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制度童芳远出版社应该如何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呢?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许多出版单位都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图书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制定了一系列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应该说这些措施对提高图书质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正如我...  相似文献   

2.
积极发展电脑校对促进编校质量提高王建中1996年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全国图书质量大检查”,在500多家出版社自查的基础上,对35家出版社35种自查图书进行了抽查。抽查的结果说明,图书的编校质量问题十分严重。在为解决编校质量下降问题而作的种种努力中,积极...  相似文献   

3.
机械类图书中常见的编校差错(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孟寿萱减少编校差错是提高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是笔者对近年来在编辑加工书稿和审读成品图书中发现差错的归纳,力求通过示例和分析,使编校人员认识这些常见问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一、量和单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图书出版周期的缩短、出版量的增多、内容覆盖面的增大,对图书责任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通过在工作实践中观察和总结,发现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模式有很多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图书编校质量。在工作实践中,因为各出版社出书周期、编辑状况、图书内容、发行渠道等情况不同,各种模式编校图书显现的作用亦不同。为落实"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要求,笔者现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模式进行阐述,并与出版界同仁就提高和保障图书编校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国家级的图书评奖活动中,首先要通过一个编校质量检查关。按照新闻出版署1992年颁发试行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说明,为了便于管理,将图书质量范围中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内容合并为内容项;将编辑加工、校对合并为编校项。图书评奖工作首先检查编校质量,就意味着,图书的选题、内容再好,如果后期制作搞砸  相似文献   

6.
书刊编校质量浅析王乐近年来,笔者应邀先后参加了1995年全国图书质量大检查,第二届国家图书奖送选书的编校质量检查,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获奖图书复查。随后,又应一家中央级著名出版社之聘,为该社一部重点大型工具书进行付印前的终校审读工作。本文仅就上述检查中及...  相似文献   

7.
建立有机有效的图书编校质量监控体系刘庆楚解决图书编校质量低劣的问题,单纯从加强图书编校人员责任心上做文章,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出版行业建立有机、有效的图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提高。有人认为,我国现在缺乏图书编校质量控制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8.
常高峰 《出版参考》2015,(12):27-28
为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界上下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对于提高图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何切实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已成为出版界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认为作为图书编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学习,注意总结,方能真正成为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防线.本文即根据笔者在印前质检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作一例举、分析,以期对同仁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编校过程的监控协调机制曾建华,万纯祥编校质量是衡量成书质量的一个决定性标准。在出版社内部建立、健全图书编校过程各环节间的监控、协调机制,对于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图书编校质量的诸因素中,原稿及编辑加工质量是关系到成书编校...  相似文献   

10.
李少敏 《采.写.编》2023,(11):136-13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群众对学术及文化方面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阅读书籍能够有效陶冶情操,增长学识,因此现代读者对图书编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发展间接提升了图书出版行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出版行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对图书编校的质量关注程度不够,导致在图书编校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编校质量。基于此,笔者针对现阶段我国图书编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继而阐述问题解决方案,分析解决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们尝到加强校对管理的甜头蔡浩然1994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对一些出版社的图书质量进行检查,发现编校质量问题较大,并发文予以通报。此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于是对本社图书编校质量进行了自查分析。通过自查分析,我们认识到,影响图书编校质量诸多因素中,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95“全国图书质量大检查”结果评析吴琼为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提高出版社及其主管部门对图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1995年4月至10月,新闻出版署对全国出版社1994年的新版图书作了一次质量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图书的编校质量。这...  相似文献   

13.
期刊的编校质量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随着期刊版面的增多和出版周期的缩短,却带来了期刊编校质量的下降。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139家良好出版社进行的图书编校质量的检查情况显示:在自查阶段,共检查图书1750种,合格率为87.5%,不合格率为12.5%;在抽查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原新闻出版署 )制定实施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作了具体规定 ,它是所有出版社共同遵循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错依据。有些图书出版单位或图书评奖组织鉴于严格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导致大批量的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 ,便自行放宽质量分级标准或自行制订计错方法。无疑 ,这种做法有碍于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不利于图书编校质量的提高。但可以讨论的问题是 ,根据图书印前审读和成品检查的不同特点 ,在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时如何适度把握计错标准的宽严…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加强出版管理,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开展图书"质量管理2020"专项工作。此次检查主要对2019年以来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教材、教辅和科普类图书进行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加大对引进版、公版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的检查力度,以"三审三校"制度的执行情况为检查重点,进一步加强图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出版物质量全流程管理。专项工作从3月启动,分3个层面开展。在出版单位自查自纠阶段,各出版单位根据《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学界前辈和同仁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三校一读制、编校合一法、互校法、对校法、审校法、分项校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对编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静 《出版参考》2023,(5):87-88
图书印前质量检查对构建和完善图书质量保障系统,强化编辑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印前质检为消除各类差错、提高成品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对印前质检的内容、常见差错,印前质检环节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娃 《采.写.编》2021,(4):131-133
近年来,少儿图书的编校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图书编校质量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连续多年进行全国范围的少儿图书编校质量检查。本文就少儿图书编校质量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是法制要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证少儿图书编校质量;少儿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特点;提高少儿图书编校质量途径探析;各级主管部门开展的年度图书质量检查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是出版部门和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各种真知灼见也见于众多报刊。笔者认为,提高编校质量一定要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20.
向优质高效转移,核心是提高图书质量,包括图书内在价值、编校质量、印装质量。笔者以为,要提高图书质量,必须综合治理,即加强图书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