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成都大学是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典型代表。文章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大学文化三个方面对城市型综合大学进行了研究,提出办学定住为综合型、教学型、地方和应用型本科大学;办学特色体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校服务空间和地域方面;最后提出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具体表现在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某一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研究该类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科学发展观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的指导思想。本文对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地方师范大学应突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方向,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旨定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上。突出办学的“地方性”、“服务性”,实施“播种希望”行动计划,构建融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海南师范大学推进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卓有成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省属师范大学办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办学定位是指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学科性质定位、服务方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多个方面。办学定位对大学发展与建设具有导向、凝聚和动力作用。省属师范大学属于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地方性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进入教师教育转型期,教师教育呈现开放化、专业化、一体化、终身化等趋势的背景下,省属师范大学办学目标要具有前瞻性,突出自己的特色;其办学类型与层次要符合学科比例和科研规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要体现时代性和区域性。因此,省属师范大学应走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荆楚理工学院办学实践为例,总结了荆楚理工学院在建设基层型大学的探索之路上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提出了建设"立足基层,志在高远"的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指出了基层型大学的核心特征是其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荆楚理工学院建设基层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基本目标,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6.
对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至今有学历教育说、精英教育说、通识教育说、职业化教育说、基础性教育说等多种观点。城市型大学法学教育应该采取何种办学定位和模式,才能办出特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依据城市型大学城市性和应用型的特点,提出通过教学方式改革、认知实践改革、与司法考试契合等方式,形成差异性的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办学宗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地方大学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地方大学要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就必须在理论上明确并在实践中解决好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等办学宗旨问题。  相似文献   

8.
办学类型定位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实施有效办学的前提。从对教学型大学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办学类型定位似乎与现实的办学模式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重视办学定位表述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实际的办学模式却背离办学定位。如办学过程中偏向学术性目标,追求上层次、上规模,较少考虑办学定位所确立的办学目标的区域性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分析办学模式趋同的原因,对教学型大学办学定位的地方性、应用性和职业型进行阐述,从而使教学型大学走上主动适应、追求特色的多样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转变、政府与大学的互动发展以及地方综合性大学自身内涵发展要求使得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变革成为必然。顺应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追求,临沂大学提出了创建"国内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为此,要凝练办学核心理念,审视培养目标,重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营造独具特色的大学创业文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向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0.
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举办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是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应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培养具有特色的各类人才.特色型大学的特色表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模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展特色型大学有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学、研的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认为:产学研合作办学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等改革,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要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双创”人才的一些做法及学生对“双创”教育的满意度,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措施。要注重构建全校联动的“双创”教育管理体系,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行业驱动的产教融合实训体系,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双创”师资体系,设置层次化的校内竞赛平台,并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高等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TQM)是完全可行的。高校人才培养 TQM思想包括 :人才培养质量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 ,而且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质量 ;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质量管理 ;TQM采取的是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TQM的特色反映在“事前管理 ,防患于未然”。 TQM体系是整个学校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罗广军 《成人教育》2019,39(5):39-43
新时代,社会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和继续教育改革需求为开放大学建设带来了机遇。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政策的模糊性给电大系统整体转型带来了困惑,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变给开放大学建设带来了挑战。开放大学应该担负起大学使命,发挥自身的开放性、区域性和系统性优势,明确"大学、体系和平台"三者综合定位,在服务定位、人才培养、资源整合、理念确定等方面着力,进而更好地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逐步优化学科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充分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主要培养途径,实行多元化考核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教育科研中存在违反同一律和违反矛盾律两种逻辑错误,导致教育科研工作出现科研目标"功利化"、过程"空虚化"及成果"伪效化"等问题。从逻辑视角分析其原因,学校与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缺乏,科研能力较低;教育科研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相分离。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准确把握其定位;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其科研素养;优化管理,构建教育科研工作长效机制;增强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间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践。  相似文献   

17.
走向社会中心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又存在或然性因素。现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是一个中心面的概念,由此决定了高校必须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高校分层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解决人才培养的粗放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细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发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领功能,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高校对外开放程度的根本途径。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为基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管理手段、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是科学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发现和总结了一系列凝聚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经验: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决议”等形式将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及“应用型办学定位”予以明确;以建设产业学院、调整专业(群)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方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设置模块化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改革学校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以“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引进来”“送出去”“双聘双挂”等多路径,来提升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这些如“火”的现场背后也存在如“冰”的困境: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理念与认识仍缺乏“共识”,仍存在“标签化”疑虑;地方高校各“关键要素”的转型仍存在能力、路径及机制等多方面障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短板,亟待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校来看待;要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地方转型高校“关键要素”的突破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分别从学生“参与式”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非常健全、各类高质量学习资源供给丰富多样、学生自主学习时长被纳入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学校图书馆空间功能分区合理有序等四个方面对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特色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国内高校在教育机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