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分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出了科学预想。他们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两种模式:一是城市工业迁往乡村而实现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二是农村经济中自发形成的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很好途径,允许人口的自由迁移与全面流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在当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本地"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同时进行。今后,还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加农村教育培训等等,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乡土中国面临来自城市的各种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各种危机,反思农村教育现状及其推行模式,指出"位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发展乡村特色教育,实现教育回归生活,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乡村教育的路径,对于帮助迷失的乡土中国走出困境,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的早期工业化思想来自于他的文化思想,是其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现代化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文化,由于西方的侵略,中国既有的社会结构遭到破坏,西方式的新的社会结构又没能建立,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亦是文化问题。因此,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重新建设一个社会的组织构造,并将农村的复兴和农业的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进而,他主张中国的工业化应该走一条以培养有效需求为动力的、由农业到工业、以合作社为主体进行非营利式经营的发展道路,我们称之为"迂回式工业化道路"。这一思想与其对中国国情的特殊认识紧密联系,他试图以乡村建设运动的方式实现文化建国,刷新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但却过于重视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社会变迁,忽视了对工业发展自身规律的探讨。而对国家和政府的未来走向所持的悲观论调又决定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救济方案显得消沉和被动,缺乏实现的可能性。但其对农业的重视、对乡村工业的关照、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仍然是其工业化思想的闪光点,这对于现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难以吸收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这个前提从中国近代延伸到当代依然存在。它要求发展中国经济须兼顾农业和工业,实行乡村和城市的相互补充。只有如此才有望解决单一城市化难以应对的劳动力就业、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等发展瓶颈,而“南通模式”的精华恰恰是农业工业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现今在江、浙、粤、闽等地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与农村经济密不可分,显示出“南通模式”的发展理念不仅在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中具有开拓性,也对当前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战略性启发意义。张謇研究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近代史领域。将张謇及其事业置于古今变动的历史长河中进行整体考量,将“南通模式”与国情、时代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征相联系进行评判.是深化张謇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人看来,费孝通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他是中国本土民族志学者中在西方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人;二、他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乡土经济和制度,介绍中国人和英美人民与社会的高产作家;三、他是温和建言的上层政治家。费孝通是中国乡村工业化主张的提出者和终生实践者。他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创建、并于"文革"后重建了中国高校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也战略性地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研究工作,这些努力都推进了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体制、不同阶段,工业化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全国人大代表、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世臻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做出的英明决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认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完整含义。他认为,目前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存在着五大"误区"。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载体,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有代表性的关键。壮大辽宁县域经济必须在推进"农三化"上寻求突破。首先要对辽宁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进行客观认识和整体评价。通过对辽宁省县域"农三化"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指出中国乡村教育一方面要"适合乡村实际生活",另一方面要面向现代化,"与城市打成一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立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指出中国乡村教育一方面要"适合乡村实际生活",另一方面要面向现代化,"与城市打成一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立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生利"乡村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清楚地了解中国乡村教育不适应本地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的问题,给予分析性的批判,提出解决乡村教育弊端的发展方向在于"生利",培养学生的技能。基于此,他思考建设"生利"乡村学校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问题,并且把生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农村发展仍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从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质量以及推进农村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个方面深化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在20年代关于“抒情诗的小说”和“乡土小说”写作的理论倡导着重于三点:强调乡土色彩;乡土文学是形成作家个性的一个基本要素;乡土文学是进入世界文学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废名早期的小说中有乡土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中承载了他对乡村世界批判性的现实观照,到中后期他完全行走在他的老师周作人枣生所预设的途程中,他的田园诗化小说,显示了我国现代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样化风格。  相似文献   

12.
废名是现代学史上的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平淡朴讷的风格与他参禅悟道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章友他的生平、人品和作品三方面对此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主题.在现代中国社会背景下,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及其理论在解释人际关系方面仍不失其适用性,它描绘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基本行动结构,但是其中关于个体行动逻辑的论断则需要深化扩展.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个体在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中的行动逻辑已经从单一的道德要素演变成了多种逻辑,包括情感逻辑、伦常逻辑、面子逻辑、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和公义逻辑,且各种逻辑在差序格局中有各自适用的边界,对应形成不同类型的人际互动关系.在人际互动中,应用适宜的行动逻辑会产出有效的关系,误用或错用行动逻辑就会导致关系无效,甚至破裂.  相似文献   

14.
正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科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现代工业发展需求,探索学子"各尽所能"、社会"各取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大学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根据成功的实践总结出所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的优秀特征,界定出工业发展召唤的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及共性规律,据此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大量产学研合作,以企业为主要培养场地,采用实习制、科研项目制、联合研发中心制、联合硕士/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制、企业挂职制等,构建了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生产链,取得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从二十年代初废名出现到现在,废名研究一直是寂寞的。在废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重要日子里,本将分三个阶段对现有的废名研究作一个综述,向研究界展示废名研究的整体状况,以利于废名研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五四”短篇小说的重镇,废名的小说有其独到的美学追求。不同视野下的《桃园》呈现出废名小说的多元内蕴。在对小说生命无奈的凄凉和时美好生活的渴望的双重解读中,我们能领悟到小说中的现代意义和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二题     
韩非的死因是韩非研究中的一个悬案,但却没引起关注。韩非《说难》应该是其身受图固之后的心迹记录。因此,韩非的死固,乃其语言触犯了秦王或秦王身边的宠臣。这是其性格悲剧的结果。就思想发展的必然性来说,韩非既然喜刑名法术之学,既然是法家理论系统的集大成者,道自然是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必然归宿,因此作《解老》、《喻老》当然就是一种归宿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法治”思想理论基于苟子“性恶论”思想,并批判地吸收墨家的“尚同”思想,同时对黄老“法”、“术”、“势”思想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合,吸收其法治、术治、势治思想,最终确立了韩非子的哲学思想,对秦朝乃至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集权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非是当代文坛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其《人海沉思录》具有很高的学术品格,在大胆引入随笔这种“舶来”文体的同时,也自觉汲纳了此种文体所擅长的精神思辨特点,从而将学术建设与思想言说有机地嫁接于一本,构成了思想对学术的引领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教育虽在理念上形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保障该模式顺利推行的制度建设则相对落后,尤其是保障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现的法律制度更是缺失,未能成为推动社会产业、经济以及教育本身发展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目前,应从职业教育发展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以及法律困境入手,积极探寻并构建我国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制度体系,这种法律制度的构建应当以经济的发展为驱动,政府在其中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法律体系的内容应当包括高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主体权利与义务的规定、高职教育的执法监督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