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决定了该项运动是全面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种有价值的健身方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学校开展篮球活动,特别是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内广泛开展篮球运动,对完成全民健身计划,有着重要意义.学校篮球活动的开展形式与方法,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突出开展篮球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佳木斯市体育设施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进行了关于大众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佳木斯社区运动场地还不能满足大众的篮球运动需求,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佳木斯社区大众篮球运动参与状况不是很好,距离全民健身标准水平还相差很远;佳木斯社区场地设施是提高大众篮球运动程度的重要条件;佳木斯社区篮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根据此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此促进佳木斯市健身运动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多学科理论,采用综合方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现有的体育资源难以满足社区成员体育健身之需求.破解社区群众体育健身难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不仅满足了学校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学生和社区居民个性化体育锻炼及体育教育的需求,对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社区建设与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学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体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体育场地设施的公益性和市场化;社区群体的全员化和个性化;体育消费的观念转变;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本文对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现状,近期“全民健身工程”的新发展与未来走向,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体育健身信息服务的环境、用户的需求、服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服务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个性化和交互传播理念;用户需求更加个性化;信息内容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服务模式强调资源共享.这些变化对社区依托于网络开展体育健身信息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社区用户提供体育健身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锁宁 《体育世界》2011,(7):119-120
在进行篮球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抗压训练、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能力、自信心、健身意识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篮球课对心理健康培养确实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由于篮球运动的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篮球运动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和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的多功能性,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区健身环境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释社区健身环境的概念及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探讨社区健身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即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管理的水平及有效性、有利于促进社区体育建设、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对健身的多元需求。分析社区健身环境评价的内涵、基本特点,结合“以人为本”、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多元化、突出地方特色等方面,提出社区健身环境评价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健身指导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作用和地位、参与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指导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探索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基本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何文清 《四川体育科学》2011,(4):117-119,133
农村地区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地段,一直面临着经济落后、农民健身意识淡薄和体育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近年来,篮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呈迅猛发展的趋势,成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动器。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视角去审视我国农村篮球运动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健身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文化学理论为基础,论述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健身需求,全面分析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等现状,进而提出现阶段在社区体育文化健身需求建设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青少年的角度讨论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健身的相关问题,并弄清篮球运动健身的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求明确篮球运动健身存在的现实意义,并为篮球运动健身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趣味篮球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趣味篮球能丰富社区体育内容并将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同时提出了发展我国趣味篮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篮球文化的特点,以及篮球文化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作为文化性的篮球,它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功能。因此篮球文化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良好的体格方面、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方面,对学校改进体育设施,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方面、课的质量方面、教学制度等几个方面来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篮球文化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文化是校园内部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校园文化为根基,以体育行为作为重要特征,具备健身、娱乐、教育等多方面功能。篮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非常深刻,既能够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也能够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载体。对此,高校要重视篮球运动的组织开展,有效分析和把握篮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积极影响,顺利达成高校全面育人目标,凸显出篮球文化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篮球运动因具有对抗性、集体性、观赏性和健身性的特点,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作为我国最流行的运动方式之一。这项运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性,并且能起到的健身健美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笔者认为要在自组织的视野下推进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就必须在自组织视野下提高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篮球运动员学习篮球的主动性和开放性,认识和理解好非线性相互之间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对篮球运动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利用涨落机制对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掌握开放体系,结合非线性作用和涨落作用来推进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达到非平衡态的自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方欣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5):550-552
如何做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是教练员(体育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发展专项技术水平较慢,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个人技术相对得不到较好的发挥,这是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学期间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没有定位,只抓技、战术会导致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黄乐乐 《冰雪运动》2015,(2):84-88,96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身体健康对生活品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了解安徽省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对提高居民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蚌埠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据统计、观察法等方法对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整体上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也有所增加,大多数居民消费水平有限,缺乏健身意识;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专业的体育指导,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提供的场地设施是影响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普及健身知识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和社区体育器材的数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体育消费;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提高对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大学校园篮球运动及文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校园篮球文化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大学校园篮球文化的几点措施,以期在推动大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湘鄂渝黔边区城市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阐述了湘鄂渝黔边区城市社区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湘鄂渝黔边区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的可行性,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和湘鄂渝黔边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