搞好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要钻研好教材,设计好教案之外,教外功夫又该下在什么地方呢?一、学点“亮相”的本领有人说:一堂课就好比一出戏,教师就好比是这出戏的导演兼演员。要有好的“亮相”,首先你得对自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