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2.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手合一的感觉。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两种多球训练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球训练是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技术、专项素质及意志品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本文以少儿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论证“一球一击”与“一球多击”两种主要训练方法,以减少盲动性。  相似文献   

4.
正手攻球的启蒙教学是少儿兵乓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少儿运动员形成正确规范的正手攻球手法,笔者结合自己在乒乓球启蒙训练中的体会,提出了一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项目完整技术的基石,也是初学者最先学习的进攻技术,在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中,教练员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动作技术的稳定发挥以及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在教授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过程中.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针对乒乓球初学者正手攻球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8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实验中,实验组采用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以"强化转重心"法;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教法。实验结果表明,前者正手攻球的技术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后者.建议在大学生乒乓球教学和训练中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7.
对乒乓球改大球后正手攻球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乒乓球直径由 38毫米改为 40毫米后,对日常训练提出了新的挑战。 4月份在日本举行的 46届世乒赛是对大球进攻技术的一次检验。本文拟对乒乓球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技术—正手攻球在改大球后的训练方法做一探讨。   一、加强全台进攻意识的培养   在乒乓球技术中,正手攻球技术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因为它是比赛中争取主动、威慑对手,颇具杀伤力的主要得分手段。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如能够全台进攻,那么正手攻球的优势则更明显。但是在使用小球时,由于球速快,全台进攻的难度很大。改用大球后,球的飞行速度减慢,这就为全台进攻赢得…  相似文献   

8.
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针对少儿学习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从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逐一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多球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旨在为提高少儿启蒙阶段的训练效率和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于洋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218-220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少年儿童网球初级阶段多球训练法中"一球一击"和"单球"两种不同的训练手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乒乓球运动中,正手攻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正手攻球动作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个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和有无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志。在训练和比赛中,正手攻球既体现积极主动、快速灵活的技术风格,又是得分致胜的重要法宝。 因此,有经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历来注重正手攻球的训练和运用,并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11.
训练科学、科学训练与训练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训练科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对训练工作的依附、综合性和对因果关系的密切关注等);说明了科学训练与非科学训练的界限,以及存在的种种矛盾(如整体与局部、规律与事实、突变与渐变等);阐述了训练科学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实施过程,提出了训练科学化即训练效益最大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训练科学、科学训练与训练科学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训练科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对训练工作的依附、综合性和对因果关系的密切关注等);说明了科学训练与非科学训练的界限,以及存在的种种矛盾(如整体与局部、规律与事实、突变与渐变等);阐述了训练科学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实施过程,提出了训练科学化即训练效益最大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耐力运动员较少进行力量训练,主要担心肌肉肥大对毛细血管和线粒体功能产生潜在负性的影响。但是肌肉的无氧工作能力、肌肉力量和肌肉的爆发力可能影响耐力运动项目的成绩。力量训练能够提高神经肌肉特征和无氧代谢能力。耐力训练中嵌入力量训练的训练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成绩。  相似文献   

14.
体育项目中的训练与过度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多种症状都支持对过度训练(OT)的探查。测量血清尿素(SU)和血清肌氨酸激酶(CK)值,除了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诊断和分析之外,也用于对运动员日常训练状态进行监控。因此,我们将根据不同运动员,同一运动员的不同状态,对这些指标的意义进行检验。方法:测试时象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赛艇运动员,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对这些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测试。结果:6981例血清尿素测试样本(男运动员717人,女运动员285人)表明, 数据呈现出一种轻微不对称的正态分布态势(男运动员80%,5~7mmol·L-1;女运动员75%, 4~6mmol·L-1)。女运动员的数值比男运动员约低1.5mmol·L-1,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以 8.3mmol·L-1(男运动员)和7.0mmol·L-1(女运动员)作为判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固定阈值是不可靠的。在运动训练中,肌氨酸激酶(CK)也已被作为判定肌肉紧张的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价。2790例肌氨酸激酶测试样本(男运动员497人,女运动员350人)显示,数据的频率分布为不对称的正态分布,在100—250U·L-1的区域内具有明显偏向高值区域的趋势,在250~ 350U·L-1和1000~2000U·L-1范围内分布频数明显升高。男运动员的最高值为3000U·L- 1,女运动员最高值为1150U·L-1,个体差异显著。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低的运动员显示出小的数值变化;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高的运动员在数值上显示出显著的变化波动。结论:这两个参数也许都有助于从大量样本中测定个人数值基准线。对这两个参数的测量至少应该在标准条件下每3天进行一次。如果在一段时间的训练(2—4天)后同时观察到参数数值显著升高和训练耐受力降低,则表明机体的分解/合成代谢活动或训练耐受力不足的可能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上期杂志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足球训练学的一些初级内容,本期为大家带来的则是特种训练和争议之‘七伤拳'.即训练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和一些争议点。  相似文献   

16.
17.
目标控制训练法与射击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控制训练法是一种以明确的目标任务,引导、激发运动员的自觉性与能动性,达到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过程与方法。它运用了系统思想、控制论、管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许多原理,结合了我国射击训练的实践经验,经实践证实是一种切实可行具有活力与优势的射击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重视训练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天天临近,各支国家集训队的备战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影响备战的相关因素方方面面,怎样才能使备战训练工作的效益和成果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每一支队伍认真深思的。一、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需要理论指导近几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战绩可喜可贺令世人瞩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我们队伍中的一些项目十几年来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比赛,其他小的比赛就更不用说了,有些队伍甚至长期在国外训练,但水平仍然上不去。如果究其原因,难道还能说锻炼机会少,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当今国内足球训练中常用的身体训练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荷兰讲师讲的:“足球训练就是身体训练。”探讨足球比赛的构成要素在身体训练中的作用,并指出了身体训练在足球训练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