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庭休闲体育的和谐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休闲体育的和谐价值是指它具有满足家庭主体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效用关系,包括具有促进家庭成员个体和谐发展,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的价值.重视对现代家庭的研究,了解当代中国家庭的发展变化和休闲体育的家庭功能,积极宣传和发挥休闲体育的家庭和谐价值,对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古今人类一直期盼的美好社会,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伏羲八卦符号是在“卦爻象”的基础上构筑的感性时空系统,它的包容性有着“弥纶天地之道”的生命力,是“合天人、通物我”的“生生”之象,它立足于“人于天地相参”,以效法天地变化规律为准绳,推天道明人事,奉天人同构为最高追求,它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源头。太极图体现了“中华和谐第一图”的美学效果和现实社会价值。伏羲文明是和谐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纵向比较茅盾与王统照的文艺观是一个“同—异—同”、“合—分—合”的发展轨迹。在五四时期其“为人生”的文艺现是相同的。但在 1 92 3年底茅盾迅速转变为无产阶级文艺观 ,至五卅前后向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此时期王统照的批判现实主义虽然日渐深刻 ,但仍徘徊在“爱”与“美”和人道主义文艺观阶段 .他不断向左翼靠拢 ,于 1 93 1年前后再到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又与茅盾走到一起 ,其为民族解放为民主而战的文艺观又是相同的。横向比较两人的文艺观都是功利主义的 ,但又都不断强调文艺自身的规律性、独立性。茅盾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丰富宏大 ,王统照相对薄弱 ,但作为革命“同路人”,其文艺观更具有本体论特色。成就不同与家庭文化、性格气质 ,社会实践等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得居家隔离与远程办公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因此这类居家办公对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尤其是青年群体如何调适工作与家庭关系,也是社会关注焦点之一。研究表明,当青年员工“将工作带到家中”之后,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时空边界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模糊”“清晰”“重叠”三种形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作为能动的主体,青年员工能够“利用”这种边界变动,或以家庭为中心增进情感,或力求工作家庭之间的平衡,或以工作为中心暴露家庭问题,并因处理不当引发冲突。因此,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在表现出社会韧性面向的同时,也为认识当下和谐家庭建设和社会风险应对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发而皆中节”是指武术功夫无过不及的身体权变能力或境界,这需要经历合规矩的习拳规之 “中”、用规矩的查拳理之“中”、脱规矩的现主体之“中”的习拳历程。武术功夫习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而皆中节”的创新传承与实践,武术功夫习练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在合文化规矩之“中”与合自我天赋天性之“中”的功夫技艺中实现身心改变并生成身体主体,身体能力成为武术主体自我确证的依据,这是武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也是武术研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第30届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网上单人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发现:在“奇数”和“偶数”动作位,分别以5种前空翻和5种后空翻来组成一套具有最高难度价值的成套动作,是当今世界蹦床优秀女子个人运动员布置成套前、后两类空翻动作的主要特征;而以最高难度2.0分的前空翻动作为“开始”,以3(或2)个“1.5分以上”和1(或2)个1.3分的“前空翻”动作、及2(或3)个“1.4分以上”和2(或1)个1.2分(或“1个1.0分和1个1.2分”)的后空翻动作为“中间”,并采用相对“开始”难度稍低而又不失与成套“高难度”相匹配,且有利于“稳定完成”的1.6分高难度“后空翻”为“结束”,则是伦敦奥运会众多优秀蹦床女单选手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现代释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成为旧式家庭的主要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男主外女主内”已不再是过去陈腐观念的代名词,许多人将其诠释为夫妇之间通过协调、平等地承担责任。它已成为双方在平等基础上为最大程度维护家庭利益所做出的志愿选择。  相似文献   

