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学期我校实施"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我听到了一堂关于《可能性》的数学课,课堂上孩子们始终高举着小手,嫩嫩的小脸上闪着激动的红光,课堂上不断传来孩子们愉快的笑声。下课后,我忍不住问一个小女孩:"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呀?""太有意思了,太好玩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我要来了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构思和设计过程:上个学期,我报名参加了每周六上午的创新课堂,课堂上老师除了教我们创新方法、分析创新案例,带我们体验创新作品,还有动手环节。我最喜欢的就是动手环节,不但有趣,做出来的作品还可以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有一次创新课的主题是“找需要”,老师介绍了许多发明案例,之后要求我们填写创意单。  相似文献   

3.
[案例]苏教版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个烂熟于心的故事。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该课,老师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再加上表演更是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即将结束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想对狐狸和乌鸦说些什么?”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乌鸦说,你因为喜欢听奉承的话,上了狐狸的当,以后可要吸取教训啊!”老师微笑着点头“。我想对乌鸦说‘:乌鸦呀!忠言逆耳利于行,动听的话并不一定就是好话。”又有学生说“:狐狸你太狡猾了,自己不劳动,反而骗乌鸦的肉,真是个大坏蛋。”老…  相似文献   

4.
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了与传统教过程相反的翻转课堂。在“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教材整合→难点精选→教学设计→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总结反思”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一、题的确立“创新杯”全校教师课堂大赛赛事正旺。我也听了几位同学科老师的课,可以用各具风采来评价。心中暗暗佩服,但也暗自嘀咕:我后面的课该怎么上?上公开课应该选择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文章,以求扬长避短,这谁都知道。我最喜欢的是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可  相似文献   

6.
去年听成都七中邹老师的课堂实录《湖心亭看雪》,印象特别深的是邹老师的课堂充满朗朗读书声!看到孩子们这节课兴致勃勃的多次、多种形式的读课文,通过品读去品语言,悟情感,课堂很活跃,孩子们对课文理解深入,很多孩子当堂都会背一些内容,效率很高。对比很多语文课堂,老师分析多,学生笔记多,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主动参与少,课堂疲软的情况,不免感慨:初中语文课堂就应该像邹老师的这堂课一样,应该让初中的语文课堂书声朗朗啊!  相似文献   

7.
施维玮 《科教文汇》2010,(23):36-37
新课改进行的几年中,初中思品课从教材到课堂不断地进行改革,作为初中思品教师,我很想把思品课通过科学的方式上成老师好上、学生爱听的课。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试着根据假期所受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方法的尝试,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丽丽 《科教文汇》2009,(5):177-177
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实践性和逻辑性较强,属于纯理科的内容,是一块“没有多少甜味的饼干”。学生总是反映“物理难学,没有兴趣”,不象文科的内容有意思。总结这种情况,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发现文科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美,课上老师的讲解也是生动和谐,优美动听,不象理科课堂那样死板晦涩。所以我考虑将美引人物理课堂,凸显物理课上的情景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提高学习效率。以下将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世英 《科教文汇》2014,(20):32-32
长期以来,一些政治课老师在对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往往会感到比较头疼,甚至他们认为,哲学课枯燥乏味,过于抽象,难于理解,学生不感兴趣。于是出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面对老师的提问要么鸦雀无声,要么集体合唱等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克服学生对哲学原理的“恐惧症”?如何让哲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这是每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审视且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奇怪的语文课轻推眼镜,微微抬头,嘴角上扬的同时,我推开了教室的门。“小邦老师好!”这是迎客铃的声音。同学们见我进来,立刻拥了上来。“小邦老师,这节课不是语文课吗?您怎么把教室设置成厨艺课的场景了?”“小邦老师,您是要请我们吃午饭吧!”“我猜老师设错了场景!”……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遇到了北京市延静里中学初三某班的班主任商老师。谈起学校的情况,他问我,“你知道现在学生最喜欢上什么课?”“语文,”我脱口而出。他蜕,“错了,是体育课。”“为什么?”“现在你问学生最讨厌什么,10个学生中有8个会告诉你讨厌学习,他们很想轻  相似文献   

12.
科技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光的色散”实验,并且讲解了物体的颜色之谜,但对“物体颜色本质”解释与我平时的实际经验很不一致,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萍 《科教文汇》2014,(29):178-179
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在语文教学中创造“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米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又缺少信心和勇气的孩子。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从无顾忌,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可到了三年级我却改变了,可能是因为有一次回答错一个问题,招来同学嘲笑的原因吧!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我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生怕听到从前那种嘲笑声。有时候,我想的答案和正确答案一模一样,我仍不愿意举手!我的手什么时候才能减轻重量呢?我该怎么办呢?小米老师,你能教我如何恢复信心吗? 忆儿小忆: 你好!你想举手又不敢举,几年前自己在课堂上答错的情景还深印在脑海里是吧? 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明天在课堂上,老师像往常一样提问。你举起了手!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这次老师看到你了,希望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站起来,说出了答案。“哄”,同学们又笑了,你的大脑一片空白,站在那里不知怎样才好。现在请你睁开眼睛,怎么样呢?自己好好的。但刚才自己像别人一样举  相似文献   

15.
李梦辉 《金秋科苑》2010,(10):247-247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政治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讲大道理”,就是“说教课”,毫无乐趣可言,这是因为呆板的传统课堂模式难以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课堂环节的设计要巧妙,能吸引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孙建华 《科教文汇》2013,(12):146-146,15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学生的辅导者。作为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课能上得更好,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们对学习积极、主动,且热情高涨。所以,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如何营造课堂氛围呢?本文就此问题阐述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应是“轻松、愉悦的”、“充满感情的”且“多维互动的”。旨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耀 《中国科技信息》2006,(4):265-265,274
在2002年12月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百课万人”创新课观摩活动中,我在《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学生交流环节上采用了科学答辩的方式,受到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章鼎儿老师也对这种方式给予肯定。现在谈谈我对实施这种交流方式中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户外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正在进行我班的特色活动——“小远足”。这秋天午后的阳光真不愧为“秋老虎”,两圈过后,孩子们个个脸上挂着汗珠,速度也慢了许多,显然是又累又热了。正在这时,胖胖的孙丙玺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咱歇会儿吧,累死我们了,你看我都满头大汗、汗流满面了!  相似文献   

19.
陈维刚 《科教文汇》2009,(26):124-124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文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互相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这对提升整体教研水平,改进教法和学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参加“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后的一些观点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校园幽默     
《知识窗》2013,(1):33-33
寻人启事 一个美术老师小有名气,某报对他进行了较大篇幅报道,并附有照片。 于是,他在课上自吹:“最近总有同学和我说,老师你真行,上了报纸还登了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