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中华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中华传统武术已是学者们的共识。分析指出对传统武术在宏观上进行保护模式的构建是建立这种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们应加快综合性及专门法律、法规制定的步伐,实现国内法律与国际条约接轨,以地方性法规配合全国性法律、法规实施,强调民族主体权利优先、同时兼顾个人主体权利,采取防御性与救济性法律保护综合措施,最终构建起中华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立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开辟了新路径,文章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文,结合传统武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现状,从传统武术的普查、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播制度方面作了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难得的好机遇,要在现有保护的基础之上加大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合法合理高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保护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其传统武术的抢救和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特点决定传统武术保护的中心在其"传承","文化空间"特点决定了传统武术保护的基本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决定了立法保护传统武术的实施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不仅象征着华夏民族,同时也象征着饱育儒、道、释思想的东方文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探讨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续师徒传承、鼓励民间组织传承、规范学校教育传承、推动产业发展传承等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并提出应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开发,为中华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中却处于逆境中,如何让传统武术在逆境中生存发展已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发展进行探讨,指出了中华传统武术的逆境表现,找寻有利于中华传统武术逆境前行的条件,对中华传统武术进行理性化选择与定位,旨在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武术,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西传统武术锦标赛在三晋大地已成功举办了25届,它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武术,促进了山西省传统武术对外交流,更为重要的是继承与保护了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同时也带动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山西的国际声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研究山西传统武术锦标赛的发展,并对其历史与各个层次的功能价值进行总结,旨在正确指导这个赛事继续蓬勃发展,为山西省的经济腾飞,文化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超 《体育风尚》2024,(2):77-79
中华传统武术是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初中体育教学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武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武术的认知,而且可以提升体育课程品质,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主要解析中华传统武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当前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探讨运用中华传统武术的有效策略,旨在将中华传统武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更好地融合,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安徽民间传统武术的流失状况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现时安徽传统武术,不论是拳种、传承人、练习者、拳谱文献资料还是传统武术所富含的文化信息流失状况都十分严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对流失,建议尽快启动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申遗、立法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保护主体间的的博弈关系和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状态不容乐观;政府职能部门、遗产保有者和社会组织是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主责任人,也是遗产保护博弈的主体,不仅其两两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博弈关系,且不同级别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遗产不同保有者之间、不同社会组织机构之间也存在博弈关系,各有不同的利益取向和冲突;从博弈均衡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保护主体的优势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武术影视的现存问题,以及武术影视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的武术影视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武术事业更好、更快地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武术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作品的一种,应受法律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武术的涵义及文化特点进行阐述,通过探寻武术的法理保护根据对现行法律保护武术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应建立相应的立法以加强对其保护力度,从而为中国武术的发展保驾护航,使其弘扬世界。  相似文献   

12.
伴随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营销成本不断攀升,隐性营销这种成本低廉的搭便车方式应运而生。其中,针对奥林匹克标志的隐性营销面临行为认定困难和各方利益平衡等问题,存在规制的困境。2018年,我国修订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以平衡合理使用和私权专有为立法思路,对奥林匹克标志使用和隐性营销规制进行了规范。分析现有立法和实践,尚需要在提高专门法位阶,明确对隐形营销的规定,强化奥林匹克标志作为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提升我国对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武术知识产权的权能及其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依据知识产权的有关法理及其保护机制,结合武术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探寻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依据,认为武术作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武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中学体育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学生的喜爱的一项运动。武术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传授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习武积极性,改善武术动作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武术技能的形成。教学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对武术的热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还应稳定和深化学生的习武兴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和归纳分析法,根据对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分析,就如何提高武术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保护"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一个很热的概念,在这种状况下,对于传统武术保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但是多集中在政府和学术界引导的层面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武术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过多人为地操纵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存反而会造成"保护性破坏"。因此,在当前的传统武术保护研究中,学者们不仅要加强系统理论的探索,更应放低研究的视角,认真反思传统武术在民间立场中的存在意义,去发现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存演变规律,以避免盲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奥运隐性营销严重侵害各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损奥运会市场开发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应当在《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中增加相关条款对奥运隐性营销加以法律规制。《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有关奥运隐性营销条款的修订,应当立足当前我国立法实际,并结合域外奥运会承办国立法经验,围绕奥运隐性营销的概念与特征、奥运隐性营销的构成要件、奥运隐性营销的法律责任的三个方面进行立法完善,构建科学严密的奥运隐性营销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汪全先 《体育科技》2012,33(1):23-26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阐释,分析人口流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外来文化等引起的陷落危机,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行政保护模式和法律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