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造就了短视频热,本文立足对社交媒体短视频的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短视频的传播模式,阐述了社交媒体短视频发展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提高媒介素养、强化行业自律、坚持创新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成为网民传播政治或社会公共事件等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次研究基于全国103所高校3036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公共事件的传播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公共事件传播行为还处于一种比较低的卷入状态;性别、城市等级、学校类型、民族和政治面貌可以影响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公共事件的传播行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媒介信任和媒介素养也会影响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公共事件的传播行为;除此之外,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公共事件的传播行为还受到政治信任、政府满意度和政治效能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媒介生态下,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如何看待和使用社交媒体及信息的媒介素养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特别对甘孜藏区藏族大学生来说,媒介素养问题尤为重要。无论是他们作为藏区舆论的重要一极,还是作为藏文化的传承者,抑或作为藏区今后建设的主力军,皆需较高媒介素养。由此,以四川民族学院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社交媒体时代他们的媒介素养现状,以便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媒介素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优衣库不雅视频事件为例,根据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分析了社交媒体对大众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社交媒体主要是从渗透式参与和二次创作后的再次参与两方面影响大众的行为,而这种参与行为也是在媒介场景融合之后出现的结果。希望通过结合实例对媒介情境论的探讨,为当前的大众行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潇  刘嘉慧 《东南传播》2021,(10):40-43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社交媒体平台延展到社会各个群体之中,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平台.本研究通过研究媒介平台化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析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平台化社交媒体上的多元群体的行为特征,发现现实中多元群体参与平台化治理的困境,从而对今后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创新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Web4.0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形态创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变革。社交属性日益显露的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介形态成为公众意见表达和沟通的工具,舆论场也从微博、微信逐渐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延伸。近年来,由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比比皆是,互动性强、扩散速度快导致舆情工作变得严峻。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应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如何加强引导效能,如何把握舆情事件的传播方向,是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加强并完善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型传播媒介的应对措施则是提高舆论引导实际效能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的社会性干预和媒介文化的商业娱乐性使得高校社交媒体信息风险具有不可消除性;社交媒体有组织的把关"缺位"、新闻媒介"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信息传播者的蓄意煽动"冲突",以及青年大学生对社交媒介文化的过度消费加剧了高校社交媒体信息风险的指数。因此,加强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及时进行群体性情绪疏导,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主流媒体的及时跟进是有效规避高校社交媒体信息风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移动社交短视频在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其轻松娱乐的基调和个性创意的内容让移动社交从文字、图片向视频过渡,同时给媒体带来新的传播形态。国内外媒体在运用短视频素材、尝试短视频新闻报道以及建立短视频新闻服务机构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但其对短视频的功能价值挖掘有限。随着网络的优化升级以及用户扩增,短视频能在突发事件首发、现场报道取证、媒介产品创新以及多元媒体融合方面与新闻报道紧密结合,构建新的信息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9.
