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与训练王尊政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既是教学文言课文的标的,也是复习文言课文的准则。下面就大纲中提出的这三点要求分别做点复习说明。回.了解文言课...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介绍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中的12个理论要点,总称其为“原形阅读理论”。该理论认为课文阅读其本质上是思维活动,提出了“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这一对区分读文思维状态的新概念,并用阅读实验证明了这两种阅读思维印象的多项属性。丈中论述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场”生成规律和“文言文弱语感教学法”,属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用原形阅读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性收获。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现代语文教学包含文言阅读,文言课文虽然被编入了以白话课文为主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课文的阅读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特殊形态。这首先是由文言课文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读文思维状态按阅读者是否与课文思维流动方向一致而分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超原形阅读是阅读者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阅读者已有知识参照系对课文某一局部作观察和思考。课文被想象成由许多方面合成的综合体,可作形式与内涵两方面的各种解析,从而获得清晰的超原形阅读印象。“超原形阅读”概念有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新的深度上认识读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读文思维状态按阅读者的思维是否与课文思维流动方向一致而分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超原形阅读是阅读者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阅读者已有的知识参照系对课文某一局部作观察和思考。课文被想象成由许多方面合成的综合体,可作形式与内涵两方面的各种解析,从而获得清晰而深刻的超原形阅读印象。“超原形阅读”概念有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新的深度上认识读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材、学生、教师三方各以自己的方式决定着语文阅读课堂的生成。课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教材基本单位。学生的阅读思维可分为两种:原形阅读——顺着文思流动的方向而流动的阅读思维;超原形阅读——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课文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作思考的阅读思维。教师掌握“原形阅读理论”对于设计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会有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知识梳理]阅读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词汇量大,情况复杂。对阅读理解文言课文影响较大的是通假字、古今词义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几种情况。1、通假字。通,即通用;假,即借用。合起来称为通假。阅读文言课文,弄通语意,辨析通假字是必不可少的。通假字的一般规律是音同(音近)代替。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是凭借已知去获取未知。与现代文阅读相比,学生对文言文"已知"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课内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对高中文言文日常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一名合格的高三毕业生的要求,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高考复习备考须达到的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就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是靠平时日积月累获得的。江苏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古永莉 《甘肃教育》2014,(16):109-109
正一、导读为先,引导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  相似文献   

10.
程月 《现代语文》2008,(3):75-7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教学是一个难点,亦是一个热点。人教版高中6册语文课本共计有11个单元44篇文言课文,占了全部教学内容的32%。教材说明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现行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亦有相当分量。可见文言文始终是语文教材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解读文本,让学生领悟阅读方法,积累学习经验。但是,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没有新鲜感,只有厌倦感。因此,教学中,教师通过核心语句、诗文对照、文言素材和故事资源等陌生化手段,创设读书情境,使学生在津津有味中品读文本,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相似文献   

12.
汉语成语是阅读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即要求“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也提出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而由于成语大多脱胎于文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含义和用法,必然常常显现于成语之中。因此,巧借成语,奠定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也就理所当然了。巧借成语,有助于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重在培养阅读能力武景云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体会是,从课文教学中培养,从指导课外阅读上培养。一、从课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课文是体现语言、词汇、语法及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综合材料。因此,课文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4.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基本思想”、“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作简要评析矿。这类文言文往往需要学生识记课文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呈现出了“稳中有变”的特点。“稳”体现在了阅读材料的选择上。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文本,大都看教材。由于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因而文言课文也不尽相同。源自教材中的篇目,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复习范围的确定,对今后的文言文教学有积极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教好初中文言文,我们有必要对《大纲》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所了解。《大纲》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如下: 高一:“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浅易的文言课文。”(阅读)  相似文献   

17.
正文言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文言实词也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难点,年年必考。虽然现代词语仍保留了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但大部分文言词语的词义变化灵活,意思不易确定,因而合理推断词义在考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逐字逐句的讲解,那么学生只能理解教师教过的课文,而很难做到课外的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学生推断词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才能获得考试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8.
1984年高考试卷中出现阅读题以来,语文教学就流行了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高考语文题大多与课文学习无关,因而有相当一批老师或学生往往忽视了对课文的研习。事实上语文的整体能力无一不是从课文中来的。一、理解虚词提高阅读能力“(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此话原意是:A.现代记者、作家受到批评,是因为他们滥用文言词语,影响很坏。B.学习写白话文而必须求助于文言文,这说明某  相似文献   

19.
在文言单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可以从文本语言、人物形象、历史文化三个层面入手。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具体探讨了在文言单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几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是预测阅读单元。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注重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借助课文旁批、课文题目、课文留白、勾连作者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预测,并引导学生将预测阅读的策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落实预测策略的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