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ài)汲(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王充《论衡》皮皮猪卡通编绘  相似文献   

2.
丁氏穿井     
<正>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ɡài)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相似文献   

3.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之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间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察传》篇。1990年4月广西第9次印刷)。当我串讲到“告之曰”这一句时,从上下文意来理  相似文献   

4.
公孙丑问曰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如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相似文献   

5.
一、意境的产生及发展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形成于唐代 ,最早可见的“意境”这一词当出于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 ,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 ,莹然掌中 ,然后用思 ,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 ,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 ,则得其真矣。…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是我国繁迷诗空中的双子星座,苏轼和辛弃疾则是我国绚烂词坛上的联璧双珠。同李杜诗一样,苏辛词也有着迥异的艺术风貌。长期以来,世皆以“豪放”涵盖苏辛词的艺术风格,百代相沿,似成定说。这种概括貌似符合,实为未切。对之发难者古已有之。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词家之有南北宋,以世言也;曰秦、柳,曰姜、张,以人言也,若东坡之于北宋,稼轩之于南宋,并独树一帜,不域于世,亦与他家绝殊。世第以‘豪放’目之,非知苏辛者也。”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也指出:“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之;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要想了解书法之"势",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势。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兵势篇》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何为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见图1示意:从"势"的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球、A1球是静止的,但站在下面的人也能感觉到它  相似文献   

8.
麦耘 《中国语文》2016,(4):498-499
1.平声的"累""累"在古代原作"纍"。《说文解字》糸部:"纍,缀得理也。一曰大索也。"对于"缀得理",段玉裁解释说:"缀者,合箸也。合箸得其理,则有条不紊,是曰纍。"《说文》叕部:"缀,合箸也。"段注:"联之以丝也。"那么"纍"就是用丝线联贯得很有条理的意思。段氏又引《礼记·乐记》:"纍纍乎端如贯珠"。陆德明《经典释文》注《乐记》云:"纍纍,本又作累,力追反。"折合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概念。这一概念始见于托名唐朝王昌龄所作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解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乃其真矣。”由此可以看出,意境从一开始便被古典美学奉  相似文献   

10.
不识车轭     
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相似文献   

11.
大鼓     
甲曰:"家下有鼓一面,每击之,声闻百里。"乙曰:"家下有牛一只,江南吃水,头直靠江北。"甲摇头曰:"哪有此牛。"乙曰:"不是这一只牛,怎漫得这一面鼓。"  相似文献   

12.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存在--不只是身心的发生学来源,而且包括人之生活的方式和内容--是取法自然的.显而易见,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来之于自然界,又要回归到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詹丹 《语文学习》2020,(1):59-62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除了选入外国的两则伊索寓言外,还选了中国古代《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和《吕氏春秋》中的《穿井得一人》两则寓言。《杞人忧天》的故事已是成语,为世人所熟知,而《伊索寓言》的两则,又是传统教材中的保留篇目,如1987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和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制《语文》课本[1],都选了这两则寓言,只有《穿井得一人》是统编教材新选入的。  相似文献   

14.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两匠之间,朝夕聒(guo,声音嘈杂扰人)耳,甚苦之,常日:"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宁可做东款谢。"一日,二匠并至曰:"我等欲迁矣,足下素许东道,特来叩领。"其人大喜,遽(ju,仓促,急忙)盛款之。席间问之曰:"汝两家迁徙何处?"答曰:"他搬之我屋里,我搬之他屋里。"(选自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相似文献   

15.
思念     
偶尔翻阅《论语》,读到这样一段话:"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唐棣树的花,翩翩地翻动。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因为家离得太远了。"孔子便说:"恐怕是没有思念吧!真要是思念了,还讲什么远呢?"  相似文献   

16.
正在《颜渊·二十二》中,樊迟问仁,子答曰:"爱人";问知,子答曰:"知人"。而在《子路·十七》中,又问仁,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前者讲爱人,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我们想,为师之道,亦当以仁为根本,爱护学生也是"仁"。否则,严谨而无根,只是靠严厉,是难以指望亲师重道的,就不必说什么师道尊严了。"知人",即  相似文献   

17.
王明忠 《考试周刊》2013,(73):27-28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1],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周孔之数到孔孟之道,从元圣到至圣、亚圣,演绎了一条脉络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儒家文化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欧阳修《伶官传序》是一篇文言名文,明代古文家茅坤盛赞道:"此等文章,千古绝调。"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更说:"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无论是后人评赏还是教学价值都在文章的批判性上,亦即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先因忧劳国事而盛,后因沉溺伶人而衰的记述、描写和批判,表现了欧阳修对北宋王朝时政的忧虑与不满。但是,我特别关注欧阳修的文章构思。作者在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以后,经由一句过  相似文献   

19.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记录司马迁心路历程的精彩文字: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  相似文献   

20.
清季史家钱泳曰:郡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家之有谱也。书因革之变,掌褒贬之权,发幽潜之光,垂久远之鉴,非志之不可。自去年秋,受命修改前后有五六十人参与且拖延了二十余年的《内蒙古教育志》。虽受资料匮乏及官方意志困扰,备受熬煎,然一旦搜集到珍贵资料便如获至宝,常常追今抚昔,唏嘘不已。遂录下一鳞半爪,以助记忆,也与"同类"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