邢雪 《青年记者》2016,(2):101-102
社交媒体依赖是指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因技术理性的异化和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出现过度依赖媒介的病态.如今,社交媒体依赖在社会阶层中蔓延开来,大学生是较早接触新媒体的群体,对新奇便捷的技术体验分外追捧.相对封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对于社交有更强的期待,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他们展示和被认可的愿望更加强烈,而社交媒体能够在虚拟空间中满足大学生社群交友、聊天、娱乐等多种需求,社交媒体依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微信、秘密等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发现社交媒体在大举入侵我们的时间。本文着力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为什么社交媒体对我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笔者认为,人们对于信息价值的过度渴望、对时间的过高期望和对效率的极度渴求,以及巨大的社会关系成本和离线威胁,是社交媒体依赖的重要原因。另外,文章从社交媒体的轻逻辑、伪娱乐化和狂欢化特征出发,对社交媒体依赖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认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可能是摆脱社交媒体依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新传播技术不仅改变了媒介生态,也重塑了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本文从社交媒体在疫情预测、公共沟通和传播干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社交媒体如何介入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首先,基于事件与症状,社交媒体可以对公共卫生事件及疾病的发病率、规模进行预测;其次,通过推进公共参与,社交媒体可以弥合公共卫生资源获取上的不平等,促进疫情中的公共沟通;第三,社交媒体还能有效地参与健康传播干预,实现公众从认知到行为的改变。最后,文章探讨了社交媒体参与疫情防控中的数据与隐私问题及理性对话如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姜博文 《传媒》2021,(14):61-63
伴随内容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传播环境的重构与信息技术的变革,社交媒体在国内外广泛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智能算法推荐开始替代专业人士的决策,也为治理社交媒体假新闻乱象提供着可行路径.这需要有效提升受众的媒介传播素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不断创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方式,并持续强化人工智能治理和信息传播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我国网民的上网设备正逐步向移动终端转移。自我国2004年开始发展网络视频,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一路高歌猛进,很多自媒体平台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黑马",比如,抖音是一款主打"音乐+创意特效+个性化推荐"的音乐短视频社交平台,以"内容精简、更新速度快"的传播特点迎合了大学生收看信息"碎片化"、"颗粒化"的习惯,深受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喜爱。自媒体发展趋势越来越快,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深,而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主力军,受到的影响更加广泛,所以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行为值得加以重视,本文主要是对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路径展开研究,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杰余 《新闻传播》2023,(23):67-69
伴随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交类的短视频App开始更多的成为受众的日常社交方式并且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事物的两面性决定社交类短视频App也存在着利弊,在该类App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的同时也交杂着内容审核繁杂以及传播门槛低等弊端,因此社交类媒体短视频App站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风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此类平台的媒介伦理失范行为做出归纳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短视频成为人们传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短视频数量庞大、认同度高、碎片化严重且真伪难辨。主流媒体要重视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应用,通过甄别真伪、二次加工、梳理整合、综合利用等路径,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宣传舆论主阵地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6.
张柯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2):22-23,29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手段。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短视频社交媒体服务的理论研究情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短视频社交媒体服务的现状,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短视频社交媒体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社交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互联网媒介时代受众进行数字化生存的重要传播方式。人们使用社交网络进行社交(对话)、信息的生产与分配、自我展示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从而提升自我的肯定性情绪,最终达到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目的。但是互联网媒介既能提供数字化的机遇,也能提供数字化的威胁,正确认知互联网媒介的属性,合理地、健康地使用社交媒介,才能在人与媒介"同构"的良性互动之中,增强提升自身主观幸福感的能力。因此,本文从考察社交媒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使用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之中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所在,最终提出明确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传播的双重属性——机遇与危机并存,确实地提升数字化生存的能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提升主观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通过对山东省400名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随机抽样发现他们对社交媒体的黏度较高,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社交主要是为了建构日常"熟人"关系,对于陌生人的邀加信任度不高,而且仅停留在浅层次交往,通过在社交媒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自我表露主要是为了获得社交圈中他人的认可与关注。  相似文献   

19.
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下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民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公民媒介素养的匮乏更是凸显无遗。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假新闻被多家媒体在官方微博转发,这一典型事件的分析,提出自媒体时代提高公民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姜笑君  关靖  孙旭 《新闻传播》2023,(23):27-32
在信息化时代,农民群体的数字媒介素养对乡村振兴产生着巨大影响。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辽宁农民群体的社交媒体接触、组织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公司助力乡村公益项目的情况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辽宁农民群体社交媒体使用现状、网络营销现状与影响因素,发现辽宁农民群体的智能手机拥有率很高、对各类社交媒体接触频繁、微信是最重要的信息沟通平台、部分农民开展了网络营销。但因对社交平台的政策了解有限、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力不足、现代化物流系统不健全等,辽宁农民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主要停留在初级的信息交流层面,网络营销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农民群体的媒介素养,政府、企业、农民三方需协同配合,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帮助他们弥合“信息沟”,使他们成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