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教学理论的文化研究是现代教学论发展的一个新生点。从文化的视角可以看出,教学具有明显的文化境域性,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形式。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是形式与本质、手段与内涵的交互影响关系。构建本土教学理论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对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批判。从当前实际来看,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教学论体系,需要促使教学论研究方法的文化转向、教学论学科文化的自觉及教学学科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心理学的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学遵循科学性、不可取代性、互补性、筒昂扬生、功效性等原则。它注重优化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着力于实现培养学生的认识目标、能力目标、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和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学艺术的主体和载体,即大学教师、大学生和作为教学内容的高深学问决定了其与中小学教学艺术在共性基础上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包括:教学艺术过程的定向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教学艺术内容的再造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教学艺术情感的双向性与单向性的统一,教学艺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以及教师学术和教学智慧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学艺术的主体和载体,即大学教师、大学生和作为教学内容的高深学问决定了其屿中小学教学艺术在共性基础上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包括:教学艺术过程的定向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教学艺术内容的再造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教学艺术情感的双向性与单向性的统一,教学艺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以及教师学术和教学智慧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学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四种范式,即教学规范论、教学美德论、教学语境论和教学情感论,四种范式各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限度。教学关怀论以“爱”和“关怀”为伦理导向,以“关怀关系”的构建为伦理基础,以“交往实践”为伦理模式,呈现出关系性、隐含性、专业性、开放性等实践品性,实现了对传统教学伦理研究范式的整合与超越,重构了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针对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要想使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建立一条师生情感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要发挥其人文性的特点就需要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重视语文认知因素的前提下,着重突出语文人文学科的优势,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组织、调节等作用,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形成健康健全人格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生活性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学与生活本来是密不可分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产生,教学与生活逐渐相脱离,教学不断被异化。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活性教学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回应,它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理念,引导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学美体现于教育者与受教育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创造性活动,是教学升华和追求的方向。教学美具有和谐与奇异统一、形象性与悦恰性有机结合、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渗透、个性自由与社会要求全面体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教学误区。要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四个统一:教学的综合性与学科性的统一;探究式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统一;课堂趣味性与教学实效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学美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美的创造非常复杂,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教学美的创造者、教学美的创生机制和教学美的创造品是其中最基本的三个问题。教学美并非是由教师单方面创造的,而是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学美的创生机制体现了教学美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结合和统一。教学美的创造品有很多,主要是美的课堂和美的形象,其特点是在动态中形成又在动态中发展、在时空中生成又超越特定时空、自身浑然一体而又让人解读不一。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美是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国外教学美学研究起步较早,涉及教学法的美学意义、教学内容的审美改造、审美教育的教学理论等方面;国内教学美学的研究经历了教学与美学的初步嫁接、教学与美学的相互融合、教学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国内外教学美学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在像教学美的定位、教学美的价值和教学美的创造等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薄弱,有待研究者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有四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但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基本停留在美观层面.我们认为,从美观到美好,必须以学生对问题的数学实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为前提;从美好到美妙,则需要以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与感受为基础;从美妙到完美,则只能在经历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之后才能完成.只有体验到数学的美妙与完美,才能对数学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兴趣.因此,数学美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理解、体验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物理美学”或者称“物理学中的美学”是一门研究物理学美的规律的科学。物理美有多种表现,在教学中贯穿美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素描教学中的美学内涵包括了形式美(外在和内在的)、科学美和艺术美三个部分,其创作过程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实践对自然形态的把握和运用,只有使形状沉积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因素,进而达到客观实体与主体知觉结构的相互适应,才会引起审美愉悦。当黑白对比的强烈反差和线条构建在科学审美的规范下,才能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主客观协调,此时素描的艺术魅力才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6.
郑翔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28-129
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中的审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又是非常容易被轻视的,本文提出这一观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审美教学的内容和如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西方美学史的教学困境与我国自建国之后形成的美学研究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种研究思路的影响下,西方美学史的写作和教学围绕美的本质等抽象问题展开,使美学研究脱离生活的维度,成为一堆枯燥的知识,从而窒息了美学的活力。西方美学史的教学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是使美学史教学重新回到生活本身,重启智慧之思。  相似文献   

18.
形式美育在文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美育即审美教育,形式美是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形式美育是通过对形式美的感受以及形式美特征和规律的理性把握,培养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进行形式美育的最佳示范。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从形式入手,能够更为方便地把握作品,得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教学史印证了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点的准确性。接受审美才能“寓教于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在教学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通过审美发掘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化世界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旨在揭示审美教育在提高朗读教学效果及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重点从审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在朗读教学中建构学审美心理结构及形成稳定的审美心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