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颖 《新闻前哨》2006,(12):42-43
这是一个媒体飞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时代,处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挤压下的传统纸质媒体无不竭尽所能,求新寻变。它们一方面通过提高报道的深度与力度继续巩固自己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紧跟“读图时代”、“视觉革命”的时代风向,倡导以生动、美观的图形化内容来报道、阐释新闻。图片、插图、图表等视觉元素在现代报纸编辑中已不再是简单地丰富、美化新闻报道,一场从“写新闻”到“画新闻”的角色转换正在悄悄进行。  相似文献   

2.
资讯时代的媒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独家新闻”的空间越来越小,无论是电视还是平面媒体,比“惊曝”,比“刺激”,比“视觉冲击力”已成为媒体间搏杀的重要手段。寻找“卖点”、“猛料”以吸引受众眼球,也成了一些记者的新闻策划人每天殚精竭虑之事。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4.
“神七”飞天,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报道“神七”,中外媒体竞争十分激烈。回顾这场紧张、难忘的新闻大战,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脑海里: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纸质媒体靠什么才能在与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家广播媒体在新闻竞争中日益强化记者连线报道。笔者认为广播要实现抢先传播优势,吸引听众并提高受众到达率的竞争目的,记者连线报道是最大利器;而要做好广播的连线报道必须做到选取最有特点的新闻现场,强化报道的“画面”思维,并在注重语言表达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场音响,增加听众的现场感,从而调动听众的联想力,让听众在收听新闻时有“看”到新闻现场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刘艺 《视听》2023,(8):134-136
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正襟危坐式的新闻语态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主流媒体纷纷探索更接地气、更亲民、更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语态,“Vlog+新闻”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主流媒体过去传统刻板的新闻语态。实践证明,“Vlog+新闻”这种人格化、碎片化、平视化的报道方式,给受众制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它没有直接和强迫式地进行观点输出,更能适应当下“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7.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0,(10):38-38
近来年,随着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形式上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一句话新闻”这一报道形式。“一句话新闻”在节目、栏目或版面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提高,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外媒体更是如此,当前国外一些著名的广播电台播出的每一档新闻节目中,每篇稿件都很短,许多就是“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报道形式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众心理的改变和编辑记者新闻写作观念的改变。受众对许多事情只想了…  相似文献   

8.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手段,相对于纸质媒体而言,更擅长表达形象、动态的事物,而对抽象的心理活动、政策理论和统计数字则缺乏足够的表现力,这一特点在电视经济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我们除了用解说词补充画面之不足外,还应借助动画、字幕、图表和照片等形象化的材料去表现。那种忽视画面作用,仅靠数字罗列和文字解说的公文式经济新闻是绝不可能赢得观众的.因为它没有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缺乏视听合一的特点,势必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围绕这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全天候现场直播: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新闻网站纷纷推出神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滚动播出。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这种现场直播式报道,给以出“隔日”新闻为主的平面媒体带来空前压力。面对“神六报道”的严峻形势,我们潜下心来精心准备,《新晚报》在”神六飞天”成功当日出了6个新闻版,外加一个32版的“神六号外”,“神六“顺利返回又出了6个新闻版,这次报道无论从质到量都赢得了读者的认可。总结这次”神六报道”的经验,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同样能“出彩儿”。  相似文献   

11.
顾相林 《青年记者》2007,(14):121-121
电视新闻宣传在媒体竞争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形声并茂,快速高效。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固有的优势也在弱化。笔者认为,电视必须正确处理好动态消息与深度报道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新”与“深”的关系,才能不断拉长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党报,在做好节会程序性报道、满足“规定动作”需要的同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选动作”实现对这一重要报道资源的深度开掘?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博会报道中,湖北日报积极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王文婧 《新闻世界》2008,(12):78-79
“9.11”被视为“改变一切”的恐怖袭击事件,此后发生了数次局部战争,美国作为主要参战国将媒体纳入其全球宣传战略部署之中,从而左右了战争状态下的媒体报道。而“9·11”对战时新闻的影响又出于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关系一直影响着其后的非战争状态下的新闻报道,继而对全球化媒体产生冲击。本文从美国媒体由“无冕之王”到“牧羊犬”的蜕变,美国记者在“客观中立报道”和“爱国主义高涨”间的举步维艰,以及全球新闻传媒议程的构建由“他们的新闻”转变为“我们的新闻”来剖析“9·11”事件对全球化媒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新闻爱好者》2006,(10S):53-53
在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平面印刷媒体和新闻通讯社对图片新闻和视觉新闻越来越重视。其实,在中国新闻界最早提倡写“视觉新闻”的是新华社原社长、名记穆青先生。他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写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公布在即。为“规划”开好局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是今年国内新闻单位的重大宣传任务之一。在传统媒体强调报道创新、新媒体传播力与日俱增的当下,电视报道想有所突破.就有必要着力强化报道的贴近性。这既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特色优势。又能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和注意力。  相似文献   

16.
张兴 《视听界》2008,(4):82-83
新闻活动是电视媒体整合资源,组织、策划或参与新闻事件,吸引受众关注和参与,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的一种媒介要件。如果我们把捕获新闻的能力称为第一只新闻“眼”,那么策划新闻活动的能力则可称为第二只新闻“眼”。  相似文献   

17.
朱飞 《新闻世界》2009,(11):52-53
隐性采访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公开自己的身份或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秘密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是一种辅助性的特殊采访方式。对于电视记者来说,隐性采访更有其特殊意义,特别是揭露性、批评性的报道,可有效获取这类新闻事实,尤其是隐性采访中采集到的现场声和图像更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收视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视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强了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让传统报业不得不积极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起步较晚的新闻摄影报道也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和喜悦。伴随着“网络一代”的成长,主要通过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受众数量在迅速减少,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夹击。例如在对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传统的纸质媒体很明显地败下阵来,它不仅落在了电视后面,也无法赶上网络,其中新闻摄影记者的静态图片报道也随着纸质媒体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作为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具有诸多优势。电视媒体,特别是电视节目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同时融合新元素、加入新环节,推陈出新,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独特”性电视与纸质媒体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画面形象的可视性。因此,电视新闻导语与纸质媒体新闻导语相比也有它的独特性。如在记者节当天,丽水各家媒体都以不同的形式报道了与记者节有关的新闻,《处州晚报》的记者写了下面的导语:记者这个职业对于市民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神秘的,今天是我国第三个记者节,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记者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