8.
略谈颜之推的“教儿婴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之推提出的“教儿婴孩”思想,是指父母要想使自己子女成为人才,必须从婴孩的教育抓起。家庭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第一任教师;父母要把“重德教”放在培养人的首位;要从严教育子女,应注意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取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9.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生命线工程,是城镇居民的最后一道生活防线。低保制度的实施.使很多困难家庭得到了生活救助,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保证。西部地区城市居民低保工作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由于低保制度建立较晚,缺乏成熟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认识重要意义,将维护稳定作为基础,注重软件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把师生员工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进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1.
《小说月报》(1910—1920)关心的是代表传统道德的女性,主张妇女应该独立,在社会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封面与插图之副文本对国内外女性进行介绍与对比,从而关心和思考中国城市中上层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在婚姻介绍上,编辑者选用印度陋习婚姻与英国文明婚姻形成对比,从而反思近代中国婚姻状况;《小说月报》对中国传统婚姻中"节烈"观念也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2.
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人称“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其实上述说法.既不足以概括其创作全貌,又无法解释深层创作动机。“家族婚恋”题材的小说发展方向有二:一是越写越“窄”的“人性小说”;一个是越写越“宽”的“时代小说”。於氏则二者兼而有之,找到了个人感受与时代风尚的最佳结合点,以“家族史”的形式反映几代海外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清代知识女性人数多于历朝,她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与家庭环境、婚姻生活以及与她们不同寻常的阅历有关,而艺妓则是在与名士的交往酬唱中学识大增。此外,清代知识女性关注社会事务的色彩比较明显,尤其是在清初和清末的社会动荡之际。  相似文献   

14.
泰国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泰北地区,是泰国的六个主要山地民族之一。近年来,因受泰国主体民族泰族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泰国傈僳族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经济、婚恋习俗、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结构、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发展与演变,简要阐述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5.
唐代佛教的世俗化是唐代佛教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佛教世俗化对唐代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形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是择偶打破世俗门第观念,相信婚姻缔结乃系缘分;二是违背封建家庭伦理,死后不与丈夫合葬;三是出家为尼,不忘家庭责任,且与本家保持密切联系;四是居家事父母,以持戒祈福为行孝方式等。这些影响既含有增强唐代女性自主独立意识的积极方面;同时也存在着以宿命论制约女性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能力的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韩国的神话体系中,兄妹婚神话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然而,韩国的洪水神话、兄妹婚神话仍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韩国对洪水兄妹婚神话的研究,过去一般偏重于国内,1994年以来,对东亚与韩国创世神话,特别是对兄妹婚的比较研究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中韩两国的洪水兄妹婚神话存在共同的中心母题,不过中国故事的情节与内容比韩国的更长也更复杂,韩国固有的对兄妹血缘婚的避讳心理削弱了对兄妹婚神话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老舍、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世界中,婚恋模式是引人瞩目的问题。在老舍看来,爱情与婚姻是割裂的,所谓理想的婚恋,就是要有一个贤淑宽容的女性,并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张爱玲恣意书写金钱、家庭、社会、人性以及不可知的命运等要素在两性婚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书写人生中的种种无奈与荒谬。对老舍、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模式进行整体观照和宏观审视比较,探究老舍、张爱玲婚恋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写作的时代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小说描写的主要是小镇中的平凡人们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琐事片段,内容涉及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以及生老病死等主题,揭示了小镇平民在平凡简单的琐碎生活中内心的茫然和虚无。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解读艾丽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逃离》中创作结构的后现代主义手法的拼贴性和零散性,内容上的"去中心化"、人性化和反英雄主义,体现创作中视角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内容主题的"逃离"既是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其进行戏仿和反讽。  相似文献   

19.
家规与家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周易》的《家人》卦便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早期家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家规与家风,即:男外女内、忧患意识、和谐是福、敬祖善奴。这为我们研究中国家规、家风的起源与演变提供了一个范例,对当今家规、家风的建立与养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描述了大量的有关乡村中的婚姻,通过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态度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婚姻道德观是截然不同的。简.奥斯汀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真爱和信任上,并且只有通过对同伴彻底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这样的真爱;表面上肤浅的感情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小说中描述的四对婚姻(夏绿蒂与柯林斯、丽迪雅与韦翰、简与彬格莱、伊丽莎白与达西),表明了作者与当时世俗所对立的婚姻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