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文化哲学蕴含着“和谐平衡,阴阳共生”的理念,它是阴阳之间的内在平衡和动态平衡,是一种永不间断的稳定状态。同样,以“言”“意”兼得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就能兼顾“物质”和“精神”,既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2.
(一)对孔子思想,包括他的中庸思想的评价,长期以来,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间,认识上也是很不一致的。这固然主要是由于孔子思想的复杂性以及“左”的思想与路线的干扰与破坏所致,但也与我们研究工作的思想方法有关系。最近,重读《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和《毛泽东书信选集》,从毛泽东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评论中深受启发,感到它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好地批判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促使沉淀溶解米脂中学高治平我们通常所说的“沉淀”,指的是难溶物质。难溶物质在水中并不是一点也不溶,只是溶解的量极少。难溶物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的动态平衡。例如: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就可以使沉淀溶解。要使沉淀溶解,使上面...  相似文献   

4.
<正>“共点力的平衡”是高中物理力学版块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它是学生在掌握了静态平衡、受力分析及平衡条件使用方法后,再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学习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设置有“共点力的平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动态平衡及动态平衡在题目中的关键性描述,区分动态图解法、解析法和相似三角形法,并学会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中庸思想按照西方对哲学一词的理解可视为“道德的哲学”,它是由“道德的进路”化升出的智慧。从这一特征来看,它又可称之为“流动哲学”。本文从“义中”、“时中”、“次中”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构成这一“流动哲学”的智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的准则。它强调阴阳对立面的统一平衡是产生发展万物的根本原因,主张用中执中必须依对象予以具体认知评价.并及时采以相应合理的用中执中行为,包含了超前的而为人类独有的仁爱思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构成了社会稳定、安宁与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中庸思想为孔子首倡,并为历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和充实。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道德标准、方法论和世界观为统一体,其归结点是“诚”。该理论在儒家中庸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凸显,具有很强的普世性价值。在现实社会中,中庸思想仍为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曾用“温凉”一词来形容中国人的性格。“温凉”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调和,能逆发热烈,但也能归于恬静。只不过你所看到的“温凉”只是其表面,其实,它是多种相反相成的性情相融合而达成的一种奇妙的平衡。古人万事强调中庸、平衡,做人似乎亦是如此,因此《尚书》一书中才会提到正直者要加以温和,宽厚者须辅以严肃。我们平日读书会发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扁平人物与立体人物。前者性格类型单一,  相似文献   

9.
物体平衡是力学的基础,它往往涉及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多方面的物理知识和方法,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类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临界问题、极值问题.本文以实例对这三类平衡问题进行讨论.1.动态平衡在有关物体平衡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它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此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求解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平衡是力学中最基本的问题,而动态平衡又是平衡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题型.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这类问题的解法作一个,全面了解.图示法是求解动态平衡的常用方法,但也有部分此类题目用图示法求解并不适用.下面介绍动态平衡的另外一种解法——相似三角形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酷”是一个多么富有魅力的字眼。对我们来说,它也许只是一个渲泄的借口,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一种反抗手段,可当我们过足“新新人类”的瘾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我们一路走过后留下的足迹,很幼稚,也很清晰。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现象上阐述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匀速转动状态;从动力学的角度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对于刚体转动力矩为零).依据实际场景将平衡分为“固定型”平衡、动态平衡和临界状态的平衡三种.  相似文献   

13.
“课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私人的意义,一种公共的希望。课程不只是我们劳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劳作的成果,在转变我们的同时也转变自身。”  相似文献   

14.
中庸思想是周作人世界观的一个部分,也是他的方法论的一种基本原则.本文着重考察周作人中庸思想的中外文化渊源,试图客观地评估它对周氏的人生观、处事态度、文化艺术观及文学创作的错综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状态,前几年, 社会呼吁要给学生“减负”,但也只是一时,没有长久坚持,我 们市区有所学校曾经还提倡一种口号——“书包不带回家”,可 是那也只是没有书面作业,其他形式的作业变相而出,“应试教 育”我们不容易改变它,所以只能去适应它,当然,在这种情况 我们的孩了们知识面非常广,解题能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曾用“温凉”一词来形容中国人的性格。“温凉”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调和,能逆发热烈,但也能归于恬静。只不过你所看到的“温凉”只是其表面,其实,它是多种相反相成的性情相融合而达成的一种奇妙的平衡。古人万事强调中庸、平衡,做人似乎亦是如此,因此《尚书》一书中才会提到对正直者要加以温和,对宽厚者须辅以严肃。  相似文献   

17.
中庸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切身实践的“至德”.它博大精深,是最富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有过深刻的影响,在国人心目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庸是“中”和“和”的统一体.中庸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也不是和稀泥的调和主义,它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具体可概括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权变损益”、“和而不同”四大原则.从管理学的角度考虑,中庸具有其独有的管理内涵.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理念管理存在,更是一种技术管理和目标管理,这三者组成了独特的“中庸式管理”.而中庸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追求整体的和谐.总之,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庸思想所体现的管理哲学意义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这节教材时面临这样几个难点:1.化学平衡状态本身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建立。2.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状态也随之改变。3.化学平衡过程中“动”与“平衡”的关系是什么?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难在脑子里产生一个完整的化学情景。用传统讲解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CAI课件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愉快而又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具有“文学”和“文化”两重属性.因此.对经典的任何当代或具体化解读其实只是一种立足于“当前”和“自我”的“误读”。由于现时的观念总处于嬗变与更新之中.因此经典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界定。也就是说.经典永远处于人的“确立”之中。后现代的最终本质,恰恰是理性的.它用一种漠然的、否定的方式指证了精神深处的无奈与绝望。因此,后现代主义远非“结果”.而只是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语境.它不是“终结”.而恰恰是“开始”。消费时代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更为宽泛的文化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跳出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的狭小圈子,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永远变化着的经典时代成为可能.也使经典跳出一种秩小的界定,融入众多精神因素与价值因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孙志毅 《师道》2004,(8):14-14
“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有一次,能言善辨的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有点不及。”子贡又问:“那么子贡是否更好一些?”孔子说:“过犹不及啊。”过犹不及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形象的诠释。尽管“文革”时把中庸很批判了一通,其实毛泽东对此评价甚高:“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它是我们老祖宗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一大发现,充分显示着中国人的性格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