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芳 《吉林教育》2009,(4):46-46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作了如下提问:1.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是怎样转化的?  相似文献   

2.
<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就笔者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来说说是如何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学",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片断】1.师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以美丽的苗族、侗族建筑为数学教学情境,把苗族、侗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来进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苗族、侗族的建筑物让学生从苗侗建筑图中寻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何图形,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类.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丰富联系,并感受到苗侗人民的智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4.
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会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他不一定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来;也或许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明明做对了题目,可是你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却半字说不出来。也应该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在其百思不解的情况下,有人稍作点拨时,  相似文献   

5.
1.合作契机应把握在探究规律性知识时 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仅凭个人的学习会困难重重,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前让每位学生随意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后,让学生操作:“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概括出各种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数学课堂应充满情趣.我们在力求追求数学课的"数学味"的同时,也要创设课堂的情趣,让学生乐在其中.接下来我就如何让中低年级的儿童快乐学数学这个话题谈一些我浅陋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课堂教学必须优化课堂练习。要设计好练习,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练习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笼统,更不能含糊。例如数学三角形面积,在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传统的方法是出示类似右框中习题组:这样的练习,要求太笼统,学生的主要精力放正乘除洁的计算上,对于民国三角R的面积公式作用不大。要使S才不理解的复研卜堂揭二首}的面积公式,必须使学生明确认识什么是三角形的厩、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以及底和高的对四关系三角形面积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菩。练】就要围绕着上…  相似文献   

8.
张川 《四川教育》2003,(2):52-52
反思过去的数学教学,我们太多地强调让学生接受建立在记忆层次上的数学事实,学生掌握的只是"是什么".虽然大部分教师也重视了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是这样",但其目的仅停留在让学生确信这一数学事实(知所以然)的层面上.应该指出的是:获取知识过程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是比结论更重要的一种知识.新课程理念强调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对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节优秀的数学课,如一只变幻的魔方,启迪着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如一首美妙的交响曲,感染着每一位听课老师的情绪。近期在我校的业务学习中,我们集体观看了邓亚红老师的《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节课,大家无不为教者先进的教学理念、独到的教学设计、高超的教学技艺所折服,感悟到数学原来还可以这样教。【片断一】(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接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三角形面积计算。)师:同学们猜一猜,三角形面积与什么有关系?生1:我猜三角形面积与它的内角有关系。生2:我猜三角形面积与它的边有关系。生3:我猜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反思过去的数学教学,我们太多地强调让学生接受建立在记忆层次上的数学事实,学生掌握的只是“是什么“.虽然大部分教师也重视了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是这样“,但其目的仅停留在让学生确信这一数学事实(知所以然)的层面上.应该指出的是:获取知识过程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是比结论更重要的一种知识.新课程理念强调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对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部分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好象自己是局外人,会也不答。学生表现出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参与意识,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讨论,采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心理氛围,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样做的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求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准备好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并量出它们的底和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下列问题展开竞赛式讨论:1.用两个…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题是一种目标不确定的题型。它不仅是供学生练习的一种模式 ,对数学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现能力、创新精神也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几种类型及主要功能。一、条件开放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合理性这是一种答题者依据问题自由创设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题型。例如 ,在学习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后 ,出示这样的一题 :“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填上合适的条件。学生能填出不同的条件 :1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1 0厘米 ,高是 5厘米 ;2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上,北京市的孙贵合老师执教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渴望与兴奋,至今想起来还让我激动不已。是什么让我这么激动?是什么让我如此痴迷?我想,主要是缘于教师精妙的教学设计,缘于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及时捕捉,更缘于教师"创造"了生生对话的课堂。教师让学生把一条画有长16厘米线段且带有刻度的透明胶片剪  相似文献   

14.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恰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需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只教是什么,不教为什么”,“不教为什么这样想,只讲究反复做练习”;应该更多地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重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让学生充分获得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数学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图形的剪拼是数学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充分利用图形的剪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有关学生对判定定理SAS的理解是一大难点,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边、角的对应关系.传统的教学常常是从作图的角度予以解释,而这对部分学生又是一个难点.其实完全可以借助于等腰三角形的剪接来说明两边必须要夹边的原理.如图1,沿经过等腰△ABC...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培养学生想象力,以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下面就小学数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谈谈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作法.我在教学中常出一些估一估的题目,让学生练一练.如:在下面的等腰三角形中,所有的腰的长度都是2厘米.估一估,哪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教材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将原来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直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做法,改为利用图形旋转与平移变换后再将两图形进行拼合。这种改变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即变换的思想。教师教学时,应该牢牢地把握住教材的这种变化,让学生真正学习和理解这种几何变换的内涵。教学时不妨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非常重视解题教学,他认为:"一位好的数学教师或学生应努力保持好的解题胃口."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解题,更不能让学生盲目解题.解题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解题指导.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解题,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阅读质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主要问题有:(1)怎样用数方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角形的面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很多与几何有关的题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挖掘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法解题,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作为"四基"之一做了进一步明确,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切实有效地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需要教师把握好"四个阶段",即经历、感悟、反思、激活,让学生历经这几个阶段,使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得以丰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