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优化读者的移动互动体验,推进馆藏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将手机QR码应用于馆内各项服务系统。通过实现书目记录信息QR码在OPAC中的嵌入、印刷型资源与亚马逊书目资源的整合、电子资源与印刷型馆藏的整合、运用QR码连接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利用QR码实现钱学森展语音介绍等多种服务应用,完成QR码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文章概述了手机QR码在各个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就如何推进手机QR码应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思考,提出将QR码与新兴应用程序相结合,在场景理论的视域下推广QR码和将统计反馈纳入QR码应用的策略,以寻求手机QR码应用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116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手机QR码在国内外著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馆藏书目QR(Quick Response)码在OPAC检索结果页面的集成与否、QR码识别信息是否全面、QR码的显示大小、QR码的显示分辨率、显示位置和使用说明链接六个方面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手机QR码在OPAC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启发手机QR码应用到更多图书馆的OPAC检索平台中。  相似文献   

3.
QR码是一种可实现实体与虚拟网络信息关联的二维码,具备识别迅速、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日本及欧美地区图书馆利用手机QR码提供图书馆介绍及导引信息、图书馆网站链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链接,存储文献目录信息,开展参考咨询、图书馆展览,实现图书自助借还。而我国图书馆手机QR码的应用非常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移动设备的普及,QR码将从更多的途径提升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4.
QR码技术在移动图书馆营销中的应用及效用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QR码(Quick Response Codes,快速响应码)在移动图书馆营销中的应用和开发了评估跟踪QR码使用情况的系统。通过QR码技术向读者推广宣传移动图书馆,即根据张贴的放置点制作成精美的不同的QR码图片挂框的形式,读者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摄像头和识别解码软件读取到对应的网址,进而转向移动图书馆的真正目的网址。张贴点位置不同,显示的QR码图片链接也是不同,但点击都会转向同样的移动图书馆站点。这样做是为了营销效果的评估,统计每个张贴点的扫描量和时间等,了解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使用情况,这些是通过设计和开发的QR码效用评估系统实现的营销效果评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移动图书馆营销工作很好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OPAC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检索利用馆藏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完善的系统功能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对其OPAC系统进行了开发和改善,如开发了跨校区图书"通借通还"网上自助服务功能、"虚拟书架"功能、馆藏书目信息"自助手机短信"推送服务功能以及在主页和馆藏目录检索中嵌入e读平台、在书目记录中增加"引文格式"功能等,以建设更具特色的基于OPAC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OPAC服务功能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OPAC系统可实施改善的服务功能包括:嵌入著名搜索引擎的特色服务功能模块,引导读者多途径检索馆藏信息;研究用户搜索行为,提供"搜索建议(搜索帮助)";增加检索关键词的高亮显示功能,帮助读者鉴别结果;深度揭示馆藏地,便于读者快速确定文献的物理位置;整合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基于OPAC提供一站式资源检索服务.从这5个方面对OPAC系统的改进,能够体现出其以人为本的功能,使读者更为便捷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享受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7.
针对种类繁多的二维码标准,选择目前使用较普及的QR码,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各类信息进行编辑并生成相应QR码,然后印制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分布图册"上,再由上海图书馆手机客户端或其他条码识别软件进行识别,即可随时获取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各成员馆基本信息,并可通过其中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导航,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移动服务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移动图书馆于201 2年1月1 9日正式开通,读者通过手机、手持阅读设备等移动终端登录http://m.superlib.com/1585即可享受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黑龙江省移动图书馆以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整合了全国661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在这里,读者可以免费阅读3万多种电子图书,同时还可以进行馆藏书目检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等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研究应用智能手机实现图书馆读者在书店借书的外借服务流程及其信息交换。[方法/过程]借鉴国外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践,运用手机图书馆技术实现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从而实现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读者在书店看到想借阅的图书,可以用手机扫描该书的ISBN条形码获取图书的基本信息,手机应用程序将此信息与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和征订目录进行比对,以决定读者是否可以在实体书店借阅该图书,或者将该图书推荐到图书馆的荐购目录中。[结果/结论]读者、图书馆、书店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是实现图书馆与书店合作开展移动外借服务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QR码技术在图书馆有了更广的应用空间。虽然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技术,它的采用却能很好地拓展图书馆服务。文章对QR码技术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给出了一个在oPAc中嵌入QR码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外包制胜--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委托书商进行编目业务外包为实例,论述了图书馆在外包市场不太成熟的环境中如何运作,才能在业务外包活动中制胜的方方面面。并就编目业务外包的健康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肖向红 《当代图书馆》2006,(4):56-57,65
总结近两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部分编目业务对书商进行外包的经验与效果,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献管理集成系统》数据错误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图书编目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数据错误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例对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的CNMARC数据2XX字段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两家编目中心数据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晓华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1):110-115
系统总结20世纪我国学者“四库总目学”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各研究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近20年,在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馆学理论方面均卓有建树.本文着重探讨柳诒徵在图书馆藏书建设、读者服务、人才培养上的诸多创新,他的目录学思想与主编<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实践,以及他在版本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学”构想-《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11):120-123
《四库全书总目》自成书以来,由它引发出的著述已硕果累累,形成一个特定学术领域的著作群,延伸发展为一门专学。作者提出将这门专学定名为“四库全书总目学”,并针对这一命题提出的缘由、意义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揭示及研究将对中西文化发展及交流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DCRM(B)、RDA两个规则的基础上,以美国各机构珍稀文献规则实施情况及PCC标准记录要求为参考依据,结合RDA(3R)的要求,提出本地化规则中一些难点与重点的解决建议,探究适合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编目规则的路径,也为其他类似图书馆的外文古籍书目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书目数据存在的著录简单化、不规范、重复等质量问题,进行OPAC书目数据纠错功能的需求、原理、思路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利用JavaScript、CSS、ASP和数据库相关技术对疑问书目数据进行选择、编辑、存储、审核及更新,实现书目纠错功能,以提高书目数据的质量、增强OPAC的互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